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要不要教养呢?家庭的第一个功能在生育子女,第二个功能便是养育子女,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虽然从生物性开始,纯粹是父精母血的作用,但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必须提升到超生物性,也就是精神性层面,才能把子女教养成为有用的人,使自己和家庭受到大家的尊敬和欢迎。
子女应该被教养的主要理由有三个。
第一,子女出生到成人,都需要父母的教养。生育容易,教养却十分困难,子女从出生到成人都需要父母的教养,而且必须花费许多心血,耗费许多时间。
有些人认为小孩子固然需要父母的教养,一旦长大成人,父母就不必操心了,一句“长这么大了,还管他做什么”,就轻松地把教养的责任推卸掉了。其实,子女在一生当中,任何阶段都可能遭遇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苦恼,面临一些危机,十分需要父母的教养,不可以置之不理,中国人常说,在父母的心中,子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这一句话如果解释妥当,就应该明白,它有三个含义。
一,只要父母活着,就有责任教养子女。
二,子女长得再大,也需要父母给予阶段性的、不同的教养。因为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些需要父母指点、提示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只有父母最清楚,也最方便说出来,别人不清楚,也不方便说。
三,子女再大也要孝敬父母,尽量按照父母的理想,使自己做得更好。
第二个理由,教养的方法不对,固然不能成才;教养的方法很对,如果稍有疏忽,也会造成问题或不幸。
中国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在子女教养上面也十分灵验,教育的方法正确,子女成才,便是善有善报;教育的方法不正确,子女不成才,岂非恶有恶报?这种因果关系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
善有善报,必须注意我们所说的善,应该十分明确坚持,否则自己认为是善的,未必是善,或者未必尽善,那就没办法希望善有善报了。
父母教养子女,为什么那样困难?就是因为教育的方法非常重要,而方法正确与否实在很不容易判断,父母应该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层次,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才能合理地教养子女。
第三个理由,子女的教养不能完全仰仗他人;子女的教养,就算父母再忙碌,至少应该负起一部分的责任。
贫穷的家庭,哪怕物质条件非常贫乏,子女如果承受父母丰富而长久的爱,照样可以发育成长得很正常。富有的家庭,即使物质条件十分丰足,子女得不到父母的爱,或由保姆来照顾,也可能发育得很不正常。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便是富有家庭的父母,常常忙于自己的交际应酬,而把子女交给他人去照顾,缺乏父母的爱和教养,长大以后,子女把父母的财产败光,名声败坏,甚至弄得家破人亡,当然富不过三代。
现在有些人为了种种原因,生了子女就交给托儿所,幼儿园去抚养,好像不知道父母的责任不但是在生育,还在教养。
父母再忙碌,也应该在教育子女上面尽一份力量,负一份责任。不能找理由逃避,如果父母不能好好教养子女,使得家庭的教养不健全,其他机构的教养也会事半功倍,甚至是徒劳无功。
子女出生到成人也就是长大,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都需要父母的教养。把子女的教养推给老保姆,亲人或者保姆身上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