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是寒冷天气,考验着我大山东41.6万考研学子。夜幕降临,考试已完成,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今年考研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招生110-120万,大致4:1的录取比,考研学子估计每天都要学习10小时以上,苦读半年以上,应该是这代年轻人打出来以来受过的最大的苦,当然还有高考。
考研提高了学习效率,记得去年娃娃考研,跟我讲马克思哲学理论,说得头头是道,结合社会现象,分析得有条有理。虽然是应试,但理论物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以后在工作生活中肯定能够有所应用。
说起读书,比今天更为辛苦的是古代科举,这个大家看看史料就知道了。但也有出身皇族,却读书不倦的帝王。
出生在关外的顺治皇帝,在亲政前,没有机会系统学习汉语,以致十四岁亲政时根本看不懂臣下的汉文奏折,虽然当时的奏折有专职翻译译成满文。但是小皇帝好胜心强,发下宏誓,要不惜一切代价掌握汉语。他给自己定下规矩,“每晨牌至午理国家大事外,即读至晚”,五更又“起读”,这样的苦读坚持了九年。
康熙皇帝在学习汉文化时表现出来的勤奋和顽强一点不亚于他的父亲。他自述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日所读书,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一次南巡途中,泊于燕子矶,康熙夜读至三更,仍不肯释卷。侍从们劝他旅途辛苦,早休息。答曰,这是五岁开始养成的习惯,”乐此不为疲也"。
上帝从来都乐于奖赏那些勇于付出的人,收获声誉和智慧,最不济也是自洽自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