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涵光,字甲孟,号凫盟,永年(今河北省)人。河朔诗派领袖人物,与殷岳、张盖合称畿南三才子。有《聪山集》等。
山乡春雪春雪歌
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
南园老梅冻不开,饥鸟啄落青苔上。
破屋寒多午未餐,拥衾对雪空长叹。
去岁雨频禾烂死,冰消委巷生波澜。
吴楚井乾江底坼,北方翻作龙蛇宅。
豪客椎牛昼杀人,弯弓笑入长安陌。
长安画阁压氍毹,猎罢高悬金仆姑。
歌声入夜华灯暖,不信人间有饿夫。
【注】林莽:草木深邃平远之处。衾:被子。雨频:下雨的次数多。委巷:曲折的小巷。吴楚:吴,今江苏省及浙江、安徽省一部分地区,古代属于吴国。楚,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古代属于楚国。吴楚,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坼:裂开。这句是说:吴楚一带地方,因为天旱,井水干涸,连河底也裂开了。椎牛:杀牛。弯弓:引弓。
长安陌:京城的街。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汉唐曾建都于长安,后来也作为京城的代称。画阁:华丽的楼阁。压:这里是铺满的意思。 氍毹:毛织的地毯,供歌舞之用。金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这句说:打猎归来之后把弓箭高挂起来。华灯:华美的宫灯。这句说:在点燃着华灯的暖屋里,富人们寻欢作乐,入夜还传出一阵阵歌声。
山居图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荒的悲惨图景,概括力很强。诗中运用鲜明对比的手法,先写连续不断的水、旱灾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再写豪富人家放荡豪奢的生活,把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揭露无遗,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魏禧画像魏禧,字权子、冰权,号裕斋。宁都(今江西省)人。明亡后隐居翠微峰,与兄际瑞、弟礼,都以文章著称,时人号“宁都三魏”。清康熙中举博学鸿词,称病不赴。有《魏叔子集》传世。
扬帆启航早发华阳镇
七月五日阻北风,江头白浪高于篷。
中秋夜泊华阳镇,琵琶琥珀声纵纵。
月高鸡啼天不曙,官船吹金起击鼓。
不闻江上人语声,惟闻满江动樯橹。
北风渐渐江水平,高帆——出前汀。
估人利涉争及时,何能熟寝到天明?
披衣出舱我看月,波黑天低光明灭。
梦中每爱放江船,月落空江鸣鹈鴂。
【注】 华阳镇:在今安徽省望江县东南十五里长江边。篷:船篷。夜泊:夜间停船靠岸。 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性脆,可作装饰品。 纵纵:佩玉行动时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琵琶清脆的声音。天不曙:天还没亮。吹金:指吹奏喇叭之类金属制的乐器。
樯:船上的桅杆。 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器具,比桨大。这句意思说:风和浪都渐渐平息下来了。汀:水边平地,小洲。估人:商人。 利涉:便于跋涉。这句意思说:商人们争取及早动身,是为了便于长途跋涉。鹈鴂:杜鹃鸟。鸣声凄婉,好像在叫“不如归去”。这句借听见杜鹃的鸣叫声以抒发羁旅之愁。
舟行图这首诗写江头阻风,夜泊华阳镇,以及次日凌晨乘舟出发时所见的种种景象。入夜,江面上传来琵琶消脆优雅的乐声;天还未亮,官船就吹金击故,张帆开船,及时而动。客途行舟,历历如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