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承认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向来不是易事,尤其是自己在某个领域里一直学呀学,在旁人眼里总归是知道点什么,其实自己心里清楚,就还是在混沌里,不知所云。
《文学回忆录》是我2018年一月的计划阅读书,为了支持知识产权,我特意在Kindle上买了电子版,可总是读了两章就开始无聊,想来是知识体系太庞杂,去书店买了书,上下两册,近40万字。仔细想想,这书也不算厚。上个月看的小说《天官赐福》竟然有140万字,不也是兴致勃勃,废寝忘食地看完了。何以《文学回忆录》跨越了20个月才看完呢?
我想,是自己心态上的紧绷和读不懂的挫败感。如果把《文学回忆录》看成是文学史纲,参照木心先生的推荐,一本一本地读下去,也能对文学流派有个大致的了解,可这不就是参考书了嘛。再加上木心先生讲课并不是一板一眼地说明白该怎么读,才能有文学的修养,我这么急功近利地读,越读越觉得自己浅薄,所有精妙的观点,先生都已经娓娓道来,我的读书笔记只是没有体系的摘录。读着读着就放下,看着这书,心里就有挫败感,我这粗俗的人哟!这次我铁了心地要把它囫囵吐枣过一遍,不在乎写笔记,也不想着有高见,心无杂念地浏览了下册的后半段。读完了的爽快感无以言表。最后木心先生说:
这是我六十七岁时讲的课。等你们六十七岁时,可以看看。像葡萄酒一样,阳光,雨露,慢慢成熟的。伍尔夫夫人讲:“我讲的话,你们不会懂的。”那时她也快六十岁了。
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夫,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
本就是小,生命的密度和广度都还在萌芽阶段,怎么能蛇吞象地贪婪呢?木心先生听话:
我听我自己的话。我听的话,是别人告诉我的。比如尼采。我听他的话。不能想象没有尼采没有从前艺术家讲的话,不可能有我的。
听话,然后按照话里的指导去做事,生活,从难和易的事情里选择难得事,“修道,长期的修道”。同理,亚里士多德的讲法是: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the good of man is a working of the soul in the way of excellence in a complete life;… for as it is not one swallow or one fine day that makes a spring,so it is not one day or a short time that makes a man blessed and happy.
再来是读书,找同类别的书,铺陈开来读。刚刚开始一个新的类别书,读得特别痛苦,跟着夏鹏老师读《哲学的故事》,一系列的哲学概念,晕头转向,硬着头皮往下看,倒看到了《文学回忆录》和《哲学的故事》里一些相同的理念。
木心说:
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
亚里士多德说:
The golden mean fluctuates with the collateral circumstances of each situation, and discovers itself only to mature and flexible reason.
再说到为人之道,“认识要死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人活着,时时要有死的恳切,死了,这一切又为何呢?那么,我活着,就知道该如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