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 一一一 边义
欧阳整理
竹韵格律学堂第三课大家晚上好!
今晚我与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如何【快速成为诗词“高手”的宝典】
【古诗高手速成宝典】最低的前提条件:
1、小学学过拼音。
2、中学学过古文。
3、熟读或者通读过两三遍以下书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三百》《古诗十九首》。当然最好还读过《陶渊明集》《楚辞》《稼轩文集》《世说》《花间集》。 以上三条可以弥补,第四、五条比较重要,就是资质了,如果达不到,那就没治了。
4、想象力要求晚上看到月亮不能总认为是烧饼。
5、测验不作弊智商达到七十以上。
这些年曾经有很多人来请教怎样创作古典诗词,怎样成为一个诗词高手。只是由于本人懒惰,往往都是三言两语说个大概。倚剑为此很是过意不去,而且自己也没有到那个程度,所以一直不敢领受人家一声师父。几年以前一直就说写出来给大家看,直到今天才动笔。
我不去说那些什么格律音韵四声八病,也不说创意表达遣词练字。我就以最简单的方式,让每一个有一定古文素养的人都能在半小时内成为一个全方位诗词高手,而且不用挥刀自宫。
对最低条件的理解与分析: 具备了以上条件,基本就达到了一个诗词高手的必备因素。拼音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古代平上去入的分类有许多共同点,虽然经过了几千年变迁。阴平阳平大概其等于平声上声去声差不多就是古代的仄声,仄声中的入声,大部分已经消失,合并入去声里了。 也就是说,你按照拼音去创做,与精通音韵的专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应该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吧。并且咱们不是还有按照拼音方案出台的中华新韵嘛。 即使熟习音韵的人,很多也不拘泥。如果将来意图提高,实在用的着那就买本书一边写一边翻。尽管很多人号称格律派,不说倒背如流,我就不相信谁能每个字都记得住。
学过古文是确保你有最基本的古文知识,古文句式,不至于活在一个5000年文明的国度,却只能看懂最近几十年的文章。熟读唐诗宋词,主要是培养一个诗词的感觉,顺便看看人家都是怎么组织语言的。同时,写作古典诗词还得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不是太低的智商。
宝典正文: 1、古风: 古风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其中四言五言最易学成。四言就是压韵的四字句。从诗经学起,无非就是赋比兴,只要注意基本上能够压韵这一点,在创作时可以直接用文言写你想写的意思,为了加强古风的味道,最好先顾左右而言他,比方说你要写爱情,可以先写几句风景烘托气氛嘛。或者虽然想写爱情,我就是不直接写,我干写风景,不用比喻,也不用写清楚了,只要有那么一点意思,朦朦胧胧的,让读的人瞎想去吧。如果是写几段呢,那省事了,句式都不用改,直接复制头一段粘贴两变,改几个词改几个字就可以了。实在写不出来,照葫芦画瓢会不会,临摹。 比方说人家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你就不会来落英纷纷在水之滨,人家有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你就不会来枯草危危风落成悲,懂了吧。还有,有时候是很平常不加修饰的句子,你就把它弄成四字一顿,会发现很有意思,根本不用动什么脑子,也不用想什么修辞啊什么深刻意思。 比如,东有荞麦,三月青青。到了五言呢,同样的道理,不要顾忌怎么不工整犯了哪些诗家忌讳。不犯忌讳还不是古风呢。而且,古风里的对句千万不要太工整,反而显得不伦不类。最简单的,古风十九首在那摆着呢。 起句也容易,比方说西北有高楼吧,西北有,那南方有什么,东南有什么,海上有大鸟,其翼八千丈,是吧。有行行重行行,那就有一叹复再叹,举一能够反三,这不就成了嘛。 另外,适当用一些偏僻字词,记住是偏僻不是生僻和冷僻或者晦涩。不要总拿那俩熟悉的字词瞎晃悠,同样一个意思,你去给我找一个有文化点的字词。写做古体一定要多用语气助词,不怕多,就怕你用不上,读了我上边说那些书,古诗里面找去吧,有的是,尤其是现代已经不用的,拿来用就是了。到了杂言也一样,会四五言了杂言肯定不在话下。 但是注意七言古风不太好写。种类也多。七言古风最好有七绝七律的底子,句式一样的,不用改,一不小心把首七律给写长了,没关系,那就是古风。有需要的多换换韵,两句一换也没关系,有平韵有仄韵还更有味道。也可以一押到底,每句都压,更是有一去不返之美。 写完后读起来抑扬顿挫,全诗既有整齐之美,又有不对称之美,你就算成功了。
2、律诗: 就四种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还有如果律诗写的长,对仗又都很工整,那就叫排律。其他当然还有变种你把基本的学会了慢慢研究,只不过是一点小小的改变,咱可以先以不变应万变。写完要读一下,只要你确实熟读三百了,读起自己的来觉着没什么别扭的,那就基本没问题。这就是感觉的重要性了。 怎么写,最最简单的,你把律诗的格律抄下来,在一个韵部里挑几个比较眼熟的又诗意的容易组词成句的字做韵脚。然后按照平仄去想句子往里填吧,几句意象一致一点,不要扯太远了,不要这句说杨柳青青那句说落叶无边,那不成傻子了么。但是各联韵脚不要读音太相似,不要像青清轻倾的读起来一个读音,那就没意思了。必要时调整下几联的顺序。对仗啊一定要讲,不就是落日对长空吗,玉手对星眸也成啊。 写成了觉着不顺,就再修改修改。做人一定要有文化啊,狗不能叫狗,叫犬,懂不,狗怎么能入诗呢。写诗就不能粗俗直白,就得用文言文字。
3、宋词: 会写诗就会写词,和写律诗一个办法,选个合适的词牌子抄记下来,用上面的方法填吧,要不怎么叫填词呢。诗词有什么区别呢,就是词更讲究抑扬顿挫之美,需要有不整齐的长短句式。词,就是诗的句子,这句里多几个字,那句里少几个字而已。但是无论律诗还是词,如果先有了某个好句子或者整体创意,再去根据这一点写诗或挑选词牌,相信写出来应该会是一首好词。 但是,像这样速成的高手只是伪高手,人前的高手,用于炫耀或者是拿来招蜂引蝶足够了。毕竟这些作品更近于模仿之作,虚假的佳作。但是如果能因此熟悉了创作的方法,培养起诗词的感觉,离真正的高手也不会太远了。除了创作绝妙诗词需要不凡的天才,其他,手熟而已。 所谓熟读三百,不会也会。一个真正的高手,一首诗从他的心上笔端流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已经不用再去用心想什么音韵格律修辞等等形式的东西。就如同吃饭睡觉一个道理。
为了供有志于成为一个真正高手的爱诗之人进一步研究,亦将数年前所写的作诗五法附录其后。
作诗五法: 第一情致:情致者诗之神态,无情则诗死。情乃作诗第一要义,大概诗者,率由情而生。所以诗者言情也,作诗之旨首在有清,有情以赋诗。向云:援翰以写心。即此义也。
第二风格:风格者诗之气质,佳人气质,自然不同。若使千人一面,择一阅之足矣。所以写手之修行,第一自在风格。
第三文辞:文辞者诗之骨骼,无骨则时不立。且诗者文辞砌成,以有限之字言无穷之意。要著妙篇,先须佳句。杜言:平生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四格律:格律者诗之衣服,以整洁,以美观。量体裁衣,随意用之。然忌在削足适履。其要在合尺寸。然亦有一种不受拘束。仙人之衣无缝,变化自由。
第五层次:层次者诗之行动,行动不调,事倍功半。所以谋篇布局,下笔之时了然于心,则无不知所云之虞。
诗词高手速成宝典的解释:很多人都没有看明白《宝典》的意思,于是一笑置之,认为这样做纯属笑谈毫无益处,只能装装样子。每有学诗者问,总要解释一番,不如写下来,详细解释一下:
1、一切文学艺术都来源于模仿:首先通过模仿,才能培养出对音韵、文字的感觉,体会到古典诗词句式以及格律应用的意图。
2、熟能生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三天不写手生。多写,大量的写,才有进步,量变引起质变。
3、格律这东西,实际上就是讲究一个音韵协调的美感:初学可以只遵守最简单的规则,最起码不要平仄通压,格律大体讲究一下二四六分明,或者一句里面平仄平衡,但是最起码在形式上要能看出你想写的是诗词。
如同武术,先学个花架子,再学外家功夫,最后才学内功。样子有了,格律音韵也学了,古文的底子有了,剩下的就靠自己的才力和悟性了。 学诗,没有任何人指点,靠的是书本上的诗词,凭借读出来的渗到骨子里的诗词的感觉,音韵格律的体会,学会写诗写词。填词基本上就是根据《宋三百》里的词来推测词谱。所以谬误也不少,但是韵律却很协调,基本没有读起来很别扭的东西。 一直庆幸自己接触了格律书和韵书,自己体会出来的东西跟看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当然数量多了里面也会有一些满意的作品。慢慢地质量提高了,数量也就不那么多了,精力都用在如何想办法精进上。同时自己要博览对古文的爱好,为自己提供了基础,这就是练笔。希望能给学诗的人一些启发。下面我们再真正学一下宝典
古典诗词创作中的十大表现手法: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1、点染:点染,是国画的术语。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暇想和绵长的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诗人的情感表达得强烈而飘逸。 李商隐的《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传说、典故)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诗人的感情真切而又深藏,让后学者产生了众多的揣度和想象,被喻为古代“朦胧诗”。 而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诗人抽象的“愁”化为了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
3、疏密:诗词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密者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 在诗词中,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在词、曲中,婉约者较密;豪放者较疏。但在一首诗词中,诗人们也时而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构成一定的意境。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一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落木”、“长江”一句一意象,显得物象稀少而疏阔。从美学角度看,密可以产生了一种紧促感,疏可以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能给欣赏者带来心理的愉悦。 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十分丰富;一疏显得宏阔,一密显出清幽,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4、动静: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 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富有生活情趣。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花落、月出、山鸟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景物动静的结合,反映了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理活动。 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天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又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又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
5、浓淡:浓淡在绘画中,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后来用于文学创作,主要指语言的色彩。浓者,重笔浓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就作者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有的则浓淡兼施。 浓淡相互映衬,可以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秋景,用了“似练”、“翠峰”、“残阳”、“彩舟云淡”等,语言色彩华美;下片叹六朝竞逐豪华,吊古伤今,语言素淡;以浓衬淡,服务于政治家睹今鉴古的深远思虑。 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片写“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月满”,色彩较浓;下片写“花”、“水”、“闲愁”,色彩较淡;浓淡相映,充分地渲染和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浓”尚不可解其愁,“淡”又让她何以堪?
6、雅俗:雅俗是运用语言的一种艺术。“雅”是典雅,“俗”是通俗。在诗词中适当运用雅语和俗语,就会雅俗共赏,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前七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用词典雅,造句精工;结尾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用语却极是通俗:这样以俗入雅,突出表达了词人关注百姓疾苦的情怀。 又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7、巧拙:巧拙也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巧”是工巧,“拙”是朴拙,二者结合,常可收到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如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前一句朴拙,后两句工巧。无前者,后两句失去依托;无后者,前一句,失去了应有的表达效果:前后相合,一幅凄清之景顿生,一股兴叹之情流动。 又如周邦彦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前一句写太阳初升,露水渐干,比较朴实;后二句写青青池水,风吹水动,晃动的叶子仿佛在不断高举一样,用笔和造景都很巧。
8、曲直: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 一般来说,诗人心情平静时,喜欢含蓄委婉,感情激动时,便直吐为快。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变化的,因而在作品中总是兼用曲与直两种手法来表情达意,力求做到曲直互补,妙合其心。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令人神往的仙境世界,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到诗的结尾处却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直”,一曲一直间将诗人率真可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而是以曲为主;他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政治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只说同感。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耐人寻味。
9、隐现: “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曲就显得隐,而直就显。 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 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期待成功,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 又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明了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
10、离合:离合是一种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的辩证表现手法。直写题目,内容就会局促;荡开笔墨,内容又会偏离题目。而离合就是要讲究直写与旁写,正写与侧写的和谐,侧写、旁写都要做到服务于正写,服务于题目,从而使诗词意脉相连,似断实续,摇曳多姿。 这种手法在咏物的诗词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古人主张咏物要力求“不即不离”、“不沾不滞”。 如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开篇摇曳入题,以似花非花、无情有思吟咏杨花,接着由杨花衍生出思妇意象,人与花、物与情,在不即不离之间,咏物而不滞于物,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好,今天到此,谢谢大家学习。祝大家开心快乐!
胡春来摄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