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发展性
1. 评价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反馈)为主的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反馈,采用教师主辅制进行的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确保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监控、信息反馈、辅导、指导、矫正,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2. 活动形式
“1+1”教育的学科课程教育或者是主题活动课程建设都是走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教学路线,将感性学习方式与理性学习方式紧密结合,将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紧密结合,将课堂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体现了学生学用统一、知行合一的科学发展观。
3. 生活实践路线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们国家现在也提出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层选拔干部等政策。世界各国也将生活实践能力纳入21世纪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目标。虽然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但是主体思想是一致的——了解生活实际,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处理问题。“1+1”教育充分利用、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宏观课堂管理模式建设以及主题活动课程建设,就是为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服务社会生活实际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融入生活,积极实践、调查、探索、研究,主动、能动地参与到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来。
4. “1+1”教育的发展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实现的,它不仅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还需要有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并且其自身最好能够形成一种自我反馈、自我矫正、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内在循环机制。“1+1”教育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长期艰苦奋斗,为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努力奋斗的思想准备。既有教育发展建设的理想——创建“1+1”教育共同体,也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建设规划——“一点奠基、小学起步,三年建模、阶段建设,打造核心、集团发展”的建设发展规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