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琐记

作者: 弱水1127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18:36 被阅读0次

      故乡是什么?就是以父母存在而存在的。父母不在了,那个故乡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故乡。

      父母远去,我没有故乡。

      许是临近年关,突然变得异常脆弱,眼泪常常不由自主涌出来。

      读《读库》文字,读到故乡,读到过年,读到亲情,掉眼泪,有所思……

      昨天晚上七点多姐姐来给我的窝贴好了对联,说是听说今年一定要腊月二十八贴好才好。外甥女昊昊楼上楼下给我贴好了窗花,这些,都是她们早早给我准备妥当了的。

      赶得时间不错,正好下午拿到了和同事一起团购的草莓,姐姐和昊昊过来,也省了我这懒蛋去她家送草莓过去。草莓是现摘的,三斤,九十元,就一小筐,我竟然以为三斤会很多,生活的小白啊,汗颜!

      草莓小贵,不过确实挺新鲜,挺甜。姐姐吃了不少,这让我很是开心。当初决定买,也是因为同事买过,说挺好的,我就想买些给姐姐。我知道换做姐姐,她会舍得买给我吃但绝对不会舍得给自己。姐姐总是让我心疼。我不喜欢这感觉,我希望她能对自己好一点,奢侈一点。

      今天下午三点多,干儿子给我送他自己写的对联过来,虽然今年的对联已经贴好了,还是很开心。一直看着他长大,从心里觉得亲,娃跟我也挺亲。记得有次另一个朋友的娃叫我“阿姨”,小家伙立马义正辞严告诉人家“这是我的阿姨!”不知再长大一些,小鱼儿还是不是会和现在一样呢。

      今天楼里特别安静,楼道里几乎没有什么声音,邻居大概是都回老家过年去了。我没有家可回。我只有一个窝,只属于我自己的窝。说到这个窝,特别特别感恩!这辈子,首先感恩父母生我养我爱我宠我,感恩姐姐无与伦比的呵护宠溺,感恩遇见对的人。这个窝是他们给我的。

      有时会觉得自己是个寡薄的人,想念父亲母亲,甚至因此掉眼泪,但并不会对无家可归有什么难受的感觉。也许是习惯了,喜欢一个人,没什么不好。

      如若做一个测试,要求给“回”后加一个名词,我相信答案十有八九是“家”。

      没错,“回”是一个定向词,而“家”永远是它的最佳搭档。回家,大概是与“爱”一样永远不失温度的两个汉语词。

      家,对于不同的人意味不同。可能是一所房子,可能是相依为命的人,也可能是某种寄托。

      于我而言,此心安处即是家。我没有了故乡,但我心里有一个“家”。

        人生没有完满,有一点缺憾,也未尝尽是坏处。烟花只有在暗处才可观知其绚烂。同理。

      感谢,所有!

相关文章

  • 年关琐记

    故乡是什么?就是以父母存在而存在的。父母不在了,那个故乡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故乡。 父母远去,我没有故乡...

  • 张志华:年关琐记

    深夜十一点,庭院深处有狗吠声,似叫喊,也似哭诉,断断续续,远远近近。 天空灰蒙,大地黯哑。这个暖冬,小镇和狗显得很...

  • 琐思琐记0117

    琐思琐记0117 本色语文:让语...

  • 照片

    中秋琐记

  • 琐思琐记0116

    琐思琐记0116 柳咏梅老师和她的孩子...

  • 琐思琐记0120

    琐思琐记0120 《语文课程标准》对...

  • 琐思琐记0122

    琐思琐记0122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

  • 琐思琐记0121

    琐思琐记0121 需要我们警惕的是:新课...

  • 腊月琐记

    腊月琐记 原创:薄海岚 一进腊月,时光的脚步总是显得更加急促,有种年关日日威逼的感觉。 到这个年纪,对于年,我不再...

  • 简读17-《纽约琐记》

    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3页,130千字。 琐记,恐怕最适合琐读的方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关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xu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