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想给熟人看我写的东西?

作者: 读书少的丝瓜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18:09 被阅读141次

文/走在迷茫的人生边上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样总有一种感觉,就是把自己写的东西宁愿给陌生人看,也不愿给熟人看。

就像最初写作文的时候,一般我都不让同学看,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写的不好。即使得到高分也不敢给别人看。

如果说被老师点名表扬了,可能会有那么几个同学来借去看看。

然后还要很难为情地附带一句其实也不好。

以前上学的时候就觉得,为什么别人文采那么好?写的文章可那么优美?

有一次我才知道,当我只会用课本里所学过的古文时,人家已经会课本之外的东西了。

高中作文那会,我分数也不低,45到53分,我都得过。最高53分,最低45分。两次52分,基本维持50分。

那个时候的试卷下来,就是先写作文,因为我觉得作文简单啊,就是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期间辅助以自己学过的古诗文,正反面的论证就用课本里学过的事例。所以一篇文章很容易就完成了。基本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的。不存在说什么凑不够字数的现象,只会每次都多写。

但是前面的选择题是真不好。我做的经常晕头转向,基本上选择题我都放在最后,因为我把它放在第一做我也还是做得不行。

选择题是硬伤。

除了选择题,基本都行。

但是选择题占的比重很大,所以语文分数一直在110分左右徘徊。

如果说那次我语文考了125分极其以上,那一定是选择题蒙对了好几个。

我自己是有很多话想说的,包括每天我都会自己问自己很多问题,都是那种自问自答式的。

我每天也会写日记,也会写感悟,也会写一些其他的东西。

有时候甚至是看到一花一木都会想很多很多。

就感觉其实我们和这些草木真的都很相似。

草木生长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段,它的生长环境不一样,那它的生存能力就不一样。

悬崖边的一棵树它要拥有怎么样的生命力才能长成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历风吹日晒,寒冬酷暑终成其大。

而花盆里的一朵花,一颗草都被当做珍宝,珍之惜之。为它浇水,除虫,它被保护得很好。

人莫不如此。

我是一个想的很多的人。但我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想,然后自己去找答案解释,实在不行的查资料,偶尔会问别人。

但是我绝不是无逻辑的瞎想。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喜欢问为什么?

我不断的想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的本质又是什么?

我发现这个想法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也为我提升了一些能力。

现在的我,具有一字不差的阅读能力。

而我也学会了,不断的追溯。

我发现自己如果哪里出错了,反观之前的每一个细节,一定会找到出错的根源。

而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说把一件事的每一个细节搞明白,OK,那么你一定会成功。

细致到每一个细节,细致到每一个细节对应的时间点,这种说法,就像程序设定好了,要走过那么多,时间需要那么多。

而期间会不会发生意外,也是你需要考虑的。你需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并且在意外发生之前就有了大致的应对措施。

如此,即便真的发生不测,你也不会惊慌失措。

人就是一个机器。

只不过有的人了解这个机器的运作机理。而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无从了解。

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

昨天晚上,我在教室自习。

大概七点钟左右,有一个男生推开了教室的后门,进来了。

他很轻地走了进来,又很轻的放下了书包,接着便是非常缓慢轻轻地的坐下,接着是很轻的拉开书包链,拿出了一本高数书。

至此我知道了他是大一的小学弟。哈哈哈

当然这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我连续用了五个轻,足够说明一个人的生活习性是否良好。也足够说明一个人是否为他人着想。

当我目睹这一过程之后,我不经意的露出了一丝微笑。

因为我觉得他的修养很好。

有些人一出声,你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有些人,一个动作,就能知道走不走心。

我去教室自习的时候。不乏见过很多那种一到教室,桌椅板凳弄的哐哐哐响,恨不得所有人他来了。

有时候也觉得无所谓,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有时候,你会感觉很难受,不知道为什么。

直接上来说给别人造成了一种噪声影响,间接上来说可能对某些人的正在思考某个问题造成影响。打断别人的思考路径,分散别人的注意力。

所以有句话叫,魔鬼在细节。

本来说好今天下午看化工仪表的,但是上午没看完检测技术,所以下午又接着看。

可是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想看。

根本原因是之前看的我又忘了,看后面的时候,只能大概记忆起前面好像是写过这个东西,但具体是什么我却一点记不清了。

这让我感到非常的不爽,让我有些沮丧。

早上在看扫描电镜的时候,舍友过来瞅了一眼。撂下一句话:看的挺快啊。

我听着特别特别的不舒服,总觉得怪怪的。

下午又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第二章结束了,进去了第三章,可是我发现我除了对记住哪几种最重要的方法的简称之外,对于它们的其他详细内容我根本一点都看不进去。

我想看化工仪表,可是又不甘心自己本来计划早就记完的检测技术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我昨天晚上打算睡前复习之前记过的检测技术的笔记,可是我偷懒了。我没有去做这件事。

我用一个借口把自己打发了。

前天晚上,也是如此。

所以,大前天以及大大前天我做的检测技术的很多笔记,都又忘了。

我想起去复习的时候,我很明确的知道我已经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可是我没有去及时复习。

所以,当我看到我把第二章全部看完的时候,我发现我根本对后面的那些习题没有一点印象。所以我无心看第三章。

还记得我周六周日两天高强度复习第一章的时候,我复习完的时候看到课后那些题,我基本都能回忆起清楚的答案。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学的有些欲罢不能。

后来的后来,我自己放纵了自己。

所以教训就来了。

最近这几天的学习,让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明白,深刻的明白,深刻的理解,书里所说的东西。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而如果不试图去理解,只是想着把它记住,记在脑子里,那会非常难受。

当你明白了之后,你对你所看到的东西就会很好奇。而当你不明白的时候,你看到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知识点,你觉得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没有一点逻辑,甚至还会觉得写这书的人是不是脑子有坑。这写的什么玩意儿。

对于我来说,我可能两种都有,当我仔细研究了一段话之后,我觉得,嗯,说的有道理。是那么回事。

当我不是那么想看一长段话的时候,就想着那句话是重点,其他都不看了的时候,我往往是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却没有收到任何效益。

我在想办法改进。

我昨天晚上发现课本其实它的内在逻辑很强,所以我不想看课本的时候,很多的时候是在自欺欺人,我自己骗自己觉得那么多肯定不会考那么细致。

殊不知这会把我置于险境。

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被吓了到了。手心全是汗。

理清楚它的逻辑和思路,我才能更好的驾驭和使用它,这是毋庸置疑的。

前两年的经验告诉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其实真的很险。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决定改变,主动出击,主动改变,以求得满意结果,不负自己,不负有情。

回到题目说的问题,我写的东西不想给熟人看。

这个问题其实从小就存在。

我很少很少主动把自己写的给身边的熟人看。

很多是真情流露,但我害怕别人觉得我太矫情。

其次,很多人根本不会认真看,也就是大致瞟一眼。

我觉得那是在亵渎我的文字。也是在亵渎我的灵魂。

既然如此,不给你看也罢。

还有是因为,你经历过的别人没有经历过,他们很可能没有真正体会到你的那种心情和感觉。达不到情感共鸣。

这当然一方面是在作者的写作功底,另一方面就是读者。

我不觉得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让所有人看,当然这也不可能。

我也没有要成为作家的野心和念头,就是在寻找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写作与记录。

所以我根本不会管别人怎么想,很多时候我不会迎合大众,所以也决定了我写不出那种爆款文。但是爆款文我是研究了不少。这个纯属好奇,就是想知道其中的机理。

但于我无意为之。

我的文字就是我的自传,就是我的思想结晶。它会一直伴随我直到那一天……

笔落皆为心言!

我为什么不想给熟人看我写的东西?

相关文章

  • 我为什么不想给熟人看我写的东西?

    文/走在迷茫的人生边上 一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样总有一种感觉,就是把自己写的东西宁愿给陌生人看,也不愿给熟人看...

  • 母女

    好久没写东西了,我也不太清楚是为什么,发现自己是个不爱分享的人,或者说不想和熟人分享文字的人,我不想自己写的东西给...

  • 陌生人会比熟人更让人心安吗

    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发现一个现象,每当熟人想要看我写的东西的时候我会拒绝,甚至感到恐慌,关注我的熟人越多,我就越不...

  • 为什么我写的文章在过稿之前不想给熟人看

    “你写的文章呢,发过来看看”——这两天,突然有几个朋友都对我提出了同样的建议,我说投稿了还没过审呢,过稿了再给你看...

  • 不想让熟人看我的“作品”,我是不是有病

    前天跟L先生抱怨我的简书断更了,他特地去看了看简书是什么。 昨天应孩子老师要求写的家访感想,我通过简书的分享给L先...

  • 说一说

    我希望在这个平台里随随便便写一写东西,这些东西是我希望写出来,却又不想有熟人知道的东西,它们可以是我的心情,我的奇...

  • 我为什么很少买熟人的东西

    中国人的做事习惯比较爱找关系,尤其是拿不准的找个人斟酌一下,买个车,买个房都爱走走关系看看能不能拿个内部价。 我自...

  • 一个问题

    不想看星星,不想看月亮,只想看看我的房子,看看我的孩子,看看我的家人。 不想白天黑夜工作,不想说这说那,不想写这写...

  • 2018-03-28 遇到简书

    这个地方不错。没有熟人,可以写我想写的东西,无需顾忌,好好好!

  • 看我写的东西,累吧

    01 偶然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叫北京北京之声。 很羡慕这个人,同样是个人订阅号,同样是写感悟类文章,从18年元旦开始...

网友评论

  • 黑夜里的黑眼圈:你身边的不一定是明白你的,你怎么这么优秀小瑞同学👏👏👏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不想给熟人看我写的东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ia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