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的原则就是具有普遍性,以下是七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原则。
认识篇
1、每个人都有情绪,有些情绪是天生就有的,比如6种基本情绪:生气(愤怒)、恐惧、惊奇、厌恶、高兴和悲伤。
这些基本情绪的生物学功能就是保护有机体。
所以没有情绪的人要么不是人,要么就是神。
2、(由1延伸)任何亲密关系中都有一定的情绪,区别在于程度、频率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尤其是对亲密关系中的负面情绪而言。
3、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对情绪的方法,只要彼此没有造成影响,就应该接受对方缓解情绪的方法。
比如有的人喜欢在有情绪时跑步,有的人听歌、洗澡,还有的人扔东西(很大可能影响别人)、大喊大叫(去郊外无可厚非)。
4、大多数情绪都是对解决问题能力的不确信。
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使得我们容易焦虑,情绪只是这种焦虑的表现方式之一。
5、相比于外面情绪,内心的矛盾情绪对人的影响更加大更持久。
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的人,是快乐、豁达和乐观的人,而那些不容易发现和表达的内心矛盾情绪才是我们尤其要重视的。
比如孩子对父母有爱的同时,也可以有恨。爱和恨,这两种相反的情绪带来的心理折磨百倍于孩子要玩具而父母不给买产生的情绪。
实践篇
1、人有情绪一定有诱因,找到原因,比关注情绪更迫切。
每个人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有情绪的,产生情绪有可能是内因,比如身体不舒服,或者内部系统失去平衡(激素分泌过多和过少),也有可能是外因,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解或被欺负。
找到何种原因,是理解对方情绪的第一步。
有时你以为的不合时宜的表达情绪,只是因为忽视了引起情绪产生的原因。
2、有情绪的时候不要忙着解决问题,但中心关注点始终在于解决问题。
有情绪的人往往都很冲动,很难听得进去别人说的话,基于“6”,我们要关注于解决引起情绪的问题,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们都很容易看清别人的问题,而忽视自己身上的问题。
在解决孩子身上情绪的问题时也一样,我们自身对情绪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孩子面对情绪的态度。
言传身教虽然很难,但它是一种理想,跟言行合一一样。
所以我们不要追求完美,而要关注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