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苦恼,不管是面对初次见面的相亲对象,还是新来公司的同事,甚至是聚会上素未谋面的小伙伴。。。有结交攀谈之心,却不知该从何说起,结果人去楼空,又悔不当初。总是想着聊点什么好呢?问他(她)姓名?夸其帅气(漂亮)?这样会不会太俗气啊。许久苦思,不得要领。
主动和陌生人对话,往往凭着一股子激情和冲劲儿,像这样胡思乱想,只能是越想越怂,消磨了激情和冲劲儿,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悔的撞墙也没用。
和陌生人对话,首先你得有“不要怂,就是干”的心理素质,其次你需要一定量的话题存储,不能冷场,打有准备的仗,这样才能将对话进行下去。
怎样才能走出此种困境呢?《如何有效提问》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两种习惯和两种技巧,教你如何通过提问这一积极行为来加强沟通能力,让对话不再困难。
养成两种习惯
一、随时保持“提问”意识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脱口而出,也就是常说的“说话不过脑子”,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不过脑子的话得罪过人,这里的的“提问”意识是指先思考后提问的意识,对一切都能发问的意识,做到如此,方可掌控全局,有条不紊的进行沟通。这样的能力需要做功课,甚至带有些许强迫性,需知能力的获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举个例子,当我拿到《如何有效提问》这本书的时候,我写下了十个问题:
①这本书的主要受众是哪些?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人?
②书中提到的方法当场景变换时会不会受影响?
③书中提问的方法会有多少种?
④我能想到的关于沟通方面的提问方式有哪些?
⑤提出的问题有哪些分类?
⑥有效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⑦既然有有效提问,那么这本书是否会设计有效回答?
⑧书中的提问技巧对熟悉和陌生人的使用有何差别?
⑨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⑩如何将书中的技巧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以上是我写出的十个问题,或许深度和逻辑性还不够,但作为初学者贵在行动,可以杂乱无章,但必须付诸实践。
问题的提出可以从常用的“3W1H”的方面来思考,也可以通过联系相关事物,达到触类旁通发散思维的效果,比如第⑦个问题,从“提问”联想到“回答”。
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并且熟能生巧。
二、建立“具体且本质”的提问意识的习惯
什么是有效的问题?答:具体且本质的问题
具体是指人、事、物等具体的对象
本质是指与需求相关的,符合现在语境的,有一定实际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提本质且具体的问题呢?当然是为了让对话更好的进行下去,就比如你正在吃饭,突然有个人走过来问你:“你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你八成想的是:“我活着就是为了远离你这样的傻逼。”或许熟悉之后能谈到这个话题,但此时此景真不合适,既不具体又不本质,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同抓起一把烂泥扔进了水缸,整个都浑浊了。
与陌生人聊天有多难?接来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此坐标轴技巧化,只看一次并不会有明显效果,而一旦养成经常检查自己的问题在坐标轴哪个象限这种习惯后,再提出问题时坐标轴就会浮现在脑海中,从而可以立刻发挥“我现在提问的水平在右下方,应该提出更具体的事情才对”的修正功能。只要经常将这个坐标轴放在心上,提问的水平也会随之进步。
培养两种技巧
一.附和的技巧
附和的技巧又分为
①点头:调和自己和对方的呼吸来试着点头和回应点头。例如:对方的话在一个段落结束时,当他呼气的一刻做出点头动作,就比较容易养成点头的习惯。
②重复对方的语句:重复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而语调不上扬,并且适当的时候可以顺势提问。
例:“我们开展这个项目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a.“嗯,三个月”(单纯重复)
b.“三个月,看来废了不少心血”(重复的同时发表肯定或赞扬的看法)
c.“三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肯定发生了不少有意义的事,可以说一下吗?”(重复的同时,顺势提问,扩展话题)
③换句话说:整理对方的语言,抓住重点,用自己的语言换成新的说法,则代表自己充分理解了内容,已将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例:“你看,是不是这个意思呢,。。。(自己的语言)”
④引用:将对方在更早之前说的话重新穿插在目前的谈话中
例:“您开始的时候说过。。。”,
“。。。(对方之前说的话)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⑤找出对方和自己的共通点:这里存在一定的试探性,需要产生具体的问题。
例:“你平常有什么爱好呢?比如说打篮球,游泳。”
⑥理解对方的努力和专业:找到当事者最花力气的部分并加以认同,比如对方的专业,爱好和擅长的技艺。这里适用于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使用。
例:a.“您在这个行业取得这么高的成就,肯定经历了很多值得纪念的事情,哪一件事情对您的成功最有 影响呢?”
b.“象棋下这么好啊,当初跟谁学的啊?”
二、转移话题的技巧
附和对方并转移话题的技巧:附和的技巧大多都可用于话题转换,通过提问向不同的方向发散出去,甚至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例:对方象棋下的好
a.“象棋下的这么好,当初跟谁学的啊?”
b.“象棋下的这么好,教教我呗?”
c.“为什么当初会想到学象棋?”
d.“我这里有一副残局,考考你?”
f.“你象棋下的怎么好,有什么诀窍吗?”
通过附和这一方法来转移话题基本上就够用了。
基础工程的框架已搭好,接下来看看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设计对话,打造自己的“沟通程式”。
背景:公司新来一名同事王枫,程往作为项目组长,认识并带新人熟悉业务是他的工作之一。这里为程往设计一段对话,打好以后沟通的基础。(王枫─W,程往─C)
C:你好,新来的同事吧,我叫程往,大家都叫我程哥。你怎么称呼?(简单自我介绍,并询问对方姓名)
W:我叫王枫,隔壁老王的王,枫叶的枫。
C:王枫,好名字啊。谐音王者风范,简单又大气,以后看来是要干一番大事啊。对了,王枫,你是哪里人啊?(赞扬对方的名字,顺势提问,避免冷场。)
W:我湖北武汉的
C:武汉,湖北的省会城市啊。那是个好地方,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而且还是历史名城,我没记错的话辛亥革命就是从武昌起义开始的吧?(重复关键词,赞美家乡,顺势提问)
W:是啊,武昌那边有个首义广场,还有辛亥革命纪念馆,不过我家住在江汉区,离得比较远,所以就去过两次。
C: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看。话说回来,提到武汉我就想到了武大,当年我高考第一志愿就是填的武大,后来可惜了。对了,你是在本地念的大学吗?(重复关键词,重复之前的关键词“武汉”,提问)
W:是啊,武理工。
C:武理工我听过的,在全国都有一定名气的,211名校啊。学的什么专业啊?(重复关键词,赞美学校,提问专业)
W:电气工程专业
C:电气工程,那跟我们公司还挺对口,市场上那么多公司,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我们呢?(重复关键词,提出问题)
W:来之前我也查了不少资料,也面试过几家公司,为什么选咱们公司呢?一来是咱们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在行业内都是属于前列的,二来是咱们公司的培训体系是我面试的几家公司里最完善的,我作为一个新人应该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C:小伙子眼光不错嘛,以后就跟着程哥,哥带你飞。(基本到这里就结束了)
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次用到了重复语句和引用的附和技巧,并顺势提问,每次的提问都可以引出一个新的话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重点,通过关键词,关键句子去提出问题,扩展话题。
对话过程中保持问题不断,那么话题就不会断。这里的程往就是担心王枫是一名职场新人不会问问题,所以一直把提问权掌控在自己手里。这里是上级和下级的对话,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不过最好的沟通是双方都有问有答,就能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双方都能有所获益。
再说说这里程往用到的模式是“问─答─赞─问”的模式,先提出问题,对方回答,赞美对方的关键词,再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模式,也很简单学习,重点在于赞美要具体,提问要提“具体且本质”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踩雷区,就是不要问太过于私人化的问题,除非对方愿意自己透露,比如这里王枫主动说出自己是武理大的,但若王枫没有主动说出,我们就不要继续追问你是哪所大学的?因为可能并不是什么有名气的学校,继续问就很尴尬了。也别一上来就问人多大年龄,有没有女朋友,男朋友什么的,这需等到比较熟络之后才涉及比较好。
接下来我们再做个练习,这里用到的模式是“请教”模式,让对方牛逼。
背景:王枫到公司第一天,打算采取主动认识下自己的顶头上司─项目组组长程往,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W:程组长你好,我是公司新来的同事,我叫王枫,王是隔壁老王的王,枫是枫叶的枫。(自我介绍作为开场,对上级不适合第一句话就发问)
C:你好,王枫。也别叫我程组长了,大家都叫我程哥,这样不生分。
W:好勒,程哥。那您以后可以叫我小王,这样不生分。对了,程哥,我以后就跟你了,这刚到公司什么都还不知道,您看我现在需要做些什么?(重复语句,请教式提问)
C:别着急,等会儿人事会给你安排培训计划的,稍后我再带你认识一下我们组的其他同事。
W:好的,麻烦程哥了。您刚说到培训计划,这培训都有些什么内容啊?我想大概了解下,也好有个准备。(抓住关键一点,请教提问)
C:放心,不会很难的,这培训内容一般都分这么几个板块。。。(此处省略许多字)大概就是上面这些内容了,以后有不懂的还可以问我。
W:培训完一般都有考核,我们怎么考核的呢?(抓住一点,继续请教)
C:这个不需要太担心,考核的都是些很基础的内容,认真参加完培训,一般都可以过的。
W: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之前我还一直在担心这个呢。也不知道程哥您当时是什么心情?(仍然是请教,涉及到个人经历)
C:那都好多年,都快忘了,跟你差不多,也是很紧张啊。
W:程哥在公司工作了这么多年,肯定有不少难忘的经历,有没有对我这样的新人具有指导意义的经历可以分享一下的?(理解对方的经历,尊重对方的专业)
C:好,今天正好有时间,我给你讲一下我来公司头一年发生的一件事。。。(省略多字)
这段对话中,王枫一直以低姿态向程往请教,既得到自己自己想要的信息,又满足了程作为领导的小虚荣,还增进了彼此的关系。下级对上级就不适合询问对方一些私人的信息,尽量就公事谈论,聚焦在上级的经验方面,这是礼貌,也是尊重。
“请教”提问的方式是让对方多说,让对方牛逼,这样方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但也应注意不要涉及过多私人问题,比如上级无意中提到了房子,可别就问出“您有几套房子?”这样的啥问题,可以聊到房价但不要去问私人问题,除非是对方主动说的。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把控对话,不要让好好的对话变成了刻意的奉承,领导也不会喜欢,只会留下马屁精的印象,要做就要做到不着痕迹的赞美,这才是上策。
大家可以看一下,上述两段对话都是通过提问来进行延伸扩展的。只要能提出问题,提出“具体且本质”的问题,就能将对话持续进行下去,而且永远不会冷场,不会缺少话题。
当然这些对于那些人际关系高手来说可能会不屑一顾,毕竟都是比较基础的方法,不过对于像我这样不善表达的菜鸟来说应该会有点启发,只要有一点感触,就算我没白写这么多字。
最后,大家可以看看《如何有效提问》这本书,也许会有不同的感悟。练好基本功:养成两种习惯,多练习这两种技巧。相信很快就有很大的进步。找不到对象怎么办?找找公司的新同事,其他部门不熟的同事,没怎么交谈过的邻居,胆子大的还可以去搭讪,实在不行就网上加个好友。。。人到处都是,方法总比困难多,你需要做的是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