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产品往往会滋生出很多系列,就好似各种媒体的蹭热点。也可以这么说,凡是有需求的东西都有可能出现多层次多状态的类似物,如今天说的理中丸系列。
来自于《伤寒论》经典方的“理中丸”,据其名,理即调理,中即中焦,理中丸即调理中焦的丸剂。调理中焦什么呢?中焦的脾胃虚寒证。
不管是哪个同类,如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参桂理中丸还是丁蔻理中丸?一个原则,根据其成分或剂量来判定其侧重。
如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了个附子,附子大热,归心、脾、肾,故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温心阳与温肾阳,温阳的范围大了,强度也大了。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证,现在附子理中丸多用于脾肾阳虚。
党参理中丸中白术换成了土白术,干姜换成了炮姜,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其止泻的作用加强了。
桂附理中丸是在附子理中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肉桂,并把干姜换成了炮姜。也就是说在附子理中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引火归元的肉桂,不仅增加了引火归元,还加强了温肾阳的效果,把干姜换炮姜增加了止泻效果。
参桂理中丸,其实就是人参方的桂附理中丸,但其炮姜又换回了干姜,故比起桂附理中丸,补气力强了点 ,止泻力即收敛力弱了点。
丁蔻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增加了丁香与豆蔻,也增加了健胃消食、降逆止呕的功效。
这些都是理中丸系列,故仅仅是脾胃虚寒参考理中丸,如脾胃虚寒又有食积的,可丁蔻理中丸,如果是脾肾阳虚,参考附子理中丸,如果肾阳虚特别厉害,还有点心火旺,就可桂附理中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