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格律学堂第一课

作者: 欧阳卉林ou | 来源:发表于2017-06-18 10:34 被阅读926次
    欧阳整理

    边义老师主讲

    边义老师

    (一)概述  

    本堂课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法。本堂课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的文字、方便记忆的表达方式,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内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

     (二)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01)关于近体诗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

    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

    绝句(每首四句)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
    排律(每首十句以上)

    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

      例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后面会讲到。) 

     例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  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

    (03)“对”和“粘”的规则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04)五言绝句的基他格式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

    如前所述,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新的格式。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

    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刘禹锡《路旁曲》 

     依此类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诗: 

     岸芳春色晚,水影夕阳微。 

     寂寂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司空曙《黄子陂》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例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以上是五言绝句的全部格式,共四种。其实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换先后次序产生的。不同的首句,导出不同的格式。  对这四种格式,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不过,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结合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05)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单就平仄。句式而言,把五言绝句按照“对”和“粘”的规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即成五言律诗。因为五言绝句有四种格式,所以五言律诗也有相应的四种格式。 

     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就是把前面讲过的基本格式重复两遍。举例: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 

     ——桂甫《观李固清司马弟出水图》 

     需要注意的是,例诗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规定,这都是有原因的,将在后面逐步说明。

    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水流。 

     锡飞常见鹤,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莫随惠远游。 

     ——杜甫《玄武禅师屋壁》

     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也是首句入韵。举例: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前面说的都是五言诗,现在开始讲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和七律。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以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来讲,变成七言诗就成了这样: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也就是七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在实际运用上,七言诗的第一个字,平仄要求不严格,平仄两可。举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七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鲁迅《悼杨铨》

    七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七言绝句的第四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现在讲讲七言律诗。七言律诗也有四种格式,并且和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式是相对应的,只是每句诗的前面多了两个字。 

     七言律诗的第一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白居易《城上夜宴》

     七言律诗的第二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晏殊《寓意》 

     “达”字在诗韵中读仄声。关于韵的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

    七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

     七言律诗的第四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是首句入韵。

     (07)格式以外的规则 

     前面讲过了五言诗(五绝、五律)和七言诗(七绝、七律)的全部十六种格式。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律诗,包括唐诗、宋诗以及后来的作品,很少有每个字都符合上面所讲的平仄格式的,几乎每首诗总有些字不符合。

    这是因为,上面讲的乃是标准化、理想化的格式。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除了格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则起作用。这些规则也都是历史形成的、公认的。主要有四条。

    第一、“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是讲,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或仄声字。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

    如果就五言诗而论,那就是  “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属于不言而喻,是必须分明的。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掌握的时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抛开变格先不说,最重要的修正有两点(以五言诗而论):  一是:“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科举考试时,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

    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我们还是以五言诗的四句(种)基本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加上括孤,即变成如下的样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则变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各种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诗相同。

    竹韵格律学堂一一一一边义老师第一讲
    胡春来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甄玺:终于找到了,干货呀!
      • 茉莉的小茶馆:好详细呀,认真琢磨第一种,感谢小姨和老师
      • 律墨: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
        这样来理解,就懂了!
        欧阳卉林ou:@竹月文林 老师说得及是
      • 佛笑来人:抱走,谢谢老师
      • 火流苏_:茅塞顿开,学习中~
        欧阳卉林ou:@七月火流苏 期待你继续关注,后面每周二四六都会更新
      • 掠刀:收入诗社学习🍶
        掠刀:@欧阳卉林 棒呀,有用😃
        欧阳卉林ou:@掠刀 后面还有。
      • 江左融:拜读了,谢谢你!
      • 4ed2270805d4:谢老师讲解整理和分享,看后受益匪浅。特别是用诗词实例来展示平仄韵律在诗中的具体运用,直观而生动,更利于理解和记忆。更有益于初学者所掌握,希望继续推出精品,以飨广大诗词爱好者。再致谢忱,老师辛苦了!
        欧阳卉林ou:@燕赵客 客气
      • 弦音神意:支持支持!
      • 司马轻衫:挺不错,可以群里普及。
      • 庐阳第一怪:油郎飘过,师姐辛苦。🍎🍎🍎🍎
        欧阳卉林ou:@庐阳第一怪 不是好孩纸。孺子不可教
        庐阳第一怪: @欧阳卉林 不学。
        欧阳卉林ou:@庐阳第一怪 师弟一起学格律。
      • 6a302f979011:谢谢师姐才女,你总是那么体贴入微,文如其人,才貌双全,服了,难怪有人敬称你为欧阳兄!绝配,女中豪杰!👍👍👍
        6a302f979011: @欧阳卉林 太好了,感动,感激!👍👍👍
        欧阳卉林ou:@湖北兰妞 谢谢亲,看来对大家有效果。
      • 有兔茕茕:小姨有心了
        有兔茕茕:@欧阳卉林 哇,太好了
        欧阳卉林ou:@有兔茕茕 每周二四六都有讲课。讲完我整理后发到群里大家一起享受大师级的讲解。
        我是煦淇:@有兔茕茕
        是啊兔兔姐~小姨好给力啊辛苦了🤗🍻

      本文标题:竹韵格律学堂第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si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