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书的时候,突然看到写在笔记旁边的《夹边沟记事》,让我想到了那个年代饥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借此机会来谈一下中国文学史中的饥饿的书写。之前和爷爷、外公谈天的时候经常听他们说到灾荒年代,小时候不懂事浪费粮食的时候,爷爷总是会说:吃得食大了,没有饿着你呢?长大后,看了刘震云的《温故1942》才知道了中国人的饥饿。
先来谈谈《温故1942》,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1942》,在这部作品中,完完全全是对饥饿的表现,所有的人都始终处在饥饿的状态,在最基本的食的需求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人一下子就变成了动物。小说中,地主家的儿媳在逃荒的路上怀着身孕,好不容易支撑到生下了孩子,婆婆却在她生孩子死后,解开她的褒衣,说让孩子趁着他娘体温还未散去的时候,吸两口奶,地主一把夺过孩子,说他娘五天没吃喝了,那里还有奶啊。
读到这里,不禁让我后背发凉,在五天没有吃东西的状态下,还要拼死生下孩子,这里在母爱的背后,或许也藏着母亲想要就此解脱的想法吧。但是饥饿能泯灭的只是一部分人性,但有一部分人,即使饥饿,也依然将亲情,信任放在心里。除了这一细节,还有一幕就是地主家的小姐为了一口粮食卖身,当晚去伺候老爷时,端了一盆洗脚水,却怎么也蹲不下去,只能含泪看着老爷,结果老爷问怎么了,她回答道:吃得太饱了,撑着胃,蹲不下去。其实这个场景是很有深意的,它不单单表现了一位读过书,有学识的地主家的小姐在饥饿年代,为了饱,出卖自己,揭示了饥饿使人丧失尊严,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为什么有的地方灾荒成疾,有的地方却是歌舞升平,有钱人,有权人还要来逛窑子,更是反映了当时政府的不作为,国民政府当时在干什么啊,弃灾民于不顾,各地官员想着法子为自己谋利。
再来谈谈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这部小说中的饥饿不再是身体上的饥饿,而是人性的饥饿,对于情欲的极度渴望,郭素娥,一个一直处于压抑状态下的女性,她内心无比的渴望着一个男人带她走,她是勇敢的,不惧人言的,结果她得到的却是惨死的结局。
莫言的小说中也出现过对饥饿的描写,这次描写同之前一样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次是煤孩的出现,他吃煤,从南到北,全然可以消化掉,之后吃铁,钢铁也被其消化掉了,在《蛙》中也有吃煤的描写,这不是想象,这是莫言亲身所经历的。《酒国》中也有吃人的描写,将精挑细选的男婴用极其独特的厨艺做出来供领导享用,然而我已分不清真假,只是希望不是真的。最后再来说说鲁迅先生笔下的饥饿吧,这是出现在他的《狂人日记》中的,人吃人,虽然是鲁迅先生对于黑暗社会的狠批: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但是不得不说,其实大家都明白,人吃人是真实发生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