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度“胆小”或“胆大”,都与父母有关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6077/02861fe26131ca0f.jpg)
场景:孩子一见到生人,就会躺在大人身后;在幼儿园也不敢和别的小朋友玩,老说别的小朋友抢他东西,却不敢抢回来,遇到啥都找妈妈,妈妈不解其因,只好求助?
孩子背后有一个非常谨慎的妈妈,谨慎得几乎有点儿神经质。自孩子出生后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养不好孩子,怕孩子磕着碰着,怕孩子被玩具零件卡住……强烈的焦虑和行为让她对孩子产生出指责控制,担心式诅咒。
这位妈妈为什么如此焦虑?背后又是她自己小时候的事引发。小时不知怎么把一枚硬币吞下去,父母紧张和害怕的表情,父母因此的争吵,指责对方没把孩子照顾好,就内化到她心里。
*妈妈把自己的心理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她面对孩子时表现出来的情绪,实际是自己的内在情绪的外露。她对孩子的限制实际上就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限制的翻版。换句话说,她的孩子的胆小甚至是懦弱是她焦虑不断强化的后果。
*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真的是我们自己内心使然,是我们内心“想”而不是孩子“需要”。也许,我们可以多尝试停下来问自己“这是真的吗?真是我想的那个样子吗?”
有胆小的孩子,就有胆大的孩子。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碰,完全不懂得保护自己,缺乏向我保护的能力。
不强化,任何一个“胆小”的孩子,其实也有自己擅长、勇于面对的东西;任何一个“胆大”的孩子,也有自己害怕的东西。
我们大人不盲目去戴“帽子”,给孩子更多自由自主的空间,相信他,通过他自己的探索再去引导“大胆”或者“小心”更有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