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非器质性病变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手抖、头抖、腿抖、声音颤抖、心房颤抖”等。此类疾病多数症状通过医学器材无法检测出病因甚至无任何反应。所以“特发性震颤”也属于被忽视的疾病之一。
特发性震颤发病主要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症状出现或是加重。例如“紧张激动、疲劳饥饿、生气愤怒、拿东西、写字、专注”等情况下都会表现出来,有人认为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小毛病”并不太影响生活。所以大多数患者病情持续时间较长:3年、5年、10年甚至是20年都很常见。
其中引起特发性震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遗传家族史,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在多个特发性震颤家族未发现跨代现象,性别分布平衡,一般认为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65~70岁前完全外显,也有报道不完全外显和散发病例,散发者和有遗传者临床特征完全一致,通常认为是同一疾病,但目前尚未确定相关基因异常。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的双峰特征提示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异常基因。家族性震颤发病年龄比散发病例早,提示早发的特发性震颤更强烈地受遗传易感性的影响,遗传易感性能明显影响临床亚型特征。
中医学早在内经时期就对“震颤”有详细的论述,《内经》称本病为“振掉”,指出了特发性震颤的病变原因与“髓”、"肝”有关,为后世阐述本病奠定了基础。
经过后代总结与研究认为本病多与“脑髓、肝、肾、脾”等脏腑受损有关,从临床上看特发性震颤患者往往是“虚实夹杂”,多是“下虚上实”。虚为肝肾虚,实为痰、火实。
特发性震颤更应该多注意自身的情绪控制,尽量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例如“发脾气”是诱发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也应当控制饮食方面,尽量避免饮酒。同时加强自身的体能锻炼,规律性运动可使疾病得到有效缓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