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29讲全)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第1讲 ——绪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第1讲 ——绪论

作者: 清流法苑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16:11 被阅读331次

    妙果寺 则金法师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于妙果寺宿觉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这一部《大乘百法明门论》应该说是大乘佛法的一个基本理论,按理说应该是每一位学习大乘佛法的佛弟子都应该了解的。既然它是基础,它就具有基础的作用,什么作用呢?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看懂大乘经论,它里面涉及到的名词概念和一些义理,都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读懂大乘经典的一个基本的内容。这部《大乘百法明门论》是印度的世亲菩萨造的,我们中国的玄奘法师把它翻译过来,整个内容很短,主要就是把一百个法分成五个部分来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学习这一部论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学习佛法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道理(因为后面很多是新来的学员,我们顺带复习一下):

    【一、三时判教】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三时判教,三时判教是佛在《解深密经》中给我们介绍的。这个三时判教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就是清晰明了,对应性非常强,很容易让我们短期内就了解佛的一代时教整体的架构和核心的道理。比如说初时,初时就是在鹿野苑给小乘的声闻弟子,讲四谛十二因缘解脱道的佛法。四谛十二因缘,主要想要说明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人无我,就是我们凡夫普遍认为的有一个自我,可以主宰的这样的一个存在性,这是我们自己猜测出来的,实际情况是不存在的。佛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弟子们去观察,亲身证到了,他就可以从轮回当中歇息,不参与轮回。这就是小乘的一个修行的道理和他所要证到的果位——就是休息轮回。

    还有一部分人,他觉得小乘佛法的解脱道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他说:“我从轮回休息了,但是轮回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我还不了解。我想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佛有没有可以教的?”。这个时候佛就跟他讲二时教法,主要就是以《般若经》作为代表的,就是大乘佛法的入门。核心的道理就是讲一切法无自性,也就是人法皆空。之前小乘佛法讲的人无我,这只是佛想要讲的真实性当中的一部分。那么到了二时《般若经》大乘佛法的时候,他就把人所对的那一切法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交代清楚了——本质上就是不存在的,就是我们凡夫的幻觉导致的一个境界。所以二时教法,佛讲了22年的《般若经》,就是要破除我们凡夫对人和人所对的法的这种执着。这个时候如果证到了人法皆空以后,就直接登初地,就是入大乘的圣位。初地就可以同时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化身度众生。就是因为可以直接见到凡夫和圣人那个心运作的真实的情况,他直接见到了,所以他有这个能力。这个是二时教法。

    那有一部分人把二时教法的道理搞懂、搞通了,他也接受了,但是他没证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有一个疑问,他说“既然这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都是我们的幻觉导致的,那这个世界上真实有什么呀?”。佛这个时候就给他讲三时教法,就是讲唯识的道理,也就是三界唯有心,唯心无境。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那他就可以安心地去修行了,因为圆满地解释所有的问题。他没有疑问了,接下去就可以死心塌地去修行,最后证得佛讲的唯心无境的道理。亲身证到了,也就是登初地了。因为前面二时讲的登初地,其实把五蕴空透了以后,他当下同时就见到了真实有的心了。所以讲三时教法的目的,还是为了让我们凡夫更好地去破除对五蕴的执着,也就是要破除境界,所以说唯心嘛——唯有的是心。没有的是什么?没有的是境界,心所对的境是没有的。所以三时教法把有什么没什么讲得一清二楚,所以叫了义的圆满教法——没东西讲了,讲完了。

    三时教法是佛站在他亲自证到的真相这个角度给我们讲唯心无境的。二时教法是站在我们凡夫的角度,告诉我们凡夫的一切境界是不存在的,所以二时跟三时的目的都是为了破除我们凡夫对这个五蕴境界的虚妄颠倒执着。这就是一代时教的三时判教,几分钟就可以讲完了。三时判教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它不是祖师判的,是《解深密经》里面胜义生菩萨在佛的面前亲口判的。那么胜义生菩萨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萨,马上就要成佛的,而且他判了这个教以后,佛是认可了的,所以这个判教就相当于佛的判教。具体的内容,大家要去看《解深密经》里面的原文。

    【二、修学的总体内容:教理(境)行果】

    好,三时判教了解了一下以后,我们看一下修行佛法的一个总体内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教理行果。通常也把教理省略为一个字(境),叫境行果,这在唯识用的更多。我们看一下,这是《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引出来的: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云︰‘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无漏能破无明烦恼业障,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无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无为妙果名为果法。

    这一段话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佛讲的一切法当中可以概括为四种内容:教法,就是佛讲的法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一个教材。理法,就是这个教法当中蕴含的道理。行法,就是具体教我们去修行实践的方法。果法,就是讲修行实践以后可以达到的一个境界,证到一个什么果位。“一切无漏能破无明烦恼业障”的用语言声音、名词、句子表达出来的,用文章表达出来的都称为教法。这个教法当中,什么有什么是没有,比如说五蕴是没有的,心是有的,对吧?那么这个就称为理法,蕴含的道理。通过告诉我们一些具体的实际操作的手段、技术,种种法门促成我们戒定慧,这样一个内容就称为行法。通过学教理实践修行,最后可以达到的境界,这个就称为果法。真正彻底圆满的果就是佛果,所以妙果也叫佛果。当然这个“教理行果”每个阶段可以有一种不同的定位。比如说小乘的,小乘人修行到某个阶段会分别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乘的也可以证初地二地三地十地,一直到成佛。每一个阶段达到那个相应的标准,也可以称为果法,不一定是说圆满成佛才叫做果。

    【三、修学次第: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得闻、思、修慧】

    还有一个我们要清楚修学的次第,那就是最通常讲的要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首先我们要亲近善知识、讲正法的人,亲近他不是为了和他拉世俗关系,而是为了听闻正法,就是佛陀讲的正确的佛法。听了以后,我们要去如理地根据佛讲的、佛菩萨讲的去思维思考,不要自己胡思乱想,想了以后就要去实践的,落实到自己的心行当中,就是要观修了。

    简短的讲就是通过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我们可以得到三方面的好处。首先,得闻所成慧,闻所成慧就是听闻得来的智慧。因为很多佛法的道理我们不听的话,你根本就不知道,只有听了才知道的,所以这就叫闻所成慧。听完了以后,我们要去思维,深入思维就会很透彻,会入心。那这个时候带来的智慧就叫做思所成慧。通过思了以后深入心了,我们可以在生活当中运用了、观修了,甚至在入定入静,打坐静下来去观察、思维这个道理。这个时候得来的那个效果就叫修所成慧。修所成慧的力量最大,效果是最深刻的(见实相)。

    所以整个佛法的修行就是这样的次第,我们不要搞颠倒了。现在很多人喜欢不按套路来,佛讲得好好的次第,他不按的,他要按照自己的一套来搞,这样就会很麻烦。有时候花了很多精力,不见得有效果。

    【四、明确修学大方针:破妄显真】

    我们要明确一个修行佛法的大方针,就是我们凡夫修行一定是破妄显真。先破妄,先要厘清我们的无明妄想颠倒执着。先要通过学习佛法看见它是无明;知道它是错的,然后你下手去对治它,净化它,转化它,最后把它彻底破除;破除了以后,那个真实性自然就显现了,真实的东西不需要你去找的。但是末法时代很多人修行,他不搞这一套,他拼命地在那个凡夫的无明还没有被丝毫动摇的情况下,去找真实性,这种颠倒只有末法时代才有的。所以我们要引起警惕,修行佛法一定是破妄在前的,真实的东西真的不需要去求的,把妄彻底破干净了,真实就显露了。这是一个总方针,要记住。

    【五、理解核心法义:人法无我】

    佛法的核心的道理、法义,就是人法无我的道理。我们刚学完《般若经》,这个应该不需要太多重复了,就是要深入了解人法皆空的道理。小乘佛法的核心就是人无我,把这件事情讲清楚就可以了。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人法皆空,五蕴皆空,或者说人法无我。这是作为佛法特有的核心的道理。你不理解是你的事情,你要真想学佛,就要想办法去理解它。

    我们把这个“我”稍微介绍一下。这里讲的“我”即是不依因缘条件而独立存在,有主宰性,就是自己就能存在的,不需要任何条件构成的;自己有主宰性,这个又叫做自性,或者叫自体、自相。那么佛告诉我们,我们凡夫认知范围内没有这样的法存在,所以叫做一切法皆是缘起无自性的。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缘起无自性的假相,所以一切法空,我们都没见过法本身,我们只见了一个自己的意识分别出来的幻相。

    这里讲到性和相的问题,我们也了解一下。性是偏从于法的存在性角度而言的。我们讲自性,自性就是这个法它自己本身存在性,是从它存在的这个角度来讲自性的,这个自性凡夫是看不到的。相是偏从于认识的角度来讲的,就是我们凡夫可以看得见的虚妄境界。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唯识里面性、相、体是通用的。但是我们这里稍微做一个区分,有助于大家深入理解。那么透过认识诸法的表相,体会到相非自性,相乃是虚妄分别执着所显现出来的,此是修行的努力方向。

    【六、贯通法义:不同角度、名词表达人法皆空核心法义的内在一致性——五蕴皆空】

    把一些不同名词也稍微串一下,很多名词它内在的核心含义是相通的,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名词表达人法皆空这个核心法义的内在一致性。我们学《心经》的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五蕴皆空,学了《金刚经》就知道人法皆空,《大般若经》里面讲的一切法无自性。这就是从各个角度跟我们讲同一个道理——凡夫所感知到的一切境界,本质上、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们大家共同感觉到有一个外在的客观世界,这样的一个世界是我们的共业显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的幻觉。这个道理一定要深入骨髓,修行佛法才真正能快速入门。

    【七、学习佛经的“钥匙”】

    接下来我们再介绍一下学习佛经的一个钥匙,这是个比喻了,就是说一些关要。

    一、明确佛以二谛说法:借世俗明胜义。

    我们刚学完《金刚经》,知道《金刚经》就是以二谛的模式来讲的,其实整个佛法都是以二谛的角度来说法的。二谛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谛就是我们凡夫的五蕴境界,胜义谛就是佛要告诉我们的真相,但是佛要告诉我们真相,必须借助我们凡夫感知到的五蕴境界来表达,所以说佛法就是借世俗来表明胜义的,就是借假相来表达真相的。我们《金刚经》刚学完知道 “佛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这就是二谛的一个很典型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佛说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世俗谛,就是我们凡夫认为存在的对象。然后佛说即非世界,这就是胜义谛。胜义谛即这世界是不存在的,这是真相。后面他又说是名世界,就是说我只是借用你们的语言来说法。所以我们把二谛搞清楚去理解佛法就不会错,要不然理解佛法很容易出问题。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般若经》讲的五蕴皆空,你看五蕴是我们凡夫的名词,是世俗谛,五蕴皆空,这四个字都是我们凡夫的语言,都是我们凡夫的世俗谛的内容。所以佛用这个世俗谛来表达佛法的时候,他赋予这个世俗谛的内涵,一定是符合我们凡夫理解的,所以说他讲的五蕴皆空,就是五蕴没有,从世俗谛角度来讲也讲得通的。但是我们很多人就不管了,他就把这个五蕴皆空理解成五蕴的空不是空,是无限量的大有,五蕴空不是空是有,他就把世俗谛也给破坏了。说通俗一点,你说五蕴皆空,五蕴就不空,那等于佛没讲人话嘛,那佛给我们讲佛法不讲人话,他讲佛法干嘛?佛给我们讲佛法,肯定是用我们的人话跟我们讲,肯定符合我们人赋予它的定义内涵。所以佛讲法利用我们世俗谛的语言文字概念和逻辑,都是符合我们凡夫的实际情况的。从这个角度就讲,佛不会违背世俗谛;同时佛借助这个世俗谛表达真相的时候也不会违背真相。所以佛讲法运用二谛都是恰到好处,这是我们需要记住的。

    这个世俗谛,义净法师讲过他怎么定义世俗谛,他就说:

    “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间之真理者,故俗谛又译作覆俗谛、覆谛。”

    看到了吧,世俗是遮蔽真相的,它不是真正的真理,它是我们世间凡夫共许出来的,是共业所显的一个幻相。但是佛来到我们这个幻境当中,必须得使用我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材料来给我们讲佛法的。下面《中论》说的这个二谛,意思是比较浅白的:

    《中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提婆《百论》〈破空品〉: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是二皆实,非妄语也。

    看到了吧,这里就是说佛用二谛说法,他只要去用了,一定是根据二谛的实际情况来讲。比如说,讲五蕴皆空,这个世俗谛的名言,他不会把这个世俗谛的空的名言歪曲成有的,大家要注意听我这个意思,他既然用了世俗谛,就不会去混淆我们的世俗谛。那他说空就一定是空,他不会把世俗谛的那个空的语言把它歪曲成有。明白吧?那他讲五蕴皆空,而我们认为五蕴有,这也是世俗谛的一个内涵。但是他通过空的这个世俗谛的名言告诉我们五蕴是怎么样?不存在的。所以这五蕴皆空四个字包含了世俗谛和胜义谛。他通过用世俗谛表达一个他所证到的真相——胜义谛。所以我们不要去玩那些自己糊弄自己的文字游戏了。佛怎么说我们怎么理解,理解不了的,想办法,不要去歪曲,这个是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所以说二谛都不能混淆。

    这里《十二门论》说︰

    ‘若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及共利。’

    看到吧?你二谛都分不清楚,歪曲了佛讲的本意,那你不但利益不到自己也利益不到他人,大家都没有得到利益。为什么我要在这里把这个问题再讲一下呢?因为所有的佛经学习,你都需要了解这些基本常识的。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个常识,所以学得很乱。包括后面要讲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同样适用这个道理的,我们后面再详细讲。

    二、了解三自性内涵:

    那我们还要了解一个基本的理论,就是三自性的道理。

    第一个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性,遍计就是意识的功能,意识能普遍计度一切。它所执着出来的一个存在的自性,这个是虚妄的,是意识遍计出来的,本质上是不存在的,佛法里面叫做情有理无。我们凡夫感情上认为他有,实际上、真理上它没有。那这个遍计所执性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意识能感知到的一切身心世界,也就是五蕴。它都是虚妄的,不存在的。但是目前很多学唯识的人这一点是没搞清楚的。他说遍计所执性只是第六意识的思维妄想,称为遍计所执性。妄想之外的身心是客观存在的,他说是真有的,这就已经远远偏离了唯识的含义了。这里先提出来,注意一下。遍计所执性讲的就是凡夫五蕴。

    第二个依他起自性,就是“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跟现行相互为因,相互依靠,缘起了我们整个的三界六道轮回。凡夫看不到这个依他起自性,只有已经登初地的圣者佛菩萨才能见到的,这个也是当前学唯识的人多没搞清楚的。他说依他起是什么?就是眼前的这些事物,因缘条件构成的。杯子依泥土、水、火烧起来的、成就的。这就误解依他起自性的含义了。

    第三个圆成实自性,就是圆满成就真实性,看到了那个真实性。圆成实自性是为了方便我们修行、观修,安立的一个名词。它本质上就是五蕴皆空的道理,也就是真如的道理,就是凡夫的五蕴境界本空。这个道理、这个真实性、这个真如是佛亲自见到的真相。这个真实性是可以实证的,我们凡夫可以证到五蕴皆空的,所以它是可证的,它不光光只是一个抽象出来的道理,是可以亲自证到的。证到了圆成实自性的当下,就见到了依他起自性。

    三性的关系先大概了解到这里。你了解了这个三自性的内涵,你去看佛经,基本上不会有原则性的方向性的错误。

    【八、明确佛法性质】

    我们再了解一下佛法本身的一个性质。三藏十二部经是不是佛就把真相真的讲出来了呢?没有!佛经的本质,它就是属于上面三自性当中的遍计所执性,也就是我们刚才前面讲的二谛里面的世俗谛的性质。因为还是我们凡夫五蕴境界嘛!文字啊!名词概念呐!说话的声音呐!里面所描述的一些比喻啊,全是我们凡夫的境界嘛!所以它是属于世俗谛的性质和遍计所执性的性质,遍计所执性跟世俗谛是划等号的。所以佛法只是利用这些我们凡夫能够感知到、能接受的一些信息,来表达出佛法要讲的真理。目的就是要破除我们众生的无明烦恼业障,让我们导归到实相、真相上去,不是为了成立一个真实给我们凡夫来抓的。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啊!佛法所要讲的道理、内容,不是要成立一个真实的东西给我们去抓的。真实的东西是没办法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的,明白这道理吗?佛证到的真相没办法用语言说给我们的,这个要知道。

    我们先看一段《大乘入楞伽经》里面的,佛直接了当地讲清楚了这个道理:

    “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唯除不堕于文字者。大慧,若人说法堕文字者,是虚诳说。何以故?诸法自性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经中说:我与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离文字故,非不随义而分别说。大慧,若不说者,教法则断;教法断者,则无声闻、缘觉、菩萨、诸佛;若总无者,谁说?为谁?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应不著文字随宜说法。我及诸佛,皆随众生烦恼解欲种种不同而为开演,令知诸法自心所见,无外境界,舍二分别,转心意识,非为成立圣自证处。”

    这一段文应该比较直白,我们就不详细讲了。意思就是说,佛说出来的法不是那个真实性本身,不是诸法的自性本身,看到了吧!诸法的自性,跟文字语言无关,它是离言的!但是,我证到了这个真实,我要不说,不说教法,佛的教法就断了,众生就得不到利益了,就不会有人证得声闻、缘觉、菩萨,也不会有人成佛了。所以这个教法是为了把我们众生引导到觉悟去的,所以佛菩萨不执着文字说法。那根据种种众生不同的根基,说不同的法。这里最后一句要知道,他把真实性讲出来了。就是佛讲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知道“诸法自心所见”呐!我们感知到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所显现、所看见的,没有心外的境界。我们理解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舍二分别”。

    什么叫“舍二分别”啊?舍我、我所啊!能所或人法,基于能所、人法的这个大“二”之上,产生的有无、生灭、来去、一异、常断,这些都是凡夫二边法的戏论。所以舍离了这种二分别以后,那个内在“阿赖耶识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那个心意识的运作情况就变了、就改了。就不是原来认为五蕴皆有的那个种子起现行了,就是五蕴皆空的种子起现行了,你就可以登初地成圣了。“非为成立圣自证处”,看清楚了吧!佛讲法不是为了要建立、成立一个他自己证到的那个真实情况给我们,佛也没那个本事,所以就知道佛法只是标月的手指而已。不要拿佛法讲的东西说什么就认为实有什么,那就错了。

    我们这一部《大乘百法明门论》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就将世出世间一切法概括总结为一百个内容,一百个数目。他概括了这一百个数目,不是为了成立、认可诸法的真实存在性啊!恰恰是通过对诸法的名言、安立,来辨析、显示一切法缘起本空的真实之理,这个是很要紧的道理啊!但通常讲百法的,是把百法当真实来讲的,说我们凡夫境界这一百个法是怎么样怎么样的,里面至少有真实的。后面讲的“心不相应行法”,他知道是假的。但是成立了八识,他就认为真的有八个识,他就认为真的有心所。他把世亲菩萨造这部论的本意完全颠倒了,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说。所以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正确理解经论的一个基本的眼光。

    【九、唯识的弘扬】

    那我们学习百法之前,简单介绍一下唯识的弘扬的情况。义净三藏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面写到:

    “(印度)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唯识)。中观则(言),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言,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中观、唯识)并咸遵圣教。”

    义净法师是唐代的人嘛,他不是去印度取经了吗?他很崇拜玄奘法师,后来他就学玄奘法师去印度学习、取经,并且取经回国翻译。他是四大译师之一。

    他在印度的经历、观察到的印度的大乘佛法基本上就两方面内容。一个叫中观,中观就是以般若为核心的修学内容,就是佛讲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经》。还有一个就是瑜伽,瑜伽就是指唯识。瑜伽的本意,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相应。什么叫相应呢?与真实相应。所以唯识就是与佛教导的相应,根据佛证到的真实安立出来的一套教法,这教法本身也是与真实情况相应的。

    “中观则(言),俗有真空”,就是以世俗谛,承认我们凡夫好像有世俗谛,世俗是有的。但是他要表明的一个道理就是世俗就是空的。“体虚如幻”,是没有真实的实体的,一切都是如幻化的! “瑜伽(唯识)”,这个时候就讲“外无内有”,心外无境,唯心无境。心是有的,境是没有的,一切事皆是唯识所造。所以《华严经》讲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嘛!识就是心,它是通用的。所以说:“斯(中观、唯识)并咸遵圣教。”他们都是遵循了佛讲的教导的。

    唯识的代表性经论有:《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华严经十地品》、《摄大乘论》(《佛说阿毗达磨大乘经》)

    《佛说阿毗达磨大乘经》已经失传了,但是无著菩萨把里面一品“摄大乘品”直接注释而保留下来了,就是《摄大乘论》。这一部论就是把整个大乘涵摄在里面,介绍了整个大乘的纲领。还有《瑜伽师地论》,后面我们会介绍,先了解一下。那么唯识经论由五世纪西北印度人无著、世亲所弘扬开来。无著的《摄大乘论》为唯识理论系统化的核心论典,理论与实践都做了周全的阐释。世亲菩萨的《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是其代表作,对唯识理论体系做了整理。印度曾有十位法师为《唯识三十颂》作注解,后来玄奘法师综合这十家论本糅译为《成唯识论》。这都是核心的经论,学唯识的都要了解的。

    【十、唯识的主要理论】

    那么唯识的主要理论,我们这里稍微简单介绍一下。早期的唯识就是安立名相,阐释“唯有识,无有境”的道理,“一切如梦觉”啊!只有心,没有心所对的境。那么这个心所对的境是什么情况呢?就像我们晚上做梦的感觉一样的,就是梦出来的,就是幻觉呀!就是因为无明导致了这个幻觉啊!显现出了境界,本质上是没有境的。那么阿赖耶识是作为唯识的核心理论,阐明了种现互依是真实缘起的道理。这个阿赖耶识后面会详细讲,我们先了解一下就是指第八识,就是指我们的心收集、积集的一切过往经历记忆信息,称之为阿赖耶识,也叫藏识。翻译成中文就叫藏,含藏的藏,捉迷藏的藏,藏识。藏识里面有很多信息种子,力量大的种子会显现出来一个境界,这个时候就叫起现行了。起了现行的当下,又会熏回去新的种子。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的手机屏幕录制,一边放一边录,不断地这样循环。那么这个就是一个“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跟现行相互依存而显现出来了整个生命境界。这个是真实的缘起的道理。但是这个缘起凡夫看不见,阿罗汉都看不见,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见。好!先了解一下阿赖耶识,唯识的一个主要的核心道理啊!

    三自性,就是唯识理论的一个框架,唯识理论,其实就是以三自性把它串起来的。那么其中的依他起自性就是圣者亲见之心真实的运行机制,就是 “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机制。凡夫也有、圣人也有,它是真实有的,离开了凡夫的言说境界的,就是离开了五蕴境界的。阿赖耶识缘起的这个模型,就依这个依他起自性,也就是“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机制而安立的。为什么说叫模型呢?刚才前面讲了嘛!佛讲的这一套佛法,全是用我们的语言描绘的一个地图嘛!不是真实性本身嘛!那么我们凡夫基于这个真实的依他起自性,显现出了遍计所执性的这样一个境界,就是五蕴,所以说五蕴是有根的,不是说无缘无故地冒出来的。我们之前讲五蕴境界是什么啊?是我们做出来的梦。那么既然是梦境,一定有能做梦的心。那个能做梦的心就是后面的依他起自性,它是真实有的,但是真的不应该有,它起了颠倒的作用。问题出在这里,所以修行就是要把这个颠倒给转过来。

    这个遍计所执性呢压根是没有的,是我们凡夫的幻觉。我们感情上感觉上认为它有,实际真理上它是没有。那么我们破除五蕴了,就证到了这个圆成实自性。这个圆成实自性常用的一个词叫真如,就是五蕴本空,你证到了,这个真相证到了。那么证到这个真相的同时,就又可以见到那个前面讲的圣者能见的依他起。因为这个时候证到了五蕴皆空,已经是圣人了嘛!那当下就可以见到那个圣人能见得依他起自性,就是那个心的运行情况,他见到了。所以这个圆成实自性这个名词的安立,是为了我们更好地修、做观修的时候,安立的这样一个名言。

    三自性的安立,阐明实相离言,名言为渡筏,就是渡过河的船;是指导实践的地图,依教观修实践才是圣教本怀。故依唯识来修行称瑜伽行,意即与真实相应。所以我们就知道唯识的一套理论,是佛为了让我们去修行,最后见到真实而建立的一套教法而已。所以我们不要像很多人学习,学到最后执着名相,那个执着起来比谁都厉害,比不学的人还厉害,这个是不知不觉就养成了执着。为什么呀?他一开始没有认识到这一套教法是让我们过河的船,把这个给忘了,忘了这个初心了。所以在大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强调这一点。你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把它落实到心地上去修行,去观修,转化自己内心的邪知邪见,树立正知正见,这个才是学佛的真正的有意义的地方。否则就搞成了世间学问,那个意义就不大了。所以真的去修行的人就可以叫做瑜伽士。修瑜伽行的人就是瑜伽士!经常听到有人讲西藏、尼泊尔、印度有很多瑜伽士,其实没什么神秘的,按佛讲的道理去实际修行的人都可以称为瑜伽士。因为他是在与真理相应,他不断地贴近真相。

    那么唯识通过前面无著和世亲这两位菩萨的发扬以后。后面有他们的弟子德慧、安慧这些法师,继承了无著、世亲弘扬的一套理论,保持一个原味在发扬,保持下来。但是还有他另外的一些弟子,如陈那、护法这些法师对唯识理论的体系做了新的解读,后世称为唯识今义。以于无著、世亲、德慧、安慧等所传的体系而做区别,后者称为唯识古义。也就是说无著、世亲、德慧、安慧他们所弘扬的那一套,是根据佛亲口讲的经论,去把它给阐发出来的这样的一套体系,称为唯识古义。而陈那和护法这些法师,在无著世亲菩萨的基础上做出了很多自己的解读,创造了很多名相,建立了很多理论。但是这些名相理论不是佛讲的。他们为了让后人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个唯识道理,动了很多脑筋,发展出很多体系、名相,这个初发心是很好的,是为了让别人更容易理解,但是发展到后面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就像一件衣服一样,衣服不断地打补丁、打补丁……最后那个衣服什么样的都看不清楚了,有这个后果。所以后面很多学唯识新义的人掉进名相去了以后很多出不来,所以有利就有弊。我一直跟大家介绍的、学习的、传达的这个义理,全是唯识古义的,我避开了那些东西的。但是唯识古义就有一点点不好理解,因为它需要一定的悟性,这个要求比较高,但是一旦理解到了,它非常的简单明了,可以避开很多名言、名相的那些障碍。

    【十一、唯识古义、今义的比较】

    我们这里再了解一下古义和当前的今义它们的区别。古义主张“唯识无境”,读过《楞伽经》的人都知道吧?佛不断地在讲“唯心无境”,对吧?那么今义它是怎么主张的呢?它说“识内有境”,心识内有境界,这个境是由识所变现的,没有离开识的,也就是说没有识之外的境,但是识内是有境的。你一听,这个就有点跟佛讲的不一样了,对不对?那么围绕这一个理论,它发展出很多补丁,要打补丁的,要发展很多很多的说法理论,要把这个说法圆起来,知道吧?识跟境到底是什么关系?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东西,你总要讲清楚,所以这里两者的主张一对比,你就知道“唯识无境”应该明显的简单吧?好,这个先了解一下。

    今义还主张“识”可分为认识作用之“见”和所认识对象之“相”二分。它把一个心识又在当中分成了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相分,就是说,见分认识相分,相分之境唯在识中,故成立为唯识。就是说,我们能认知的那个对象,它是在心识范围内的,它没有离开心识之外,没有到心识之外去,一切都是唯在识当中的。所以这个唯识,虽然听上去叫唯识,但是跟前面讲的“唯识无境”的“唯识”内涵已经是不一样了,看的出来吧?你看,有识,识内又有境,对不对?有识,有识内之境,然后识又划分为能见的见和所见的相,看到了吧?所以它内涵比较复杂一点。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后世又把这个今义又称为有相唯识,那么相对于前面的,古义称为无相唯识,这个区别稍微了解一下。所以我们后面学《大乘百法明门论》,学的时候跟其他的法师讲的不一样的,包括玄奘法师的徒弟窥基法师讲的也不一样,我们只是参考他的,不全部按他的讲,他是新义的,我们就按经典里面讲,按照无著、世亲、安慧、德慧他们的那一个脉络来讲。

    唯识现在弘扬的主流就是新义,也就是今义,所以你不下个十多年的功夫,那些名相你都不一定搞得清楚的,非要下大功夫才能够掌握它的一个主体。那么古义的弘扬目前很少,民国的时候有一位居士大德,他把这个新义全部研究透了以后,回归了古义,这个人就叫做韩镜清,北京大学的。他不光是学者,他是有信仰的学佛的居士,然后再加上学者的身份。他最后提倡的是古义,有他道理的。他把一生的经历,四十多年,研究玄奘法师弘扬的新义,最后他回归古义,有这样一个情况。

    【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的目的】

    《大乘百法明门论》,把常用的名词概念、唯识的基本道理概括得非常的简明扼要,一旦掌握了就可以提纲挈领,能起到这个作用。那我们熟悉了这些名相以后,了解这些整个身心世界的一百法,它缘起的一个因果——它到底是怎么起来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么样的?了解了以后,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二无我的实相。佛法不是讲二无我吗?人无我、法无我。怎么个无我法?是有道理可讲的。所以我们通过了解这些法的内涵和它们相互关系和缘起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体会二无我的道理。这样一旦体会了有助于我们化解无明烦恼,增长福慧,趣向觉悟,这是我们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的一个目的。我们不搞名相的分别推敲,就是怎么对我们实修有利,怎么学。

    那这一部《大乘百法明门论》我希望大家要花一点心力,深入地认真地把它学一学,这对于我们了解整个大乘佛法都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那么今天我们就先学到这里,有提问可以提一下。


    则金法师:我们刚学的《般若经》,从唯识古义的角度来讲,《般若经》跟唯识一点冲突都没有,完全是配合得天衣无缝的,不像某些宗派讲的唯识跟中观水火不容,吵了一千多年,历史上确实也是吵了一千几百年的,但是从古义的角度来看,真的是一点矛盾都没有。其实从玄奘法师他弘扬今义的角度来看,也没有矛盾,因为他已经通了,玄奘法师是已经把整个新义学通了的,所以在他看来,中观、唯识是没有丝毫矛盾的。在印度的时候,(玄奘法师)跟中观派的一位叫狮子光的法师辩论的时候,他就做了一部论,叫《会宗论》,就是把中观、唯识怎么没有矛盾,怎么是一致的、统一的,把它做了一个论写出来,但是很遗憾,这个论没传下来。还有一个《制恶见论》也没传下来。所以从这个唯识跟中观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它们之间真的没矛盾。很简单,我相信大家也应该有人总结得出来。中观讲的内容就是讲五蕴皆空,三时教法里面唯识讲的“唯心无境”,那个“无境”无的是什么“境”?无五蕴。那么中观只讲五蕴皆空,没有讲“有什么”,到了唯识讲“有”,有心,但是“没有的”是什么?是前面《般若经》讲的没有五蕴。所以中观、唯识一点矛盾都没有的。佛讲的东西怎么可能有矛盾呢?觉得有矛盾肯定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说祖师的东西有矛盾,那是很正常的。祖师很多也没证到初地,对吧?所以他讲的东西有矛盾是正常的。我们也不要说这样说对祖师不恭敬,不是的,我们要客观地说,佛法不能当人情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有这个精神。所以说佛菩萨圣者讲的东西,它们之间一点矛盾都没有,往往是后面的后人搞出来很多矛盾。所以我们就要避开这些坑,尽可能直接学佛菩萨圣者的东西,这样就可以避开些障碍,节省很多精力。

    学员:阿弥陀佛!师父好! 那是不是说中观它阐释的是二时教法的内容,唯识的话有涉及到二时跟三时,是不是这样子?然后中观主要是以破为主,立的比较少,那唯识是不是主要以立为主?

    则金法师:好,请坐!这个问题很重要。中观就是解释《般若经》的,这样一套体系都可以叫中观。中观就是破,但破不立,就是要把凡夫的五蕴破得一干二净的。你认为你看到了五蕴真实的那些法,(其实)你没看到。没看到,那我们讨论什么呢?讨论概念,我们凡夫只是在运用概念,离开了语言概念我们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就傻了,对不对?所以语言概念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工具。然后中观进一步又跟我们讨论我们运用概念的错误,指出我们凡夫是说不出来一句正确的话的。比如说我们说这里有个闹钟,它(中观)就跟你讲你这句话就不对,为什么?首先你没看见闹钟本身,这个大家都承认,辩论双方都认可的。但是我用名言说有个闹钟不行吗?那你说有个闹钟,这句话一说完,这个闹钟已经是在变化了,你说的有个闹钟,那个“闹钟”是不变的,那个概念是固定的,它是有固定含义的,所以说出来的语言概念都是死的,但是它所指的那个事物都是变化的。所以我们凡夫说不出来一句正确的话的,中观都要破到这个程度,把语言都要破掉,就是《般若经》讲的,“但有假名,假名亦空”,所以一法不立。

    中观是二时教法,到了唯识的时候,它就讲“没有的”就是中观里面讲的东西,即凡夫的五蕴都没有。“有的东西”只有圣者见到的心,心识是有的。所以有破有立,但是以破为主。它安立的这个心的目的还是为了让我们凡夫破五蕴的,只不过是它又运用了一个善巧方便——你越理解了有真实有的心识,你就越心甘情愿破你的五蕴的妄,所以它就起到这个作用。所以中观、唯识就是相互配合的一套体系。但是三时教法它是有涵盖了前面的初时、二时的,但前面的初时、二时是没有三时的内容的,所以它有这样一个渐进的关系在里面的。如果你根基够的话,你直接学三时教法,可能会让你更快速地在菩提道上前进的,应该有这个作用的。

    但是为什么讲二时的时候,佛菩萨不讲“有心”、不讲“有”呢?因为那个时候他要破的对象全是那些死死执着五蕴为真实的凡夫、小乘、外道,全是这样的人。那个时候如果给他把阿赖耶识讲出来,给他建立了这样一个意境,他就会抓住这个东西不放了,那五蕴他也空不了了。会造成这种空不了五蕴的麻烦,所以那个时候他就不建立这个阿赖耶识的概念了,哪怕有时候偶尔带过一下,但不会深入讲,都是蜻蜓点水,这样子藏着掖着。

    所以我们只要搞懂了三时教法,你把三时教法的对象、核心道理、代表性经典、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你把它理清楚了,可以说你对佛法的认知、掌握会超过绝大多数佛教徒,这个不是说大话。只要清晰地掌握了这一套体系以后,你修行就会信心十足。你知道怎么走了,你知道会走到什么境界,你会心安理得地去修行的。我一直在强调这个重要性,但是真正发现这个重要性的人还不太多,不过我多说几次可能会好一点吧,那就先这样。

    学员:阿弥陀佛!师父,你好!那个五蕴皆空,“皆空”是果地上的东西,是不是啊?就是说我们不是说空就空得了的,一定要证得才能够去体现这个空,是不是?

    则金法师:好,请坐!五蕴皆空说的是真相。我们凡夫证不到,因为我们还没做足资粮,我们修行的资粮还没累积够,我们还要在梦中继续做梦一段时间,但是我们想要从这个梦中醒过来,首先得知道这是一个梦。你想证五蕴皆空,你第一步要正确理解佛讲的五蕴皆空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五蕴本来是空无所有的。这个前面我也讲了,我说佛讲法以二谛:世俗谛、胜义谛,他不会把五蕴的空,把世俗谛的这个空的名言扭曲为有的,空就是空。所以你理解了五蕴皆空的道理以后,你才有可能真正下手去这个虚妄执着。因为五蕴不是说有一个五蕴但我不执着它就可以了,不是的。五蕴就是执着,执着就是五蕴。我们想把五蕴空掉,证到它空,你要先从瓦解内心的执着的知见下手,先知道五蕴是空的,然后才不断地下手用功、用功,从内心深处微细的念头、起心动念,去化空五蕴的执着。你化到什么程度,你就得多少受用,化到最后,功夫资粮做足了,当下就把那个背后阿赖耶识五蕴有的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成种子,这样一个运行程序、机制,把它给改变了,等于改写了轮回程序了,那就是转为圣者五蕴皆空的清净的知见在起作用了。这个知见起作用的同时,凡夫的五蕴境界就不再呈现出来了,梦境就消失了。梦境消失了,就醒了。

    圣者初地菩萨开始已经证到五蕴皆空了,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所有大乘经典里面都已经讲得很清楚的(但佛教界对五蕴皆空的理解存在很多误会)。那么凡夫呢?初地之前的凡夫呢?有理上知道五蕴皆空的,达到了胜解的,你怎么问都问不倒他,他自己也不会迷糊。还有就是在不断地累积的一个过程了,其他的就是在不断地熏习正法,熏习这个佛的五蕴皆空的正法,看你熏到什么程度了,差别就在这里。那你从来没听过五蕴皆空的,就是十足的凡夫,你就认为五蕴都是真实的有的;当然,你以前熏没熏过不知道,至少这一辈子你如果没熏过你就绝对是十足的凡夫知见,所以差别就在这里。

    我们每一个众生熏了多少种子,那个种子都忠实地保存在自心当中的,不会失掉的,这个绝对放心,你熏多少就保存多少,绝对不会漏掉。因为这个是无漏种子、金刚种子,累积、累积,累积到一定的份量,达到一个质变,你就从梦中醒来,证初地。一直到证初地,那个种子都不会白费的,这一点要有十足的信心。所以你就抓紧一切时间去听闻正法,你听到一句就赚了一笔,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不听,你就是在六道里面打滚,你那个六道轮回的种子不断地熏进去。你不熏正法种子,必然熏六道轮回的无明种子,没有中间地带。所以你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你就知道学佛有多重要,学佛有多幸运,学佛是多么充满光明的事业,那你学佛就变成自觉自发的嘛,还需要人家去督促逼迫?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是不是?所以学唯识有这个好处,可以让我们明白世出世间的事理。本来唯识它不是一个宗派,唯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要明白这一个概念,我们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宗派的内容来学,不是的,它是佛法的基本核心,终极道理。

    那今天我们就先这样吧,回向一下: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第1讲 ——绪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uz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