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被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
- 《酷说老子》第一章(24)罗素vs爱因斯坦:世界上没有客观真理,
- 《酷说老子》第一章(17)维特根斯坦:我们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
- 《酷说老子》第一章(19):康德的二律背反:空间和时间既是有限的
- 《酷说老子》第一章(20)哲学界的哥白尼:世界围绕人心转动,就像
- 《酷说老子》第一章(21)宫本武藏:顶尖高手的心态,就是三个字!
- 《酷说老子》第一章(22)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为了金钱作恶,而是为
- 《酷说老子》第一章✪合集(17~20):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 《酷说老子》第一章:道可道✪名可名,老子为什么能凌驾于西方哲学之
- 《酷说老子》第一章(23)老子的智慧:无私与自私本质上是一回事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3199/30199203ec7756b9.jpg)
在你为任何事物命名之前,世界无物也无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3199/6ae2db1514954ddd.jpg)
能被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
现实无法用语言来表述,那样你就局限了它。
你把它硬塞进那些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里,那一刻接着一刻的流动就被截断了。
能被说出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因为试图去说它,就会把它带入时间;
给它命名的企图,则将它定格在时间里。
任何事物一经命名,便不再永恒。
“永恒”意味着自由,无限,超越时空,无碍地存在。
此刻坐在这张椅子里的,是不能被命名的,我是那永恒的体验。
即使“上帝”这个念头,也会停止和显示在时间里。
在我创造“上帝”的同时,我创造了“非上帝”;
以此类推,有了“树”这个念头,我创造了“树”和“非树”。
创造的原理是相同的。
在你为任何事物命名之前,世界无物也无意义。
什么都不存在,唯有寂静在一个无语亦无问的世界里,它是个一切都在喜乐的静默中被回应了的空间。
在有语言之前,这世界只有真实——不可分割、不可理解、已经存在。
任何表面上分离的事物都不可能是真的,因为是头脑用它的名字创造了它。
当我们明白了这点,不真实的也变成美好,因为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真实。
我永远不会把被称为“树”或“你”或我的,看做是分离的事物,信或不信,这些事物只是想象。
命名是所有特定事物的起源,它们组成了这幻想的世界、这梦的世界。
从一切万物中分出一部分称其为“树”,是第一个梦,我称它为“第一代念头”。
然后,念头生念头,我们有了“高的树、美的树、我想坐在它下面的树、可做上等家具的树、我需要救的树”......梦就这样不断地做下去。
当小孩第一次把词和物联系起来,只需一小会儿,他就落入了那个梦的世界——那个有关世界的梦;
而你也只需花一小会儿去质疑它,让自己从那咒语中解脱出来,感恩万事万物的“道”——树、非树,世界、非世界。
当头脑相信它的想法,它便为不能命名的命名,并试图通过命名将其变为真的。
它相信它的命名是真的,相信外面真的存在一个和它自己分离的世界,可这是个错觉,整个世界都是被投射的。
当你封闭自己,心怀恐惧,世界似乎充满敌意;
当你热爱现实,世间一切都成了你心爱的。
内在和外在永远一致,它们是各自的反映。
世界是你头脑的镜像。
不相信自己的念头,让你从原始的欲望——那个现实应该有所不同的念头中解脱出来,你就理解了那是无法言表和不可想象的。
你明白任何神秘都是你自己的创造,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神秘,一切都一清二楚。
这很简单,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东西,唯有此刻出现的故事,甚至连那也不存在。
最终,“神秘”等于“显示”——你只是从一个新视角去看。
世界是一个光学的幻象,它是你——疯狂而痛苦,或者你——喜悦且安详。
最终,“欲望”等同“从欲望中解脱”。
欲望是份礼物,它引起关注。
每件事都为你发生,而不是发生在你身上。
我质疑过我的念头,我认识到与现实争辩是疯狂的,除了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什么也不希望发生。
例如,我九十高龄的母亲因患胰腺癌而来日无多,我照顾她;
我为她煮饭、打扫,我睡在她的身旁,一天二十三小时我都待在她家(每天早上,我先生会带我出去散一会儿步)。
这样已经一个月了,就好像她的呼吸是我生命的脉动。
我为她洗澡,为她洗最私密之处,我喂她吃药,我感到无比感恩。
躺在那里的是我,即将死于癌症,在最神奇的止痛片的帮助下,把我生命的最后几天花在睡觉、看电视和谈话上。
我惊叹她的身体——我的身体——的美好与复杂。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天,我坐在她床边,她的呼吸发生了变化,我知道她快走了;
然后又一次变化,我明白时候到了。
我们紧盯着对方的眼睛,不一会儿她便离开了。
我更深地望进那双没有了头脑的眼睛,那无知无念的眼睛,我等着那双眼睛让我见识死亡。
但是什么也没有变,她一如既往地在那里。
我喜欢我关于她的故事,除此之外,她还能如何存在?
一个男人用枪抵住我的腹部,打开扳机说:“我要杀了你。”
我很惊讶他把自己的念头如此当真。
对于把自己看做是个我的人,谋杀之念所造成的内疚,将导致一生的痛苦。
所以我尽可能亲切地请求他不要这样做,我没有告诉他,我考虑的是他的痛苦。
他说他不得不杀了我。
我理解,我记得在我过去的生活里,我也曾认为自己不得不做一些事。
我感谢他尽了他的力,我注意到我被强烈地吸引了:她就这么死吗?故事就是这样结束的吗?
随着喜悦不断充满我的全身,我发现这真是奇迹——故事竟然仍在继续!
即使在它结束的时刻,你也永远无法知道那结局。
我被眼前的天空、云彩以及月光下的树深深打动了,我很高兴我没错过这神奇生命的每一个须臾、每一次呼吸。
我等了又等。
最后他没扣扳机,他没有对自己那样做。
我们称为“好”的和我们称为“坏”的,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道德经》说,所有一切的源头叫“玄”(darkness)(黑、不可知)。
多美的名称啊(如果我们一定要有个名称的话)!
玄,是我们的源头,最终它将拥抱一切。
它的本性是爱,但困惑中,我们把它称为恐怖、丑恶、不可接受、无法承受。
我们所有的压力,都源自我们对那不可知里有什么的想象。
我们想象黑和我们是分离的,我们把可怕的东西投射在它上面,但实际上,不可知一直是仁慈的。
什么是“玄中之玄”?
那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心智。
这“不知道的心智”是宇宙的中心——它就是宇宙,在它之外什么都没有。
“玄”是通向一切理解之门的原因是,一旦理解了不可知,你很清楚没什么和你是分离的。
从根本上说,没有一个名称、没有一个念头有可能是真的,一切都是暂时,一切都在变化。
那不可知、无名、不可想象,才是你绝对可以信任的,它不变且仁慈。
当你认识到这点,你忍不住要笑出声来,生或死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下·合一
只有相信了自己的想法,你才能让现实变得不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