竹韵格律学堂三十一课

作者: 欧阳卉林ou | 来源:发表于2017-08-26 21:18 被阅读34次

主讲老师一一一一边义老师

边义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有我为大家讲解诗词的风格

      第三节    直率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这首《陇头歌辞》,用极简单的语句表达出及真挚的情感,正所谓“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诗句如说得委婉些真面目就完全丧失掉了。这是一首反映游子飘零的歌辞,他通过“寒不能语,舌卷入喉”的酷寒状况来刻画游子飘零的痛苦,写得非常逼真。

向来写情感的诗,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但有一类的情感是要忽然奔迸,一泻无余的,这就是直率。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 

直接、坦率,叫做直率,它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从不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他是单刀直入,和盘托出的风格。但不是粗暴、轻率。直率是豪放的近邻,李白的诗,以豪放著称,其中也不乏直率。

直率并不排斥描绘。“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之为汝。(《读曲歌》)这首诗描述了少妇因久久思念其夫尔消瘦露骨的深情。其情直率大胆,刻画形象生动,语言含蓄有味儿。可见直率和含蓄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往往需要直率的含蓄,含蓄的直率,它耐人寻味,而不是一览无余。

直率和粗旷,都直接、坦率。但粗旷必然直率,而直率不尽都粗旷。直率和朴素也有同有异。直率而不尚文采必然表现为朴素;朴素而不尚文采却不一定都直率,直说的风格跟含蓄相反,就表现的手法说有几种不同的方式:

直率和粗旷,都直接、坦率。但粗旷必然直率,而直率不尽都粗旷。直率和朴素也有同有异。直率而不尚文采必然表现为朴素;朴素而不尚文采却不一定都直率,直说的风格跟含蓄相反,就表现的手法说有几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结合景物来抒情,像《易水歌》,先写当时景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再说到自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即景抒情。一种直接抒情不用景物陪衬如《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就是对天的责问,实际上是对秦穆公,但因不便直说,就说天。“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是表达人民,愿以身替死的真切感情。一种是结合叙事来抒情,像《箜篌谣》,从妻子喊丈夫不要渡河,但丈夫不听,渡河淹死,结合这一事件来哀号。

例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此诗豪迈、直率之情活现在人们眼前。这首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舒缓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调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描写长江壮景则用换成删山韵,音响慷慨高昂,随后调子骤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志,  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正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今观其…《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见《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

又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凡诗写哀痛、愤恨、忧愁、悦乐、爱恋都还容易,写欢喜真是难。即在长短句和古体里也不易得。这首诗是近体个个字受“声病”的束缚,却做得淋漓尽致,那一种手舞足蹈的情形,让人读了发怔。

凡这一类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讲真,没有真的过这一类的。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曾说:“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至少也是当他做出这几句话那一秒钟时候,语句和生命是迸和为一。这种生命,是要亲历其境的人自己创造。所以这一类我认为是情感文中之圣”。


    第四节    自然

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平时质朴、朴素自然,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示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与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境。

自然是针对做作说的,简而言之就是不做作、不涂饰、不堆砌。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求精炼,反对陈词滥调,也要写的自然。有些作家语言贫乏,创造不出新的风格,写不出形象化性格化的语言,于是就在文字上下工夫。用上许多怪字和冷僻的典故。使得非常晦涩,有的颠倒字句,以求新奇,反而违反了语言的自然。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中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契同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如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常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香失,草虫寒不闻。’ 刘昚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王世贞说,王维、裴迪的惘川绝句字字入禅,也就是都有妙悟。

例如王维的《竹里馆》:

独住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又如他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从上面三首诗看王维描绘景物,写出一种幽静的境界,不论桂花也罢,芙蓉也吧,只任它自开自落,月出时传来山鸟的惊鸣,在竹林里只有月亮为伴,真是幽静极了,诗人处在这种幽静的境界,心情非常悠闲,他注意桂花和芙蓉的开落,注意山鸟的惊鸣。诗人补捉了这种幽静的境界,用画意的笔写出来,传达出诗人悠闲的心情。这样的诗是写得自然生动的。

其他诸如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常健的《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孟浩然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昚虚的《缺题》“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些是跟上面的绝句一样写的都是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白天诗人看到的是清溪里的落花,远远地流去,还象闻到一阵阵花香。晚上诗人注意的是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有时感到月亮的多情,在雨夜,听到雨中果落,灯下虫鸣。到了初冬的黄昏,诗人一个人在山路上走,连作伴的樵夫都散失了。草虫声也听不见了。诗人所写的,就是这种极幽静的境界。从而反映出悠闲的心情。

陆机《文赋》中说道,“谢朝华之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意思就是辞谢早晨已经开过的花。开放晚上还没开过的花。也就是谢绝模仿,注重创造。学诗者尤当如此,陈腐之语,故不必涉笔,然求去陈腐不合得。而翻为怪怪奇奇不可致诘之语以欺人。不独欺人,而且自欺,成学者只大病也。

由于时间关系,今晚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竹韵格律学堂三十一课

相关文章

  • 竹韵格律学堂三十一课

    主讲老师一一一一边义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有我为大家讲解诗词的风格 第三节 直率 陇头流水,流离山...

  • 竹韵格律学堂第二课

    欧阳卉林整理 竹韵格律学堂第二课 主讲老师——疲惫的狼 今天是竹林学堂基础课程的第二课, 狼在这里代表所有的群里的...

  • 竹韵格律学堂七十七课

    读诗词与写诗词(2) 读诗词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许多知识 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讲究采用“比”、“兴”两法,...

  • 竹韵格律学堂三十课

    主讲老师一一一一边义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学习 《字的技巧和应用》 写诗高手和初学者的区别在哪?主要体现在...

  • 【竹韵格律学堂】早读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作者:刘辰翁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①,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

  • 【竹韵格律学堂】早读

    点绛唇·感兴宋代: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

  • 【竹韵格律学堂】早读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

  • 竹韵格律学堂六十七课

    【诗的故事】古典诗词入门难点之一: 理解字义、词义 《欧阳询与长孙无忌》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长相不佳,国舅长孙无忌显...

  • 竹韵格律学堂  二十七课

    主讲老师一一一一荒岛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学习 《文言文断句六法》 早期的文言文一般是不断句的,读书时要全...

  • 【竹韵格律学堂】第七课

    主讲/ 边义老师 大家好。上节课同大家学习了诗的韵,这节课讲一下写景的七种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韵格律学堂三十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uv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