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16213/baa6fd289fc45e92.jpg)
前几天偶尔浏览到一个小道消息,说的是“没有男人能拒绝一根很直的完美棍子”,据说这是镌刻在男性基因里的密码。要我说,没人能拒绝一把柴棍枪。邵寨塬上,能明白这件事原委的人,或者说,看到这句话能发出会心微笑的人,就只有我的兄弟姐妹了。
祖父那一辈,弟兄俩,祖父老大;父亲这一辈,弟兄四个,父亲行二;我这一辈,算上堂兄弟,也是四人,我是老大,算是长孙,但不是长房。我的堂弟堂妹们,数来数去,也就博博、瑞瑞、娟娟、娜娜几人。
小时候也没多少玩具,唯一引起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共同兴趣的小玩意儿,非柴棍枪莫属。
柴棍枪是父亲制作的玩具。据他说,他们那一代曾经有人做出了这个东西,他只看了一眼,就能进行仿制,惟妙惟肖,经过他的刻苦钻研,技术上青出于蓝胜于蓝。
柴棍枪完全由铁丝拧成,外形和我小时候常玩的链子枪极为相似,都是用铁丝粗略地拧出一个手枪的形状。手枪枪口顶端位置乃是一个用铁丝拧成的圆环,有时候也可以多拧一个圆环出来,像一颗才刚钻出地面展露小脑袋的幼苗。这一个或者两个圆环,俗名“牛鼻子”,用来拴系橡皮筋儿。
这里所说的橡皮筋儿,不是商店里卖的那种暗黄色的极富弹性的东西,而是从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内胎上剪下一个圈来。一般来说,用的是自行车内胎那种淡红色的,而不是摩托车内胎那种墨黑色的。原因无他,自行车内胎制成的橡皮筋儿弹性大,很容易拉开。由于柴棍枪的架构一般是10号或者12号铁丝制成的,摩托车内胎制成的橡皮筋儿弹性小,需要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拉开,拉力很容易使得柴棍枪产生变形,导致损坏。
柴棍枪的扳机设计得极为巧妙,乃是一个钩形的装置,后面是直的,像极了一个大问号,被人用橡皮筋儿绑在柴棍枪身上。扣动扳机时,食指向后拉动钩形装置,这样直的那部分就会向上翘起,将“牛鼻子”上拴系的橡皮筋儿拉直的柴棍抬高,高出准星时,柴棍就会“击发”出去,达到“射击”这个目的。
准星,就是两个椭圆形的环,用邵寨话来形容,就是“吊”,也就是把椭圆形立起来,高度大于宽度。对了,你想得没错,就是兔耳朵竖起来的样子。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首启蒙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两个椭圆形的环中间有个缝隙,方便“牛鼻子”上拴系的橡皮筋儿从中拉过来,然后中间放置柴棍,卡在两个立起来的椭圆形的环上。
柴棍枪的子弹就是柴棍,随便在篱笆藤上拉下一截,或者在枯树枝上折下一段,可以说柴棍随处可见,来源多多,根本不会出现“弹尽粮绝”的情况。
柴棍枪最大的缺点就是精准度极差,因为其子弹既不是圆珠,也不是泥丸,只是随处可见的柴棍。柴棍飞出去的轨迹毫无规律可言,我们从不指望它能击中什么目标,只是图一个乐子,一种简单的拥有,一种人类利用工具的卓越的成就感。
我们那时候没有积木,没有遥控的电动玩具,但我们有手工制作的“猴娃翻单杠”,当然还有柴棍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