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养儿防老”和金融的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原来“养儿防老”还可以与金融关联起来。在开始分享之前,先说明以下两点:
第一.为什么要写这个主题?这个主题跟理财有什么关系?
我们学理财,学的是财务自由,和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其中关键的理念是“养鹅”和“复利”。“养鹅”和“复利”其实就是“储蓄”。这个“储蓄”,是广义的储蓄,基本原理是把本金拿去投资,获得利息,然后利滚利,并一直持续下去,最后形成一项可以带来持续被动收入的资产。概括来说,就是把现在的钱和由钱产生的利息攒起来,留到以后再花。这里谈的,其实全部是金融范畴的东西。多了解一些关于金融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打开更广阔的思路,更好理解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也为我们今后做出投资决策提供一些帮助。
第二.说明观点解读的原始出处。
从金融的角度解读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现象,不是我的原创,而是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先生的见解。我在听了他的解读后,觉得非常有创新性和启发性,在自我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后,来这里跟大家分享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直接去听陈教授的课,在喜马拉雅APP中有付费课程。
好的,正式开始了。
先问大家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什么是金融? 我们对“金融”这个词一定很熟悉,从小到大,听说过无数遍,大学也学过金融课,但谁能为金融下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陈志武教授认为,金融的本质,就是实现不同人之间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比如货币就是这样一个价值的载体,货币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把今天的价值储存起来,等到明天,或者后天,或者未来的任何时候,再把储存在货币中的价值用来购买别的东西,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让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理位置之间进行交换。
然而我们知道,金融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近代社会的事情。在古代社会,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人们又是如何实现价值的储存和交换,靠什么规避风险,安身立命的呢?
我们先来看前段时间的一个热门故事:深圳人张勇61岁,退休在家。10年前,为了让独生女儿到美国留学,他们夫妇把唯一财产——房子卖了,等于把未来的养老金都供女儿上学了。如今,女儿不但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男友结婚。无论张勇怎么做思想工作,劝女儿回国,甚至拿“断绝父女关系”来要挟,女儿还是不肯回来。这让张勇觉得,这辈子做得最错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留学。
这个故事说的是典型的“养儿防老”的安排,张勇生了女儿,过去20几年不断地在女儿身上投资,甚至把唯一的房子也卖了投资到女儿身上。他指望的当然是女儿今后能帮他养老。这是典型的跨期价值交换,用今天的钱换取未来的收益。(我们现在的“养鹅储蓄”,不是也是一个道理吗?)
可是,女儿违约了。要知道,不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会有生老病死,都需要保障未来,因此都有跟其他人进行跨期交换的需求。跨期交易承诺的核心是什么?是信任!如果没有了信任,违约赖账的概率就会上升,就没有人愿意参与跨期价值交换了。这就是张勇后悔自己送女儿去留学的原因。
那为什么张勇之前信任女儿,愿意在女儿身上做这种投资呢?因为“养儿防老”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估计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抱有这种思想。那么,这种思想是怎么来的呢?与跨时空的价值交换有什么关系呢?
古代社会没有金融市场,没有相关的法律和规则 来规范人们进行跨期价值交换的行为,因此,古代人便依靠“血缘”关系来建立信任,通过“正名”的方式建立一套文化体系,来确定人们的行为规范,把“养儿防老”的违约风险降至最低。
“正名”是什么呢?就是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特定名分,并履行和自己名分相对应的职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亲清楚自己是父亲,并做父亲该做的事,儿子明白自己是儿子,并做儿子该做的事。对每个名分所对应的“该做的事”都给定义清楚,比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只要整个社会中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有他固定的名分,那么根据名分而固定的等级次序就毫不含糊,该做的事也就不含糊了。
一旦每个人的地位和义务关系基于名分固定下来,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义务,子女对父母有孝敬义务,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养儿防老”跨期交易链条,生老病死的保障就有了。子女就成了古代社会里的“养老保险”,是人格化的跨期价值交易载体。这种传统文化,把子女应该尽孝,对父母养老送终的理念深深地刻进子女的思想,使得个人“不孝”的主观成本很高,极大地降低了子女的违约风险。这样,养儿防老就得以顺利实现了。
整个道理概括来说就是:古代人也需要面对生老病死,也需要生活保障,也需要进行跨期的价值交换,但古代社会没有金融市场,因此,古代人就把子女作为养老的依靠,也就是把子女看做为人格化的跨期价值交易载体。为了降低子女的违约风险,就依赖血缘关系和“正名”的方法建立一套文化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百善以孝为先”,“养儿防老”的中国传统思想,就是这样来的。约束子女的行为,保证跨期价值交换的实现,就是这些中国传统理念背后的金融逻辑。
根据这个逻辑,我们不难往下推,当今社会,我们有了金融市场,有了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也就不需要“子女”作为跨期价值交换的载体了。我们学的“养鹅”,“复利”、“投资基金”、“配置保险”等,就是我们用现在的钱,换取未来的收益,就是在创造我们以后用于养老的资产。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养儿防老”的观念也越来越淡化。抚养孩子,更多是因为我们喜欢孩子,希望能够参与和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同样的金融逻辑,还可以解释很多其他的现象,例如“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亲子关系”,“妇女的‘贞节牌坊’为什么那么重要”、“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家族宗祠的来由”等等。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探讨,也欢迎私聊我共同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