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的不同,教育结果也会不同。
教育,有时候觉得挺简单,有时候又觉得非常复杂。
简单的时候就像1+1等于2,复杂的时候就像走进迷宫,怎么也绕不出来。
有人说不能把孩子管的太紧;有人说棒打出孝子;有人说牛大自耕田;有人说教育要依靠学校;有人说上私立学校好;有人说上公立学校好。
教育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说,哪种适合你的,就是有理的,好的。
教育要放手,得看怎么放。
教育的真正的放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
同样的放手,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有这样两个朋友:
亦枫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外表给人的印象很干练,做事也是雷厉风行,风风火火。
他选择给女儿上私立学校,这是他没结婚前就有过的想法。女儿有了,事业有了,这一想法更坚定了。我说句公道话,他属于新型的中产,倒不是有钱的任性。他笃定的事,必定会做。
他家门口就有一个公立幼儿园, 但他宁愿把孩子送到离家三公里外的私立幼儿园。一个礼拜接回来一次。小学如此,初中也如此。他是一手掼给了学校,他自认为老师一定会比他强,教出来的孩子错不了。
他有好的愿望,可他没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小孩初三没上完,就放快了和社会拥抱的脚步,和那个关了他十几年的,牢笼式的学校说拜拜了。最后厌学到连个大学都没上,孩子太渴望社会啦,她宁愿和社会拥抱,也不愿落魄在令她黯然的泥沼里。但这种情况也不能一概而论。
幼儿园一年1万多,小学一年3万,初中一年5万,五十万元的投资,亦枫算是打了水漂。省事的好事没落在他头上。
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高物质的投入得来的却是初中文凭。没钱的,你看着心疼,有钱的不这么看,钱是挣来花的,今天没了,明天再挣。
天下的父母都是伟大的,可以说父母若想在子女的教育上加大投入,大多数都舍得极限付出。
在孩子教育投入上是量力而为,还是不自量力,千万别走入误区。
我还有一个朋友和亦枫就不一样了。
路西也是放手,从小学到初中,她从来不烦孩子学习,不辅导也不看作业。她是某些管,某些不管,某些自己管,某些留给学校管。这些她都能说出道道。我就问过一次,孩子作业你不看对错就签字,没错便罢,若有错老师不说家长不负责任吗?她说,孩子的蹒跚学步我替不了,他得经历跌倒站起的过程,我允许他犯错但也允许他改错。
有一次露西的儿子在楼道口跌了一跤,很重,她在后面都不伸手去扶一把,孩子费了很大劲是自己站起来的,以至于路人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露西,这是孩子的亲妈吗?
孩子就像个风筝,飞多高飞多远,都在她手中攥着的这个线的控制上。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别的孩子熬夜到十一点十二点,算是常态,(有一种是笨鸟先飞,笨鸟就多吃一点苦呗)她孩子九点就睡觉啦。她的观点是,初中阶段成绩能保持在中上为最佳,别拼死拿命的用劲,就像长跑运动员,没到冲刺就把劲用完了,最后还怎么冲刺?他认为初中不该消耗能量,而应该作能量的充分积蓄,留在高中冲刺时使用。
两种都是放手但放手的结果不一样。露西的做法虽有些怪异,但还是可以值得肯定的。这正应了句:教育的真正的放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未必全是好事。
教育的真正放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家庭教育替代不了学校教育,同样学校教育也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亦枫的挫败是缺失家庭教育的挫败,是过分依赖学校的挫败。
放手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放手,放手不是撒手。
图片/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