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在理解什么是“超大纲”之前,我们要清楚,所谓教学大纲,是学生学习是否合格的教学底线,教育要实现一种通识能力---及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超大纲体现的是,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热爱所在,而且每个人成长的节点和周期也不尽相同。一个人的自我恰恰是通过与众不同的核心化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天赋能力及一个孩子的专长教育,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的独特性,个性化,优势,潜能和可能性。
讨论超大纲教学前,我们还需厘清超纲学与超前学这两个概念。很多人一说超纲学习,就以为是预习,或者是提前一段时间熟悉教材,其实两者南辕北辙。例如,现在的一些幼儿园为了招生宣传,在幼儿园大班就开始教授小学知识,导致学生上小学以后因为学习的是夹生饭,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重复性学习激发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上课时他们更多的在机械回答问题,很少动用大脑进行思考,损坏了儿童的思维习惯。这样的重复性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属于揠苗助长。但是超纲学则不是学习大纲内的知识,而是为学习铺垫智力背景,及花大量时间进行学习浪漫期的积淀,例如看课外书,看文学评论,背诵唐诗宋词,培养儿童素养,鉴赏力,分析力,扩展知识面,拓宽视野,超纲学习的目的在于增加横向知识面以及纵向的难度,以提升自我学习力。这样的超纲学习会行成对大纲内学习的降维打击,让学生拥有自信力。所以我们倡导超纲学,而不鼓励超前学。毕竟大纲学习更偏重于精确识记和掌握,学校教育之所以体现出每个孩子的差异性,其实并不取决于精确学习部分,而是精确学习之前的浪漫学习期,孩子的知识埋藏越丰富,他们进行精确学习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是毫无能力,毫无天赋的,不要让任何一个儿童在低于他的能力的水平上学习。我深切的认同这一观点。事实上,如果孩子在初入小学低段就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责任不在孩子学习努力与否,而在于他们的学前教育没有埋藏好,主要责任在家长。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又不是家长读书,学习的主力是孩子,助力是你们老师,家长的责任是养家糊口,怎么可能有精力在学习上指导孩子?这是教师在推卸责任。事实上,这样的理念放在二十年前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那时候,所有家长对于孩子的童年助力都不太重视,大家是同一起跑线,但是现在,没有家庭教育的助力,教育便是跛脚走路,孩子是不可能走得快走得稳的!西方社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了家校共育理念,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是社会的进步。
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人孩子的能力大都符合二八原则,也就是说,任何孩子理论上来说一定能找到自己擅长领域,做到前百分之二十,成为这一淋雨领域的引领者。所以,所谓的超纲学其中有一层意思就是找到儿童擅长的领域,让儿童在学习中都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或老师的认知便是儿童发展的天花板,很多孩子之所以丧失学习一切的动力,源自他没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特长领域,一直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备受打击,慢慢失去了学习动力。所以,在此有必要提醒所有家长或老师,所有孩子都拥有无限可能性,我们应该发现孩子兴趣和擅长,击破这一点增强孩子自信。倘若我们没能发现孩子的所谓兴趣或天赋,那也一定要想办法训练孩子的一项特长,让孩子在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可以拥有自信和尊严,事实上所谓自信及拥有别人不能及的技能,这样,孩子便更能突出自我的与众不同和价值所在。从而拥有学习的自发能动性。
客观上来说,集体的学习一定是有先有后的,学生不可能齐步走,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先天气质和接受能力周期是不同的,每个孩子只需在自己的基础上有进步和提高,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就很好,这需要家长和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强大的允许孩子犯错的心胸。另外,要防止差生的学业落后的现象,就必须让那些天赋高,有能力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能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天赋较好的学生对学习较差的,比较平庸的学生的影响,是一个经常性的精神交往的十分复杂的过程。当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被同龄人落在了后面,他会感受到危机,而危机也是契机,教师要应用好鼓励这一精神指挥棒,让“皮格马利翁”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的正反馈有利于使学生的学习行成良性循环,产生期望效应。
还有,教师可以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让所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挑战和成就感。大多时候,我们会在教研时研究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但其实,教师对优等生的引领也远远不够。如果教师引导最有才能的学生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那么集体的智力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影响到最差的学生也不甘落后。这也正是所谓集体的影响,是一个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体现。在这种丰富的智力生活的气氛中,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往往提高了看问题的高度和维度,突破了教师和家长认知的天花板,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去从事深入的钻研,又因为他们超大纲的学习,让他们接触了许多不一定要识记的知识,及知识深度和宽度埋藏容量扩大,导致他们理解和学会必须识记的材料就更容易了,及实现了对大纲内知识的降维学习,自然而然学习就变得轻松有趣。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为孩子提供超大纲学习的条件,这样的学习不是卷,而是超越卷,拥有自己的学习成长节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