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散文随笔散文
从《都挺好》看“养儿防老”有多坑

从《都挺好》看“养儿防老”有多坑

作者: 寻子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07:16 被阅读0次

    《都挺好》是开年以来的一部大剧,很多人看了怒火攻心,我也有同感。仔细品味,导致苏家家庭关系破裂的根源是“养儿防老”这种古老的思想,与“养儿防老”相配套的是“重男轻女”和“无条件孝顺”这两种理念。

    在这三个理念的夹击下,亲子关系温情全无,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用和被利用,控制和被控制,抛弃和被抛弃。

    “养儿防老”坑的不仅仅是女儿

    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家里的女儿苏明玉。刚出场的苏明玉冷酷无情,母亲去世了,她却没一滴眼泪,

    冷静地买墓地,安排葬礼,还说出了“葬礼都是办给活人看的,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差不多就行了”这种貌似大不敬的实话。可是随着回忆徐徐展开,我开始同情苏明玉了,并认为她那死去的母亲没资格要她的眼泪,她能花四十万买墓地,就不错了。

    苏母何许人也?一个“伟大”的母亲,能为了大儿子出国留学拿出所有积蓄,甚至卖掉女儿的房间,能为考不上大学的二儿子,托关系走后门,让他有学上,有好工作,可谓为了儿子操碎了心,好一个无私的母亲!

    可是一到女儿明玉这里,什么都掉档,中考买资料没钱,高考报冲刺班没钱,本来有希望考上清华,却不情不愿地上了免费的示范学院。就连吃的,都比儿子低档,每天的早餐,两个哥哥是火腿加鸡蛋,牛奶加果汁,她只有一碗泡饭,还要擦桌子洗碗,每次总是迟到,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罚站。这样的妈妈,我真的难以想象,现实中真的有吗?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妈妈,女儿有一百个理由不爱她。

    一个人为什么要如此虐待女儿?苏母在和明玉吵架断绝关系的那一幕,说出了实话,“你怎么能和你的两个哥哥比呢,你将来要嫁人,我也不指望你给我养老,我只负责你到十八岁。”原来养女不防老,给女儿一口吃的,就算是恩深似海了,养儿防老,把身家性命给儿子都是理所应当的。

    原来,苏母谁也不爱,她只爱她自己。她和子女的关系像选股票,哪个收益高,就投资哪个,后来这一点也反映在对待两个儿子不同的态度上。大儿子远在美国,她知道指望不上,大儿媳妇生了孩子,她就找接口不去照顾,二儿子近在眼前,最有可能给自己养老,她就大规模投资二儿子,给二儿子出钱买房、装修,还帮二儿子整理房子,一个月三五千地贴补,对二儿媳妇更是千依百顺,二儿媳喜欢的食物,她如数家珍。她从来没有这样疼过自己的女儿,怎么突然就对别人的女儿那么有爱呢?这种爱,渗得慌。

    这种桥段并不是电视剧的专利,现实中也有,我老家有一个亲戚,有两个儿子,他总是偏袒小儿子。他的想法是,如果一碗水端平,将来两个儿子都不管自己了怎么办,倒不如靠定一个,对他好,把钱都给他,将来他肯定给自己养老,他选择了二儿子。如意算盘看似挺好,结果他掏出老底帮二儿子把房子盖起来,二儿媳马上变了脸,要撵他们老两口出去。大儿子又不肯管他们,最后他们坚持不走,二儿子和媳妇搬出去了,他们两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大房子里,没有期望的天伦之乐。

    这又能怨谁呢?父母打一开始,就在和孩子做一笔生意,好像孩子就不该来到世上,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一切都是有价码的,这种亲子关系,实在让人心寒。这就是“养儿防老”的本质,自私、丑陋,为了不那么难看,只能用“孝顺”给孩子洗脑。孩子一旦“不孝”,便不配为人。

    在“养儿防老”思想影响下,父母给不出高质量的爱和陪伴,儿子和女儿同样是受害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女儿因缺爱内心空洞,儿子因溺爱成为巨婴,都不是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需要爱的浇灌,而一味想着养儿防老的父母,内心本就匮乏脆弱,没有安全感,自然无法给孩子爱。

    父母也是隐形受害者

    “养儿防老”这种老古董,伤害的不仅是子女,父母也是隐形受害者。它既绑架了孩子,又迷失了父母。苏母去世后,苏父无法一个人生活,这种“无法”并不是生活不能自理,而是不敢面对自己。苏父就开始各种作,非要和儿子生活在一起。按说他有退休金,有房子,物质上没问题,完全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和老朋友聚聚会,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儿子不时回来看看他,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好吗?

    自由当然好,但并不是谁都配拥有自由,想要自由,先要能耐得住寂寞,先得学会自己和自己相处。而苏大强不会,他孤独寂寞,不知道如何摆脱,只能在子女那里蹭一点温度,把子女的生活搅得鸡飞狗跳,他才能忘记寂寞。这种人,何其可悲?

    他从没把子女当做一个独立的人,也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他不喜欢独立,只知道捆绑。捆绑,让他不用去面对那个孤独的自己,让他热热闹闹地过孤单的日子。

    在没有社会保障的年代,“养儿防老”的确是物质所需,而苏父有一份退休金,并不缺钱,和儿子在一起,还要给儿子补贴,即便如此,他也要和儿子挤在一起,还是“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作祟。好像儿子不但要负责他的物质,还要负担起他的精神,即便不用负责他的物质,仍要负担他的精神。他没有兴趣,没有爱好,没有自我,唯一的寄托就是儿子。他从没想过,如果儿子都成家立业了,自己要怎样生活。

    他早已认定,儿子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

    像苏大强这么作的老人不多,但和他有相同思想的老人却比比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眼中除了子女,一无所有,用我们老家的一句话说,“人,就是活子女”。我在送女儿上舞蹈班等待时,总能听到一些奶奶聊天,他们谈话的内容全都围绕着子女,好像子女是自己存在的唯一价值。看到这一幕,我默默告诉自己,我老了,一定不要活成这个样子。

    伊建莉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这话说得经典而富有诗意,值得父母反思。

    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双赢的,孩子得到了爱和自由,父母的生命边界被拓展,活得更加深厚而广博。没有牺牲,没有索取,只有爱和成长。

    女孩,你要远离“孝子”

    父母被“养儿防老”坑了,可悲,子女被“孝顺”洗脑,同样可厌。剧中那个看似孝顺的大哥苏明哲,已然成为网友取笑的对象。他尽孝的方式特别可笑,自己不出钱,不出力,只是远程操控,责怪弟弟妹妹,动不动开启唐僧模式。他不尽孝还好,他一旦尽孝,周围必然有人遭殃,不是弟弟妹妹,就是媳妇。

    动不动拿“长子”说事,“长子”这个称谓都可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吧,苏明哲还处处以长子自居,好像母亲不在了,他可以接手控制弟弟妹妹了。其实,他向往的只是“长子”的权力,而不是义务。他什么时候关心过弟弟妹妹,妹妹都和家里断绝关系十年了,他竟然不知道,还说妹妹变了。

    他就是一个巨婴,当年清华毕业,在家憋了两年,只为申请美国大学,没拿到全额奖学金,就发脾气逼迫父母就范。母亲只得砸锅卖铁拿出十五万,供他去美国。如果真想留学,完全可以边工作边申请,自己攒钱去,为什么一定要啃老?

    啃老以后,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当一个好子女,同时把这个理念强加到同辈人身上,如果谁没配合他,谁就不是人。他媳妇说得很对,妈不在了,需要给给爸雇一个保姆,钱他们出,这是最合理的安排,可为了显得孝顺一点,他不考虑自己下岗的事实,非要让父亲去美国。当然,去美国,也是他那个巨婴父亲的意愿,能否上演一幕父慈子孝的感人场面,我拭目以待。

    当然,他们都没错,一个渴望儿子孝顺,一个愿意尽孝,多么和谐!只是女孩们需要擦亮眼睛,这种“孝子”,远离为妙。

    “孝”和“养儿防老”同出一辙,是没有边界意识的产物,是不健康的亲子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孝”,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爱”。爱,才是人类共同的心声,但如何拥有它,是对智慧的考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都挺好》看“养儿防老”有多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s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