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永正老师金句分享

于永正老师金句分享

作者: 让生活充满阳光充满精彩 | 来源:发表于2020-07-25 22:43 被阅读0次

      暑期看的第一本书,便是我敬仰的于永正老师的著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连着看了两遍。第一遍拜读就被深深吸引了,但读完后总觉得是浅尝辄止,很多东西意犹未尽,接着又翻看第二遍,并做了笔记。回过头来,细思自己的读书收获,于老师所讲的这些金句给我印象最为深刻,大致概括为这几方面:

一、  老师个人魅力方面

1、就语文教育而言,我得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

2、不满足于“教过了”,也不满足于“教对了”,而是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教会了”。

3、于永正名片:正面写“微笑”,下面写“尊重、理解、宽容”;反面写“负责”,下面写“严格、顶真、耐心”。

4、是师非师,是课非课。“不要太像上课”,说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要少些包办、限制和理性,多些自主、引导和情趣。“儿童的语文”要求我们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

5、童心不泯,才能体谅、善待后进生。

二、对待学生方面

1、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

2、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3、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

4、针对每人的“不及”,施以不同方法达到“及”。人人找到自己的“可及”处,努力达到“可及”处,做最好的自己。无过无不及。去其“过”,促其“及”。

5、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微笑有时也会从脸上消失,但我会很快找回它。我从来不吝啬表扬。

三、读与写方面

1、读与写是“洗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读与写是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

2、朗读好了,什么都有了,就会为学生留下语言,留下语感,留下情感,留下表达的方法等等。

3、写“下水文”是最好的作文备课。“下水”,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无言之教”。

相关文章

  • 于永正老师金句分享

    暑期看的第一本书,便是我敬仰的于永正老师的著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连着看...

  • 永怀于永正老师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记录、唤醒和鼓舞——于永正 于老带着他的开朗,他的幽默、他的宽容...

  • 百变于永正

    【谨以此旧作,纪念一年前去世的于永正老师】 百变于永正 ——于永正作...

  • 祭于永正老师

    祭先生(并再读著作以忆之) 于水尽处探蹊径 永立潮头领航忙 正值教海清波泛 千里烟魂隐望乡 古韵犹存遥相忆 名留杏...

  • 缅怀于永正老师

    2017年12月8日通过微信得知于永正老师去世的消息,如晴空霹雳,泪水不禁打湿枕巾…… 记得刚上班...

  • 读于永正老师

    最近读于老师著作,走近于老师,越读越亲切!其中大量的主张、观点,以及毫无保留的实践经验,让人感同身受,受益...

  •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有感

    《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感悟 厦门路小学 李欣欣 最近阅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教育随笔《于永正:...

  • 于永正《教海漫记》精典金句分享(一)

    ①体态既然也是一种语言,我们教育工作者就不能不研究它,并在教学中运用它; ②实践证明,用体态语言表达这样的意思效果...

  • 于永正《教海漫记》精典金句分享(二)

    ①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彻底失败的毕竟是少数;动动脑筋,多数问题总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自己的脑筋不够用,还有...

  • 人生留痕(4月第3周随笔)

    最近在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深深地被于永正老师那朴素的语言和道理吸引了! 于永正老师在书中写道: “写让我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永正老师金句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rv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