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王君作文课堂教学:天生我材会写作》,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进度】第1-31页
【用时】50分钟
这本书不同于以往我读过的教学理论,但给我的启发与感触却是切切实实的,也让我借此机会去回顾作文教学中的得与失。
序言里作者的写作思想触动了我:不要去“教写作”,而要去唤醒写作的激情。只有少部分可教,大部分无法教。不教写作,但要“促进”写作。要经由写作,让孩子们爱上他们自己。写作的历练,本质上就是生命的历练。我们不仅追求真诚,而且渐渐具备诊断“真诚”和培育“真诚”的能力。我们要直面心灵之墙上不那么容易察觉的污点,自我否定、自我保洁、自我修复。
这三节课的要点是:
一、打假,调动真情实感
在发现了学生的作文中有太多不真诚的东西后,作者严禁学生用“模板式”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写作要争取高分,但不能为了迎合高分而断送了自己写作的“真诚”。如果教师长期为应试而教作文,自己的审美判断是可能被渐渐异化的。要引导学生在构思上、叙事上、抒情上都尝试褪掉浮华的东西,回归真实情景,调动真实情感,表达实实在在的感动。
二、引导学生走近“滚滚红尘”——走进生活
要引导学生看见什么就写什么。可以发挥想象力,但是想象要符合人物实际情况,不要去拔高人物的精神境界。作家最好的态度就是没有态度。学生的真情比才情更重要,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天生就具有某种写作天赋。只要他们不失本心,一旦他们学会了真实地观察和真诚地表达,好文字就会诞生。
三、在国旗下讲话要讲“人话”
针对自己的学生在国旗下的发言稿存在的说大话、说旧话、说空话、说假话的问题,王君老师引导学生要有听众意识、场景意识、作者意识、生命意识、创新意识。生活永远是我们的材料库,生命永远是我们关注的内容,也是要表达的永恒主题。
四、考试时写新的作文
作者的这一写作思想让我想起了中考考前一段时间我上过的引导学生学会“一材多用”的作文课。虽然我这样做了,但是我在心理上是并不认同这种做法的。当然学生能力有限,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教师在平常要做的就是写作的兴趣激发、写作的情怀培养、写作的意志训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对各种生活细节和生命现象怦然心动的能力。写作如果没有奔腾不止的情感河流,没有多愁善感的温柔情怀,那就永远不过是在写作文,而不是在写作。所以,好作文不是“作”出来的,而是从心底流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