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观察到一个 现象。
开了几个头的话题 ,总是写到 多一半的时候结不了尾。琢磨了一下可能是修心有效的结果🤷♀️。
对事情渐渐没有充满棱角对立的opinion,偶尔看到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会有给舆论的另一边加码的冲动,然而这个冲动会很快被心境的平和频率所调整。低头抬眼,发现一些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那么如何安置,需要深入思考的逻辑和心智呢?
很多人到现在还认为,深入思考是就着一个热点话题、一个关乎生命进程的选择、一段关系所作出的罗列利弊,或者理性分析。
其实也不无道理。原来我也这样认为。
可是人到中年忽然感慨,这样依仗头脑掌舵,置感受于一个角落,真的能活的舒展淋漓么?
任何事情,我是说任何事情,被加上理性的视角,都会显得那么清楚明了,不值得一提。
************
曾和一个故人谈论起彼此之前和别人的感情,他说,为什么分开呢,是又冷静作祟了?
所以貌似我也是会用很冷静的深入思考,来对待感情上的抉择。
放下婚姻不谈,在谈感情的时候加以理性分析,果断止损,想想其实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有这种能力的人,在世俗框架中,比较容易少走弯路,早日过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所谓成功的生活。
而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在我看来,大多比较幸福。
其实对待学业、事业人际关系也是一样。然而在学业事业上是否可以理性专注,好像不能和幸福的程度形成绝对正向相关的关系。
然而事实是,小欢喜小确幸,都是幸福。
幸福的度量单位从来都不应该是身外之物;如果真要衡量的话,个体和幸福有关的因素,应该是:心轮能够打开的程度、和他人共情又不自损的能力、对各类人生选择和社会事件的包容度和理解力、以及对自己生命、情绪、心境和心智的掌控力,如此等等。
************
都说早明白早起步,对于那多数需要为生活奔波、在firm里生存又不丧失自我本性的人来说。这所谓的明白,不过是世俗意义上的生存法则。
而已。
如果真以为这就是所谓深入思考的真谛、所谓大彻大悟的本源,那只能说,你的那个顿悟的时刻,还未到来。
真正的智慧和灵感,是不期而至的。冥思苦想不来。
所以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就,意义在于早日换取自由。拥有了自由,才能够开始心安地让思想游离,让心绪飘流。等待智慧和灵感的到来。
这种心安的放肆,多珍贵。
************
周初清晨梦到初恋男友,感到莫名其妙。抱拥这个感觉了几天,故意不去仔细琢磨。
今早忽然明白,所谓想念,不过是自己的思绪,因为种种原因,暂时穿越、重新体会了一遍彼时的心境而已。和现状、选择和未来一点关系都没有。
多么的冷静且无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