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酷说老子酷说老子(2021)
《酷说老子》第一章(17)维特根斯坦:我们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

《酷说老子》第一章(17)维特根斯坦:我们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

作者: 紫侠狼 | 来源:发表于2021-09-20 19:47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说出来,就不是永恒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如果被命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可以称为天地的本源;“有名”可以称为万物的开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此,要常从“无欲”中去观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欲”中去体察“道”的端倪。)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无名与有名这二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称之为玄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正是天地宇宙的奥妙之源。)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三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为天地的本源;有名,是万物的开始。)

    1、

    首先,这一句话的断句存在不小的争议,自北宋以来就分为两大阵营。

    ㈠学界的主流阵营断句为: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支持者有:

    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首创)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

    苏辙《老子解》

    俞樾《诸子平议》

    ㈡学界的非主流阵营断句为: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支持者有:

    河上公《河上公章句》

    王弼《老子注》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朱熹《朱子语类》

    2、

    我支持非主流阵营,为什么呢?三个证据。

    证据㈠:

    因为主流阵营的断句按照文法来说,“名”这个字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直接拉出去枪毙。

    以老子深不可测的文学内功,完全可以写成:

    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

    证据㈡: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始制有名。”所以,无名与有名,应该才是老子的本意。

    证据㈢:

    “无和有”的断句法是北宋时期的王安石首创也就是说在北宋以前的一千多年,《道德经》从来没有人这么断过句。

    而王安石又恰恰喜欢标新立异,不仅是在政治上,文学上更是如此。比如他在执政时期创立了一个学派,史称“荆公新学”。其主要目并不是为了搞学术,而是为了培养新法的实施者和接班人,所以他的新学垄断了当时学术界将近六十年①。也就是说他的著作之所以喜欢打破传统,推陈出新,归根结底是为政治服务的。

    后来清朝末年的康有为写《新学伪经考》也是一样的逻辑,为“戊戌变法”造势是第一位的,出风头是第一位的,内容牵强附会也无所谓,反正只是政治的工具而已。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王安石所创立的“有无”断句法,并不可信。

    3、

    ⑴ 那为什么“无名”是天地之始呢?

    因为天地初开万物生长的时候,远古的人类智慧尚未萌发,只能依靠着本能去生活,根本就没有抽象思考的能力,所以“无法名状”的状态正是天地最初的本来面貌。

    ⑵ 那为什么“有名”是万物之母呢?

    其实,这句话如果我们把它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有名”怀了孕,然后生下了“万物”,成了“万物”的母亲。

    也就是说:

    先有名,后有万物。没有名,就没有万物。万物因为有了名称,才诞生在了人类的思想中。

    那么,你一定会问,如果有一个东西它没有名称,难道就不存在了?我的答案是

    “是的。”

    “你这不是唯心主义嘛?”先不要管这是不是唯心主义,我觉得一个人他是“唯心”还是“唯物”这个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

    4、

    我们不妨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植物人正常人,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说明一下:

    所谓的植物人,是国际医学界通常定义的“持续性植物状态”,由于人的大脑皮层严重受损,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和心跳。

    所以植物人完全丧失了身体的感受能力和自理能力,只有基本的生存功能,靠着基因的本能在进行新陈代谢以及生长发育。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植物人能够以残存的听觉感知到声音然后渐渐被唤醒,但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以内。

    那么看完上面的医学表述,我想你心中应该有一个不那么模糊的答案了。植物人没有感知能力,没有思考能力,只有基因的本能意志。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经下过这么一个定义:

    “那些不以我们的意志为依靠,而纯粹以自然意志为依靠的东西,如果没有理性,就叫做“物”;与此相反,有理性的东西,叫做人。”②

    如果按照康德先生的说法:

    植物人恐怕都不能被称作“人”,因为他没有理性,没有思考的能力,纯粹是依靠基因的自然意志在生长休息,就等于是一颗植物,甚至是一块木头。

    那么请问:

    我们这个世界,世界上的风景、音乐、美食、情感等等一切能被我们正常人感知并享受的东西,对于植物人来说,有没有意义?

    或者我们换句话说,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可感知的世界对于植物人而言,到底算存在还是不存在?

    5、

    如果你说不存在。那么好,一定会有许多人指着你的鼻子说:

    “你这是唯心主义”。

    如果你说,当然存在!毕竟植物人的身体是跟我们在同一个空间里的,而且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毕竟是客观存在的,既看得见也摸得着,只是植物人感知不到而已,怎么能说不存在呢?

    那么好,我就有话要说了:

    你之所以觉得存在,是因为你能跳出植物人的局限,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看待。

    那么相对于植物人而言,你等于是一个开了上帝视角的人,甚至可以说,你就是上帝。

    也就是说:

    你是站在植物人所能思考的边界以外,去回答这个问题的。

    那么请问:

    我们人类能够思考宇宙边界以外的世界吗?同样的道理,我们能够思考138亿年前、也就是宇宙奇点大爆炸以前的时间吗?

    答案是

    “不能。”

    所以老子才会说:

    “无名,天地之始。”

    不是不想“名”,是不可“名”,无以名状,也无法名状。因为我们无法站在宇宙以外去看待自己的世界,也无法在时间诞生以前去思考时间,就像我们无法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表达就是:

    “死亡不是生活当中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亡。”③

    活着跟死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的性质,是完全隔绝的两个世界,你不可能同时体验到。你活着的时候不可能体验到死亡,你死亡之后也不可能复活。那么这就意味着:

    相对于上帝来说,或者说是相对于全世界各个民族所创立的宗教里的终极意义上的那个神秘本源来说,地球上的人类,无疑就等于是70亿个植物人。

    换而言之,我们所能思考的边界,就是我们世界的边界。那么再请问: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主观意识的世界里,还是生活在一个所谓的能够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中?

    我相信,现在你的头脑里已经有两种观念在打架了。那么好,下一节我们就给这两种观念做裁判。


    【参考资料】:

    1、《朱熹集•卷十七•读两陈谏议遗墨》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二章•从大众哲学过渡到形而上学》

    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6.4311》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酷说老子》第一章(17)维特根斯坦:我们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rp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