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纪落村的圪窝院子
文 \ 陈李芳
那日周六,天公作美,适合出行。我们一行九人来到秦立扬老师的故里——上纪落村。
上纪落村是一个古文化气息很浓的村落。在那里我们见识到了古村落的淳朴民风,听了古村落的历史故事,看了一些历史遗迹。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上纪落村的圪窝院子。
听秦立扬老师,还有李国林老师的讲解:这个圪窝院子也称地窑、地沟窑、地坑窑。圪窝院子依据打窑洞的多少而形状不同,一般三孔窑洞便是正方形,再多的话就成了长方形。圪窝院子的院落和四合院类似,而我们在上纪落看到的是正方形的圪窝院子。
圪窝院子是老一代的上纪落村村民选取比较高的地段,或者靠沟垄子的地方建成的。上纪落村的村民根据自己所打的窑洞数决定大致面积,然后挖成一个上部略宽、大约边长10—15米、高约7—10米的深坑。接着设计出具体的院子功能,挖出一般两丈多深,三米左右高的窑洞居住、喂牲口等等。因为没有下水道,一般会在院子里挖一个旱井排水解涝。至于出路也是看地势,若周围地平,如我们参观的那个圪窝院子,出路就选在紧靠院子的地方,在那里修成土阶梯直接到院子上面来;如果挨沟垄子的地方就挖个筒子做出路。
总之,在建成过程中需要的砖、瓦、木料等材料较少,冬暖夏凉,住在里面特舒爽,因此圪窝院子倍受老一代上纪落村民的喜爱,不论贫富,不论老少。
在二位老师的娓娓诉说中,我眼前浮现出了一个画面:圪窝院子里有丰收了的玉米垛,院子收拾得平整井然。炊烟袅袅,主妇翠花正在厨房忙活,菜不丰盛,却足够温饱,男主胡生正赶着牛车悠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画面温馨,想想也美。
上纪落村的圪窝院子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如此美妙温馨的场景。一段段记忆,一次次臆想,仿佛上溯到了远古人类穴居的场面。
在这种对古人穴居生活的延续中,我们仿佛切身体会到了老一代上纪落淳朴村民对圪窝院子的喜爱,对那片土地的眷恋,以及这方土地对上纪落村民的重要性;从建筑学角度看,圪窝院子应是当时经济发展和上纪落村的地方特色相融合的一种产物。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纪落村的圪窝院子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遍地的砖混平房。上纪落村的圪窝院子现存的只有几座,而且大多荒草、野树满布,年久失修,倾圮败坏。
尽管如此,这些荒废的院落还在吟唱着上纪落淳朴村民谱写的一曲曲最真诚、最朴实的生命赞歌。
只是我内心深处还在感慨:如果这样的圪窝院子能修整一下多好,这样就能把历史遗迹保护起来,让我们的后辈也能听到并有机会体验这种赞歌,而不是让这种对土地的吟唱只存留在老一辈的回忆中。
上纪落村的圪窝院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