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身边的手机又响了。我抬眼一看是外地电话号码,没有接听,任手机在那里独自吟唱,不去管它。手机闪着蓝光,令人讨厌地响了好一阵子,一会儿也就偃旗息鼓了。
十多年前,我在乡镇上班,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外地的朋友也确实不少,接听外地朋友的电话是再经常不过的事儿了。
有一天深夜,我正在睡梦中,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想一定是有急事儿,来不及看电话号码,连忙接通电话,只听电话里说:“你好,某某某。
”我说:“你好,有什么事儿”“我是某某某,在青岛出差,在夜总会嫖娼被抓,因身上带的钱不够,请你给我打过5000千块钱来,越快越好,谢谢了。”电话里话语非常诚恳,声音似曾熟悉,但又不能确定。
电话里说的我的名字不错,我确实也有位南方朋友,所说名字也吻合。只是声音我听着好像又不像。
但是我对南方朋友的人品和性格非常了解,相信他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于是,我满怀疑惑地答应:“好吧。”
我放下电话,果断地给朋友拨通电话。我说明缘由,朋友笑了起来,“我在厦门的家里呢,是诈骗电话,不要管它,我也经常接到这种电话,休息吧。谢谢你了。”
从此,我只要看到来电是陌生号码,就不再接听,除非有约在先。凡是工作和生活中接触过的人,我都尽可能留个电话,所以电话号码簿已储存1000多个号。这些电话号码,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不断地删减,最大可能留下来的,以备不时之需的。
家人电话不用储存,每天闪烁在我的脑海,随时提取,无需搜索。特别是现在有了亲情号的短号码,更是好记又好用,一家人打电话省了许多事儿。
特别是有了包月业务,即便煲电话粥,也不担心话费飞窜。年迈的父母打电话,直接拨短号,让他们省了再查笔记本找号的事了。
有人说,你不接电话,找不到你怎么办?我会直言不讳地说,不用着急,真正想找你的人,千方百计都能找到你,不想找你的人,电话打不通,也就罢了。
我打电话不管彼此是否熟悉,都是开门见山,绝不拖泥带水,自报家门,第一句:“您好,我是谁谁。”对于因工作一些必须的联系,特别是初次联系对方,如果冒昧地打电话去,对方很快接听了,我马上自报家门,“您好,我是某某,什么原因联系您”,让对方迅速了解情况,及时反应反馈。
说完该说的事情,一定说“谢谢,打扰您了”、“请您操心,麻烦您了”等等。等对方放下电话再放电话,以示尊重和敬意。
如果对方不接电话,不要长时间拨打,如果铃声一响即被摁死,说明不方便接听,要么在开会或有要事。
有时对方会以短信的形式回复,正在开会或不方便接听。要么就是一看是陌生电话就没有打算接听。
如果第二次打电话,响铃六声后,如果对方不接听,那就自动挂掉,也许此刻,电话设置在震动上,对方有事不方便接听,要么手机不再身边。
等一会儿再打,如果对方还是没有接听,但是还有必须的事要办,我一般就给对方发送信息,把自己的情况,找对方的意图,详细的传递给对方。
对方看了信息会有所反应,如果对方确实没有任何反应。那要么放弃,要么另辟蹊径。
对于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切莫让对方猜老猫猴儿,“我是谁啊?你怎么听不出来啊?当大官了?你怎么这么健忘啊!
”对方一句“对不起,我没有听出来,不认识,你打错了。” 那真是自讨没趣,自取其辱啊!也许早已挂掉电话。
要及时自报姓名,说明来意,让对方有个回忆思考的机会,“对,对,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然后,对方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顿时热情了许多,感情瞬间拉近,那种居高临下或拒之千里的感觉,顿时跑的不知哪儿去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接打电话仔细想一想是一门实用技术,更是一门沟通艺术。
就像我们与陌生人第一次会面,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决定着彼此感情得深浅和决定继续交往的方向和深度。
积极拨打电话是勇气和探究,是敢于连接外面世界的气魄,是直面拓展生存空间的创新精神。
接电话是接的是一种信任和承诺,一种责任和担当。
当这种信任荡然无存时,也就只能在熟悉的小圈子里交流,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也不愿意因接听电话弄一身骚,至少弄个心情恐惧,夜不能寐啊?
但愿将来这种恐惧和担心是多余的,真诚的打电话,坦坦荡荡的接电话,让接打电话的双方心无芥蒂,那也算是我们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之一吧。那也是我们生活的绿水青山吧。
但愿我们内心都有绿水青山,不要那骚扰带来的所谓“金山银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