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丈夫突然问我:你最近为什么不学习了?
我立马被情绪支配着回答他:你不学习凭什么要我学习?
但私下我是实实在在地拷问过自己,最近为什么不学习了?
以前上班坐公交搭地铁,都会拿着kindle读;下班后的休闲时间也是基本看文学类放松;周末更是喜欢去咖啡厅享受写文字输出的时光…姑且勿论这到底属不属于“学习”,但这肯定是在充电。
但现在的我,基本就是顾着小孩,和,片刻的吃喝玩乐,没有充电。
我拷问自己,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模样?我还是那个上进的我吗?
直到听了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其中有一篇叫"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后,恍然大悟。
人的本性是什么?
试想如果我们没有生存压力,没有约束,没有追求,没有期盼,那肯定过得跟行尸走肉一般。
因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得过且过的、情绪化的…
但我们被教育过,也被教育着,教育要求我们遵守纪律、勤奋上进、自律自控…教育就是反人性的。
我们也一直被教育去做好不同的角色:拿好成绩的学生、兢兢业业的职员、创造利润的创业者、无私奉献的父母亲……
无论做得好与不好,归根到底这仅仅是一个角色,一个壳,卸下这个壳,没有角色的压力,没有角色的教育,那么很自然地,我们就回归到人的本性。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有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走进社会后反而不求上进无所事事;忙碌一天后下班的父亲只想躲在车里不上楼面对妻子孩子;在台上挥洒自如演讲着真知灼见的男神下台后变为略显笨拙的男生……
因为他们卸下主要角色的束缚后,不再主动进入新的角色,就任由本性支配了,回归到自己的本性了。
这没有对错,我们没有必要继续完成角色,也没有必要立刻进入新的角色。
好像扯远了。
回归到我最近为什么不学习了?
因为当了一天母亲的角色,调动了自己最多、最大的资源去完成,已经身心俱疲了,难得有休息的时间,褪下这个壳,也就只想放空刷刷无关紧要的内容,暂时不想进入“奋发者”的角色。
对了,梁宁老师提到:
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
真知灼见。
至于这个合理的、到位的压力要如何施加,我得去学习参透,希望不久后能弄明白,先自己实践一番。
-end-
p.s. 这篇怎么看都像是给自己不学习的借口……
封面来源:Photo by Amine M'Siouri on Pexel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