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诗人李铣《登泰》诗云:“一生的高度/或许来自内心”。时读稻盛和夫《活法》,颇可印证。
稻盛和夫是日本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创始人,80多岁不拿一分钱管理行将破产的日航,当年即大大盈利,是个传奇人物。稻盛和夫做企业做事做人的思维,多来于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读其著作,很受教益。
“不如愿的人生其实也正是他心念而来的人生。”
“内心的愿望和渴望就原样地形成了现实中的人生。”
稻盛先生读中学的时候,叔父患了结核病,他非常害怕传染,总是捏着子跑过叔父睡觉的房前。而稻盛先生的父亲和哥哥则坦然处之,并积极努力履行看护之责。结果,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没事,远远躲着患者的人却真被传染上了。少年的先生体会到“心相即现实”的道理真实不虚。由此,努力转变心相,凡事往好处想。
大学毕业进入京都的电瓷制造工厂。公司破烂不堪,欠薪,内讧,同期入职的同事先后都辞职了,只剩稻盛和夫孤军奋战。在犹疑彷徨之后,留下来的他反而坚定要做下去的信念,吃住在实验室,努力参与研究,终于,“通过独特方法,首次在日本成功合成、开发了应用于电视机晶体管里电子枪上的精密陶瓷材料。”更重要的是,他在工作中体会到了乐趣,感知到人生的意义。随后他创立京瓷公司。
“人生是由自己创造的,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内心。”
京瓷公司在第一次接到IBM公司采购订单时,感觉IBM的要求苛刻得几乎令人难以相信,公司连高精度的测量仪都没有,更别说怎么生产合乎IBM要求的产品了。但是小公司京瓷不能放弃千载难逢的成长机遇,经过地狱般的研发、试制后,他们终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稻盛和夫认为,只要“毫不退缩,一心一意”,就能唤起人身上本来就蕴藏的巨大潜能。
“‘将来进行时’考虑是很重要的。”
现在无能为力,那也只是现在,将来肯定有办法。鼓起勇气大声说“我能行”。稻盛先生敢于接看似不可能的订单,将“心力”发挥到极致,带领小公司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能完成的项目。
“无论眼界多高,也必须脚踏实地。无论梦想和愿望是多么高远,现实中的每一天都要竭尽全力踏实重复简单的工作。”
这是实现“心”的能量的根本途径。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天,今天认真度过,明天自然到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持续不断地向梦想进发。稻盛先生“已经养成了一种经常扪心自问的习惯:‘这样行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即使对待一件琐事也有很多发挥创意精神的余地。”
“解决问题的答案总是在现场。”
在现场参与,亲手去做,把想法落到实处,不怕麻烦,不怕折腾,反复锤炼,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直到头脑中的产品成为现实中的产品。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巨人”。
在第一章结尾,稻盛和夫总结到:“我想强调一点——梦想和愿望就是人生的跳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内心的高度,决定生命的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