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为什么应该聚焦于麻烦缠身的人?我在这里想提供另一个分析的角度,或者说支撑的论据。
那就是,麻烦缠身的人的故事更能够唤起读者的“同情共理”的欲望与能力。
这种“麻烦缠身的人的故事”,在古代的西方,如希腊、罗马、英国……叫做悲剧。著名的悲剧,如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深陷命运漩涡的哈姆雷特、野心勃勃却又不受命运垂青的麦克白……这些人在故事中所经历的困惑与挫折,或许便是我们曾经、现在、抑或未来也会经历的。
根据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观点,悲剧是要实现一种“净化”的作用。
看到一个麻烦缠身的故事主人公,我们首先会同情他,会跟他一起产生恐惧。其次,我们也会想,如果这样的麻烦落在我自己的头上,我该怎么办?当读者发觉这个故事与自己的命运紧密相关时,他就会“孜孜不倦”地往下阅读、探索主人公的命运走向。读者一方面会去思索如果自己是麻烦缠身的主人公那自己该怎么办,另一方面,潜意识又告诉读者,这并非是自己的亲身遭遇,那么,在这时,读者又会庆幸,同时有也可能伴随着对自身生活的感恩。
一个“麻烦缠身的人的故事”比较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历类似于“同情——反观自身——庆幸”这样的精神洗涤过程。
这大概就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的悲剧对一个人的精神的“净化”作用。
我们再进一步说,故事不仅应该聚焦于麻烦缠身的人,故事的发展还应该不断地让这个人被更大的麻烦缠身。
这一招,金庸先生就用的很好。
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从一开始不小心偷学了山洞里的武功绝学,到内力尽失,再到被正道人物误解,再到被岳不群逐出师门……
如《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从被怀疑是契丹人,到确认自己是契丹人,再到屡寻杀父仇人而不得,再到亲手杀死了自己最亲爱的人,再到为了汉辽两国的和平而献身……
如《连城诀》中的狄云,从进城被万圭等人欺负,到被万家陷害入狱,出狱后发现自己深爱的小师妹已结婚生子,然后又被人误认为是血刀门的小淫贼,最后被雪崩困在绝境里险些折了小命……
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总是一路下坡,在糟糕到极点时,突然否极泰来、柳暗花明。就这样,主人公的命运走出了一波“深V”式的走势。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样的“深V”式走势,更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