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学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6-04-14 15:20 被阅读16次

今天看陈丹青先生的《局部》,关于未完成的作品最后的一部,他提到吴作人老师对他说过的话,大意是,你们要知道什么停止。要知道什么时候画,什么时候不画。

当然,吴作人先生谈的是绘画界的完成和停止的问题,陈丹青先生对它进行了很专业的解读。

只是我看到这儿,觉得吴作人先生提到的简直是个哲学问题。电影《Marginal Call》里的公司大老板提到,他这份工作其实只需要他做一件事情,判断音乐何时停止。也就是说,资本市场自有其规律,一个热闹的舞会也有结束的时候,当音乐停了,所有的人都会慢下来,停止,也只能如此。不停下来的人,最后会闹笑话。

而心理学上,其实也有这个意思。我听过李鸣老师对Good Enough Mother的解读,他说,这个词常常被翻译成足够好的妈妈(这里的妈妈其实指代孩子早年抚养者,可以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隔壁邻居),这容易引起误解,以为是和“不够好”相反,是指很好很好的妈妈,但他认为Enough有“止”的意思。Good Enough是好,然后知道“止”,比如一个母亲给孩子喂饭,孩子说自己饱了,母亲还在喂,要孩子多吃点,多吃掉,会长得壮,这就是不知道“停止”。还有“有一种冷叫作你妈觉得你冷”,或者给孩子报N个兴趣班,周末时间塞得满满的,那其实也是不知道“止”。

按我的理解,“止”有莫大的好处。在喂饭的时候,孩子感觉饱了,妈妈还在拼命的喂,其实,那个妈妈不是在满足孩子了,是在满足妈妈自己的想象,在填补妈妈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孩子真正的需求其实没有被看到,那是一个吃一碗饭就饱的孩子,但是妈妈看到的是一个吃一碗半才可能饱的孩子,妈妈看到的其实不是真的孩子,是个扭曲的孩子。而心理学上的妈妈,幼年时期是要充当孩子的镜子的,喂饭这事情,不止要让孩子吃饱,还需要让孩子在和妈妈的互动里慢慢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学会规则,养成习惯。比如该什么时候开饭,饭菜怎么搭配着吃,全荤啊,全素啊,还是三七开四六开,吃到什么时候算饱,可以停了。以后孩子成年,终有一天要自己吃饭的,那个时候他或者她就知道该到什么时候去吃饭,吃多少,他或者她会用小时候一直延续的习惯来对待自己。

妈妈如果没有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比如这孩子长期吃撑着,还有,他或她可能会跑到两个极端,可能啥都不爱吃,撑的感觉好难受,可能暴饮暴食,因为吃多了撑着虽然不舒服,但有熟悉的安全感。那么他或者她的肠胃就可能出问题,反而对他的健康不利。

还有别的方面,如果孩子没学会适可而止,那么长大成人后还可能在人际交往,在工作方面都遇到问题,比如开玩笑开到对方厌恶了还不晓得停止,加班加到累垮了还不知道停止。这些,都会给这个当年的小孩子带来麻烦,他/她也可能成为不知道适可而止的人。

相关文章

  • 止在止止庵

    当地人告诉我,武夷山里有座止止庵,很值得去。 路上人不多,只碰到一两个游人。那不是一个主要景点,去的人很少。沿着山...

  • 期货的止损简单思考

    关于止损的划分有几十种:价格止损、技术止损、趋势止损、切线止损、形态止损、K线止损、筹码止损、人气止损、指标...

  • 止语 止意 止行 知止不殆 知止长久

  • 止语;止心;止念!

    很多事情发生了,事后想想,如果当时少说话,也就没有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所以说话切莫再情绪来的时候,吐一时之快!...

  • 樗下随笔 | 这个标题真的不是有意为难读者!

    樗下随笔 止庵 止庵 《庄子•德充符》中有云“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止”,止庵之名便源于此。“‘止’是...

  • ~鼎然~金刚藏群开示2017.12.10@

    修行不外乎止观,不止即观,不观即止,或止或观,或止时观在止,观时止在观即止观双运。 何为止?不是什么都不想就是止,...

  • 常天书院干货分享|《说文解字》540部首:止

    止 止(zhi-3) 《说文》:止,诸市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 “止”的古文字 像...

  •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72)《止酒》

    文/书山花开 ❂原诗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

  • 止酒

    [魏晋]陶渊明 居止次城邑, 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 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 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 ...

  • 止损止爱?

    有人说:饮鸠止渴般爱了一场,余生便是寥寥,也算是对自己有了交代,成全了青春一场! 认识你是我的意外却是你的早有所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mg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