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时候,我老母亲生日,我就能跟我俩老哥一起去我们老屋后山挖竹笋,这是我每年最感兴趣也是最期待的一件事。
这次大哥有事去忙了,就我和三哥一起去,三哥扛着锄头,我提着一个塑料袋兴奋的跟在三哥后面,脑子里竟浮起小时候我屁颠屁颠跟在三哥后面的画面,感觉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
对于挖笋,数我大哥最厉害,他基本上看准了下锄,一挖一个准,每次都满载而归;三哥挖笋的技术就差了许多,但三哥说,最近有个老先生在网上传授他的挖笋技术,三哥与他接触了一下,那老先生教了他一点皮毛,他就打算现学现卖教给我。
来到竹林,我依照三哥说的方法去找,感觉似乎都有那么点道理,因为我能猜到的那处有笋的地方,都有一个大坑,也就是说有人捷足先登了,那个坑说明是有笋的,但那先挖的人技术可不怎么样,我看到在那个大坑的周围布满了许多小坑,估计那人就是盲猜,十个坑命中一个笋的节奏。
我和三哥在竹林里转了有十来分钟,挖到了一只比拇指大一点的笋,看着到处是小坑的竹林,我说这块竹林恐怕是被人挖光了,或许还会有遗漏,但凭我们这技术,很难捡到漏。三哥劈劈啪啪拍着剃得溜光的后脑勺和后脖颈一边在竹林中找寻竹笋的蛛丝马迹,一边骂骂咧咧道,这死蚊子,怕是饿了八百年,见人就叮,挥都挥不走,这都是十一月了,蚊子还这么猖狂。
我挥舞着手赶蚊子,对三哥说这笋恐怕是挖不下去了,我也被蚊子咬了两个包,最主要的是这一片竹林已经被别人翻了个遍了,有笋也早已成了别人的盘中餐;三哥找寻一阵挖了几锄,也没有发现笋,可能他是想试试老先生的方法,但这蚊子咬人得很,他是又要查看有没有笋出尖,又要挖,又要拍蚊子,手忙脚乱的,最后他不得不放弃,说了声:“走,不挖了”。
这样,我们俩兄妹灰溜溜地闪出了竹林,我大笑着看了看那拇指大的竹笋说,这一筷子都不够,扔了得了,三哥说:“扔了扔了”。
这叫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热热闹闹的挖笋活动,也就在我们劈劈啪啪打蚊声中“热闹”的收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