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暂寄草庐
前半生向外,后半生向内

前半生向外,后半生向内

作者: 行者心往 | 来源:发表于2019-10-22 00:21 被阅读0次

不得不承认,人是会变的。

以前,喜欢旅行,不管是和朋友还是一个人,背上背包就出发,毫不犹豫,从不徘徊。北至哈尔滨、南至三亚、东到崇明岛、西到日喀则,几乎覆盖了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绝大多数省市,爬过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玉龙雪山…游过镜泊湖、岳阳湖、洞庭湖、西湖…祖国名山大川处处留下了一个行者的身影。

以前,喜欢通宵熬夜,三两好友,网吧一泡就是一晚上,聊天、看电影、打游戏不知疲惫;即使在读研的时候,也还有一瓶二锅头就一包狗肉,看一晚上《北京爱情故事》的经历。

以前,喜欢发人人、发朋友圈,诗兴大发的的那段日子,甚至每天写一首诗发到朋友圈,尽管只是些打油诗、口水诗。

以前,喜欢干的事还有很多……

现在,一切都悄悄发生了变化。停下了旅行的脚步,对远方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好奇,觉得城市都一个样,风景都差不多;熬夜通宵的日子少之又少,一年也没个几次;人人的状态仍然停留在几年前,朋友圈很久也不发一条状态,慢慢地消失了……

我想,过了30岁,我变了!

慢慢地从关注外在转向了关注内在。对于外在世界关心少了,对于内心世界关注多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倾向”的不同把人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是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世界;内倾型是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内心世界。(没有纯粹外倾或内倾型的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外倾或内倾,其中占优势的特征决定一个人是内倾还是外倾。

荣格认为,纵观整个人生历程,人的前半生的发展更多为外倾型;而当跨入后半生后,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为内倾型的特点。(外倾内倾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外向和内向

图片来自互联网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早期追随弗洛伊德,后来因为理论观点发生分歧,另立门户。荣格创立了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在心理学界影响深远,地位举足轻重。

在荣格人格发展理论中,前后半生的分水岭在中年期,女性35岁、男性40岁。【人格发展理论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童年期(出生到青春期)、青年期(青春期到中年)、中年期(女性从35岁、男性从40岁到老年)、老年期。 其中,中年期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因为从这个时候,人的心理能量从外部开始转向内部。前半生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保持一颗探索的心,后半生注重探索内心世界,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百岁人生已不再是梦想。这个分水岭应该推迟10岁才对(女性45岁、男性50岁)。怎么感觉我的转变反而提前来到了呢?

这或许是错觉!

我想,离这个分水岭至少应该还有20年。从现在开始,我必须始终提醒自己:

1.前行的脚步依然不能停止,探索世界的脚步依然不能停止。

2.尽量做到不通宵少熬夜,但是与朋友把酒言欢、畅谈人生的兴趣不能减。

3.努力拼搏奋斗,实现自我,不要把太多的时间浪费一些不必要的人和事上。

毕竟此生很短,应当少留遗憾。

相关文章

  • 前半生向外,后半生向内

    不得不承认,人是会变的。 以前,喜欢旅行,不管是和朋友还是一个人,背上背包就出发,毫不犹豫,从不徘徊。北至哈尔滨、...

  • 向内,向外

    多少人向外奔跑 那里有虚幻的名利场 哪怕削尖脑袋 也要拼命钻营 多少人坚守自己 渐行渐思 回观所有哪怕伤痕...

  • 向内,向外

    2019年注定是个非同寻常的一年,生活像是舞台剧,波澜迭起,有点儿惊心动魄。事关生死,众生相各异,内心感慨,...

  • 知己空间 先知之眼 进入那个黑暗

    向内向内? 向外向外? 向内向外? do or not ? 在我生命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纠结和不安! 我看到了那个内在...

  • 没有觉察力,你所谓的知行合一不过是随波逐流

    觉察力分向内觉察和向外觉察,本心倡导的是先向内觉察再向外觉察,向内觉察是基础,内求到位了向外的觉察才乐观准确...

  • 向内与向外

    @所有人 当他人对自己有了评判你的反应可以有两种选择通常情况下本能的反应首先是判断他的评判是否正确并把你的判断反馈...

  • 向内还是向外

    1、为什么说先把头开了,先把前百分之十的困难解决掉,后边往往会比较容易呢? 一方面是现实因素: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 向内向外

    第一次在简书里写东西。选择简书,选择写下来而不是全部放在脑子里,我琢磨了好久。简书的半透明性能让我更真实的毫无...

  • 向内和向外

    上高中的时候,每周都要写作文。我自己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要写什么,很多时候都是针对一个新闻发表看法,也就写的是议论文。...

  • 向内与向外

    当坏的结果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向外归因;与此相反,而好的结果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人人都习惯于向内归因。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半生向外,后半生向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ax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