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看《本草中华》,没曾想我的泪点竟这么低。
这,是一部本草纪录片,围绕各味本草,讲述了它们与人类的结缘之旅以及由此展开的深层羁绊。
发现这部好片子,只是一次偶然。
本着想学纪录片解说词的心打开了本草世界的大门,看了第一集就被震撼了。文案和画面,搭配得恰到好处,每一帧都有含义。最打动我的,是当中的故事:
《相传》里,父亲带着儿子跋涉于青藏高原腹地,他们匍匐在草地上,找寻埋藏在地里的本草——跨越动植物两界的冬虫夏草(也被成为中药里的“软黄金”)。儿子将挖到的第一颗虫草,递给爷爷治病,小小的虫草,牵连着三代人的亲情。
枸杞(又名“却老子”),在中华大地上繁衍数千年的植物,也是一味养生良品。它与黍、稷、麦、稻一同作为农作物,出现在甲骨文的卜文中,常被用来祭祀神灵。
年近七旬的老人做了一辈子杞农,始终坚持人工采摘,从新鲜枸杞到生活中常见的干枸杞,每一道工序都层层把关,精心制作。在他的枸杞园里,有一棵他父亲亲手栽下的枸杞树。一般来说,历经三十多年的枸杞树,基本就不会挂果了,而这株老树,依旧硕果累累,挂满了红色宝石。
常言道,天下武功出少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少林文化之精髓,以“禅、武、医”三位一体。也是看了片子之后,才了解到“少林禅医”的存在。
少林黑膏药(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是少林的独门秘药,僧人为了制药,上山采摘名为“续断”的本草(有续折接骨的功效),在高山领悟熬药真谛。“有怎样的初心,就会有怎样的药。”“药的本意就是让你快乐的。”
此处说一下黑膏药的熬制过程(太不容易了):
药方涉及108味本草,按照先根茎,次种子,再花叶的顺序依次入麻油炸。随后,捞出锅中药渣,用纱布过滤药油,再以武火猛烈浓缩,直至滴水成珠。最后,再下丹。
下丹:油脂与铅的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聚合、脱水、皂化等反应,使油脂增稠至膏状。
练武需要脚踏实地,一招一式地学习,熬药又何尝不是呢?熬药,还需要一心一意。
夏天,是荷花盛开之际。泛舟穿梭在花丛中,取下新鲜的荷叶,等待着它们的,将是浴火后的涅槃重生。荷叶炭,是荷叶的另一种形态,通过煅炭而成,拥有化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煅炭:将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可改变药物的性能,产生新的疗效。
青梅味酸涩,古人自有一套方法,化酸为甜。用盐腌制并晒干的青梅,被称为白梅,可蜜煎糖藏;采摘半黄的青梅,以烟熏之为乌梅。将乌梅配以甘草、山楂、陈皮、冰糖在大锅内熬制,夏日解暑必备的酸梅汤就制成了。
本草,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从未断绝,靠的是先人代代相传的经验与智慧。其实,片子还提到了好多味神奇本草,一度以为它们是小说家想象出来的,没想到是真实存在。例如“九死还魂草”,学名为卷柏;少量金箔,也可入药。
在纪录片中,看到好多对夫妇携手几十年风雨路,大半辈子与本草为伴,真情细水流长;也看到了不少采药人为了本草,翻山越岭攀爬近千米的悬崖,忍受刺骨寒冷深潜海底,穿越人迹罕至的沙漠;与本草相互成就的中医师,化本草为济世良方,以药救人……
古书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事实并非如此,草木之心,草木之情,只有懂他们的人才能体会。
另附节目组的拍摄感想:关山初度,步履不息 | 《本草中华》第二季导演手记
在生活中发现美
沐之所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