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火星》情节分析

作者: 德意志第二帝国 | 来源:发表于2021-12-10 14:14 被阅读0次

    (一)这是一部以火星为主题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不过大部分情节却发生在地球上。故事分为两条线:

    第一条线,2020年代,太阳活动异常,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全球陷入恐慌,科学家们从各个角度切入寻求自救之法。主角身为科学家,在云贵高原上利用“天眼”观测太阳活动,该项研究对近在眼前的灾难似乎没有意义,反而占用宝贵的资源。

    第二条线,上世纪80年代,身为军人的主角父亲在云贵高原执行救灾任务之时失踪,只留下一段奇怪的电信号,除第一句能破译为“这里是火星”外,剩余全为乱码,无法破解。主角深信父亲绝对不会说谎,选择在云贵高原开展研究,也是隐约抱有某种期望。

    (二)故事精彩情节及分析如下:

    1、主角在与女主角一次对话中,表示之前有欧美科学家做实验,证明量子纠缠子在宏观层面也能实现。主角把筷子插在面包上转动,声称如果是二维的蚂蚁从面包两头发现这一现象,会认定两者属于量子纠缠,而高维生物俯瞰三维世界,也是这种感觉。

    分析:此节一笔带过,但确定了本故事的理论基础——虫洞效应。小说创作若要趋向硬科幻,必须要有逻辑自洽的理论支撑。

    2、女主角通过特殊渠道获得一份重要信息,即主角父亲当年发出的电报还被另一个小站接收到,只因小站电报员没能破译内容,就未上报。凭借两个信号接收点,采取三角定位法确定了主角父亲当年失踪的具体位置。

    分析:推动第二条线和整个故事的关键一步,体现了女主角的手段和聪明才智。

    3、主角在父亲失踪地点装设许多信号接收器,捕捉到了来自地底的信号,竟然与火星表面的辐射状况几乎一致,由此建立信号转换数字模型,成功破解父亲当年的电报。

    分析:第二条线再次推动。

    4、主角父亲在电报中自述,他雨夜带队救灾,失足掉落溶洞深渊,来到奇异空间翱翔;对比熟读的《火星编年史》,肯定自己来到了火星,并描述红色裂谷、荒漠的地理特征,以及两颗不规则月亮等天文特征。周围空气逐渐稀薄,临终前留下了电报,但因空间扭曲,信号无法被正确传达。

    分析:第二条线基本结束。解决了全书一开始设下的最大悬念,也证明了地球与火星存在虫洞,即行星通道。

    5、主角打算利用这条行星通道做星际移民,但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保证达到火星后安全建设和生活。女主角提了个建议,人不过去,让海水过去。

    分析:第二条线的结束推动了第一条线。尤其是女主角的建议,方法稍微一个转换,登时拨云见日。

    6、用行星通道引流海水、解除人类危机的计划并不顺利,一来只有父亲电报的孤证,二来海水上云贵,成本实在太高,方案被高层否决。随后,全球危机加剧,主角的研究经费也被停止。主角卖掉自家所有资产,买了满满一船烈性炸药,按照科学理论到云贵高原的地球另一侧海面上沉船、引爆,顿时行星通道大开,海水涌向火星,解除地球危机,而有了大量液态水的火星也因此开始焕发生机。

    分析:最后阶段,外部阻碍(危机加剧)、内部阻碍(方案被否、研究被停)同时发生,主角被逼到绝境,凭借科学推理解除了危机,故事亦推向高潮。

    (三)把海水引向火星,想象力不可谓不高超。私以为有一处硬伤,就是火星重力不够,无法束缚大气和热量,而且火星地核似乎停了,没有磁场保护地面环境,即使把海水引过去,要么太冷而永久冻结,要么蒸发之后散逸到外太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里是火星》情节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pc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