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3-27 用户“内心边界”,产品“爽——令人上瘾”或

2018-03-27 用户“内心边界”,产品“爽——令人上瘾”或

作者: alucardzhou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11:17 被阅读61次

    Thank:当天感恩的人或事

    和剑心讨论了很多ConstraintLayout方面的东西。发现一个4.4.4特有的问题。

    感谢许多人在网上分享的源代码。

    Connect:连接了哪些知识,或与哪些值得接触的人接触了

    Learn:今天学到的新东西

    罗胖聊用户和产品(456 & 457

    对于用户,“产品”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而是一个当代人独有的(崛起)路径。从第一个陌生人开始,不断接受反馈,自我迭代,完成扩张的过程。

    怎么才算了解一个用户?表面特征分析数据?性别、颜值、角色、财富、人脉等等。但这些特征和他是否对你的产品买账,还远到没啥关系。那和他聊天,打听他的想法和观点,也还远远不够。

    例子🌰:Sony准备推出一款音箱产品,召集了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开会讨论新产品颜色:黑色还是黄色。经过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会议后,为了感谢,每个人可以免费带走一个音箱。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音箱。“嘴里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判断一个陌生人的真正特质——“内心边界”。“内心边界”内,从“存在感”来判断一个人。边界外,从“恐惧”来判断一个人。

    “存在感”。

    动物的“存在感”很简单,只要生存条件满足,它就很愉快了,所以个体差异不大。但是人构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每个人的小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每个人的“存在感”其实也不一样。人的很多“存在感”是需要社会给他反馈才能实现的。

    “存在感”的反面是对自己“内心边界”之外的东西的恐惧。

    人的不同。你既可以把它解释为他“内心边界”内的“存在感”不同,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他“内心边界”外的“恐惧”不同。

    比如,一个人特别爱穿漂亮衣服,既可以解释为她要靠这个刷到“存在感”,也可以解释为她恐惧青春的流逝。

    “内心边界”是我们理解一个人的很有用的辅助线。

    比如,关于人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很多种,喜悦、害羞、恐惧、焦虑等等。但是在“内心边界”这根辅助线看来,了解一个人,其实就看两种情绪就够了。从内部看,“存在感”被满足了,他就喜悦。从外部看,“边界”被侵犯了,他就恐惧

    其实很多种情绪都是“恐惧”。“边界”被侵犯了,感觉自己打不过,这就叫恐惧。“边界”被侵犯了,感觉自己打得过,这就叫愤怒。这中间的不同,其实是对力量对比的评估不同,而不是情绪本身有什么不同。

    一个人想要去做一件新事,但是拿不定主意。你怎么判断他是不是真要做?

    如果他主要描述的是做这件事的收益,那他做的可能性就大,因为他在刷关于这件事的“存在感”,他的“内心边界”可能就要因为这件事扩张了。

    如果他主要描述的是做这件事的成本,也就是各种顾虑和恐惧,那他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很低。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被困在“内心边界”里,他还没有为这个突破做好准备。

    比如看一家企业的文化,你不能看他提倡什么,你要看他敬畏什么。比如看一个人的趣味,你不能看他喜欢什么,要看他不能容忍什么。

    看一个人的成长,你不能看他做了多少事,看了多少书,要看他的“内心边界”是不是发生了移动,他“恐惧”的东西是不是有了变化。

    一个人的真实状态是由“存在感”和“恐惧”构成。一条边界——“内心边界”把它们分开。不同的人“内心边界”不同。一个人的不同成长阶段,边界也不同。

    做一个产品,也是针对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所以产品也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类,满足“存在感”的,和帮你抵御“恐惧”的。

    先说满足“存在感”的产品。要想真正让用户买账的话,愉悦远远不够,他们需要更强烈的——“爽”。“爽”是什么?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才叫“爽”。

    有钱人愉快的时候多,痛快的时候少。为啥?就是因为有钱人的需求太容易被满足,那种绷得很紧的需求太少了。普通人,今天休息,没活干,邀上几个朋友,吃一顿火锅,就爽了。

    在富裕时代,做产品的难点就在这里。用户越来越难找到“痛快”和“爽”的感觉,但是没有这个感觉就不是好产品。

    俄罗斯方块摞了很高,就等一个四格的长条,越等越危险,越等越焦灼,突然,长条下来了,一下子四行消掉了,“爽”。

    拉动你玩游戏的,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

    注意!反例!

    2015年春节,微信和春晚合作,摇一摇有红包,大多数人都拿到了钱。一举让微信支付的用户量过亿。成功。

    2016年春节,阿里“集齐5福,分2亿现金”。支付宝发出了82万多张敬业福。集齐五福的有79万。如果按照2000万人参与来算,集齐五福的人不到4%,那不爽的人就是96%啊!花5个亿,让96%的人不爽,偷鸡不成蚀把米。

    让大家参与不是重点,过程中很嗨也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绷得很紧之后突然被满足,“爽”了,才是一个产品的成功。

    这是产品设计的一个类型,针对用户的满足感。

    还有一个类型,就是跑到用户“内心边界”的外面,专门帮他抵御“恐惧”了。

    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对生存的“恐惧”,对缺乏竞争力的“恐惧”。为什么医疗美容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

    例子:一家很有名的教育公司做的广告:这个世界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朋友圈,一度刷屏。

    一个成功的产品,要么是这种,要么是那种。最好兼备。

    哪种产品更好?不是问哪种产品挣钱多,而是问,那种产品更有发展前景?

    罗胖判断:针对“恐惧”的生意更有发展前景。

    第一类,满足“存在感”制造“爽”的体验的产品,通常是要缩小人的“内心边界”的。换句话说,这种产品通常把一个人的“存在感”给偷换成了一个很小的东西,然后来满足他。

    罗胖坐长途火车,上车就开始玩俄罗斯方块,不停地玩了十个小时。但是一旦出来之后,就知道那没有任何意义。刷微博、刷朋友圈、刷头条,大家都有类似的感受。被一个产品取悦了,沉迷了,但是一旦出来之后,特别虚无。为啥?因为一旦跳出来看,原来它把你的世界缩小了。

    而那种诉诸于用户“恐惧”的产品,他们多少都在起一个作用——试图让用户扩张自己的“内心边界”,是让用户的世界变大。

    比如前面的例子,医疗、教育、美容类的产品,他们都是诉诸于用户“恐惧”的,但是客观的结果都是让用户改变,在原来的世界里有所突破,他的世界就变大了。

    其实每个人都在感受这两种产品模式的冲突和拉扯。就拿一个中学生来说,有两种商业模式都在争夺他们的钱袋子。一种是让他们爽的,游戏、网络文学、各种娱乐、消费品,还有一种是让他们免于失败的恐惧的,书籍、上学、各种课外补习班。

    罗胖觉得教育更好,我不这么看。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3-27 用户“内心边界”,产品“爽——令人上瘾”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rl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