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文明还在,形态变了》
人类文明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是庞大的存在体系。人类文明是生存文明,是建立生存秩序、规范人的行为、形成意识形态、推行伦理逻辑的社会形式,人类文明的核心是竞争生存。是左右人类存在与发展的精神体系、文化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人类文明是人类长期形成的生存理念的产物。
文明是人类存在的标识,文明在经历了数千年人类发展史以后,进入了跨跃式的改变。文明的核心理念由生存转变为感知,感知理念刷新了人类文明的所有观念,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新文明形态。
感知文明是建立在发达的生存文明之上的高级文明形态,在放弃了生存竞争逻辑模式的情况下,人类建立起本能感知基础上的精神感知存在模式。以感知方式、感知关系、感知目的为内容的新型存在模式彻底改变了人类,感知成为人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和最终目的。感知存在形成的意识形态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彻底改变了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品质。人类不但回归到自然整体,人类自身也还原为一个整体。人类没有任何形式的分裂,人与人也没有任何理由的隔亥,人类社会就是感知活动的现场,人类社会就是愉悦感知的平台。
感知文明形态使人类进入到新的存在阶段,放弃了生命存在形态的人类空前地解放了自己,被感知替换的存在理念使人类获得理性的自由,人类运用感知理念创造愉悦的存在并获得存在的愉悦,人类文明呈现出超级发达状态。因为不再作无效的资源损耗和智能浪费,宇宙及地球的物质能源和人类智慧全部服务于人的感知需要,这使人类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文明发展,社会生活更充分的满足人们的感知需求。
感知文明形态是人类共同的创造,没有利益的区别与冲突,感知存在的整体性、综合性使人类的追求目标一致且不可分割,感知利益的外在性、公开性和共同性将每个人连结到一起,彼此互为依存,互为利益。这样的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是主动的、理性的和理想的,是符合存在本质的文明形式,是可持续发展和长久保存的文明形式,是人类社会的终极文明形式。
文明是存在理念的具体表达,围绕感知存在,人类展开了活跃的、和谐的、幸福的文明形态,这给人类每一个人提供了愉悦生活的可靠保证。
《地域还在,划分变了》
世界由地区、国家、民族、盟邦、集团、组织、教派……等划分为若干政治团体和利益团体,直至最小利益单位——家庭。无论是地域划分、种族划分、政治意识划分、精神信仰划分、繁殖关系划分或者利益关系划分,这一切人为的划分把完整的世界割裂成碎片,碎片间的摩擦酿成人间绵绵不绝的苦难,所以释迦牟尼要求人们:无分别心。
分别是生存竞争的必然产物,不分别何以竞争?不竞争何以生存?无论何种思想、方法、信仰或教条都无法取消生命间的生存竞争,竞争作为一切存在的前提,因为竞争而获得存在,因为竞争又消灭存在,这个矛盾的死结,差一点就勒死了懵然无知的人类。
数千年之后,人类终于走出了竞争生存的大门,人们恍然大悟:存在可以不竞争,存在本来就不是一场竞争。用感知阐释存在比用生命阐释存在更准确、更全面、更科学、更真实。生命是个体存在,感知是共同存在;生命是单向的,感知是多向的;生命是内向的,感知是外向的;生命是分离的,感知是整体的。在感知理论的指导下,在感知为共同存在中心的前提下,人的所有分别都被取消,政治、利益、信仰的划分失去理由,所有的边界化为乌有,因为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将任何人排除在感知以外,也无法将任何事物排除在感知以外。所以,人们和世界一起,必须整体地存在,因为感知的整体性不可分割。
无分别心是一种必然,不是一种要求。人与人不再划分得失、不再争夺利益、不再产生敌对、不再分出胜负、不再分辨你我。感知存在,人就存在;存在安然,人就愉悦。所有的团体划分都不复存在,直至家庭也不再存在,因为没有必要存在。因为存在核心变了,他人不再是威胁,他人是共有的利益,事物整体存在是感知的利益,感知的利益就是存在的利益,存在的利益就是人的利益。
所有人为的划分失去意义以后,人们会以兴趣、爱好、感知互补、可能条件等为理由进行松散的自由的和开放性的集结,地域标识还在,但没有划界的意义,只作为存在风格的描述,人们自由地出入每一个区域,全世界都是一个整体,就是人类感知共同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