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陆游,是小学课本中那首满怀爱国情感的《示儿》,临终前心心念念关心的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份爱国之情的确是撑得起周总理对他的赞誉“宋诗陆游第一,他是一个有骨气的诗人”。再识他是初中课本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同样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深入了解他是学习专业课以后,知道了他不仅是南宋的爱国诗人,更是文学家,史学家,也进而了解到了他与唐婉那一段凄美却又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那个时候对拆散一对有情人的婆婆是万分憎恶,时过境迁,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才发现,这一路走来,两个当事人也是应该负起责任的吧。
唐婉是陆游舅舅的女儿,文静灵秀,才华横溢,在琴棋书画上都有非凡的造诣。虽然与陆游是父母之命,但是婚后却也郎才女貌,意趣相投生生将婚姻谈出了恋爱的味道。唐婉是个文艺女青年,在她身上有林黛玉的缩影,所以她断然不会向薛宝钗那样规劝自己的丈夫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而把陆家振兴的希望寄托在旅游身上的父母,又怎能容忍一个结婚三年,还没有子嗣却又不能跟公婆站在一个战线上的儿媳继续留在陆家呢?所以“婚后无子,八字不合”八个大字就成了唐婉被休的理由。按理说到这个时候,陆游也好,唐婉也好,都应该反思自己的不足,陆母虽强势,但是陆游何尝不软弱无能?唐婉何尝不脱离实际?可惜他们没有,慌乱迷茫之中,他们竟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假装和离,却避居山阴,结果更是可想而知。试问,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怎么舍得自己的爱人处在那样一个灰色地带,而后又任人凌辱。我想,那个时候,唐婉应该是绝望的吧。
不过还好,她遇到了赵士程,一个同样雅好诗文的皇族宗亲,赵士程给予了唐婉足够的爱和尊重,但是那又怎样?当唐婉得知陆游题写在沈园墙上的《钗头凤》以后,特意去了一趟沈园又和了一首《钗头凤》,离别十年的所有过往与萧索,都在两阙词中。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从两阙词中,我们不难看出,陆游更多的是写自己的感受,相思也好,苦恼也罢,却远远没有唐婉的读起来更让人心碎。“世情薄,人情恶”一句话就把唐婉被休以后所经历的苦痛描写的淋漓尽致,也许这也是唐婉短暂一生的重要原因吧。不久之后,唐婉离世。唐婉的离世留给陆游的是更深刻的思念与刻骨的回忆。他先后在自己68岁、75岁、80岁、84岁的时候四访沈园,写下了许多怀念唐婉的诗歌,这些诗歌也是陆游爱情诗中的佳作,被后人称作“绝等伤心之诗”。
世人皆言陆游痴情,我却颇有异议。痴情是痴情,但是没有肩负起责任的痴情,对唐婉来说,就是一种伤害。在一起时,不能兼顾婆媳关系,分开了又用一首词打破了唐婉内心的宁静。如果说当时另娶王氏是迫于父母之命,但是6子2女这样众多的后代,也让我无法认同他心里仍有唐婉,爱一个人怎么还能与别人繁衍一个又一个的后代?当然也许是我没有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考虑,但是赵士程却在唐婉去世以后再也未娶,这种对比,不能说明什么吗?
也许他怀念的只是曾经失去的,失去了,更显美好,失去了才知珍贵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