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从我们筑基特训营开营到现在已经第7次了,也就是我们第2部分内容:共情的第3场,从各位老师的呈现当中,也看到每位老师都有了不少的进步,有了更多的一些改变的地方。
1,迟疑的时间变得更短,大实可能会有思考的时间,但是不会太长也会更积极踊跃的发言,并且从说话的语气和内容上来看,也是更加的接纳自己,无论是共情到不到位,深与浅、多与少都是一个真实的状态的呈现,对自我的更加的接纳和敞开。
2,首先抢麦的第一位老师往往是对于来访者对于老师分享的生命故事、感受力、共鸣的点,更深更多一些(如果说共情也分为很多的层次和不同匹配点的话)。
3,更走心、更细腻。从最开始不知道怎么样共情或者是说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在那个迟疑的过程当中,其实大家很难走的更深,因为稳生定、定生慧,在大家的稳定性更强一些的时候,才会走得更深,走得更细,这也是一个技能的练习的呈现,人都是要学而知之,而不是说天生就拥有一些技能。
4,大家从分享故事老师的故事当中,更多的是照见了自己,照见了自己身上类似的地方,不足的地方或者是需要提升的部分,我们往往说听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一部分有可能牵扯到自己的生命故事,把情感投入在自己的感受当中,所以才会说咨询师的自我成长是终身的事情,要不断的自我觉察和修炼。
5,共情是穿着来访者的鞋子在来访者内心世界走一遭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当做来访者在他的位置上看这个世界,而不是从我们的角度去看来访者,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很可能会有偏差,偏离或者是不一致的地方,但我们仍然愿意去尝试去表达,并等待来访者来确认或修正,这也是建立一个彼此理解基础的基调。
6,咨询师尝试着表达对于来访者的理解,来访者再去理解咨询师的表达,是否是他内心真实的感受,或者是说有可能咨询师共情到的是来访者还没有觉察到的深层次的部分,或者是看到他呈现的状态背后的意义、价值,以及可能对他而言很在乎的很难得的部分。这个也需要来访者慢慢的去消化和理解,这就是一个彼此共同理解的基础,而不是单方向的,是一个情感和能量的流动,是一个彼此温暖和疗愈的过程。
特训营的这个场域,被大家的用心认真努力和凝聚力烘托得越来越温暖了,我们也是一个系统,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个的氛围扰动着、鼓舞着、温暖着、成长着……
感谢大家对于我的信任、肯定和支持!特训营呈现的状态和效果已经超出我最开始开启特训营的预期,相信在接下来的共同陪伴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满满的收获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