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6日(当地时间),华裔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的家人发布声明,确认55岁的张首晟在与抑郁症斗争后,于12月1日(上周六)意外离世。
这两天在手机上的很多页面都能看到关于张首晟教授离世的消息。甚至在大学物理的群里面都能够看到同学转发的消息,同时看到物理老师发的消息,说他以前在讲到霍尔效应时给我们讲过他的故事。我认真回忆了一下,好像是有这么回事,脑海里仍能够隐隐约约的想起教三的教室里,老师给我们授课的场景。在老师侃侃而谈的故事里的主角是一个意气风华、思路新颖、似非凡人的天之骄子。但现实是如此的捉弄人,巨人已逝,心里不禁有些感慨遗憾。
![](https://img.haomeiwen.com/i3870199/6486916b31cb8c26.png)
在新闻上搜索,在百度上搜索,我想去认真的了解一下张首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认真的读完他的生平简介,我不得不在心底抬头仰望,实在是让人赞叹!
学业经历
1978年,在没有读过高中的情况下,15岁的张首晟直接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
1979年(大二),作为交流学生被送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深造。
1983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87年,进入加州大学的SantaBarbara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9年底,结束博士后研究,与妻子余晓帆一起到了SanJose的IBM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993年,被评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95年,年仅32岁的张首晟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5年,入选美国科学(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
学术贡献
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拓扑绝缘体;
2006年理论预言“量子自旋霍尔效应”;2008年理论预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2017年发现了手性Majorana费米子(天使粒子)的存在。
了解完他的生平,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他可以这么优秀?难道是别人家的孩子生来优秀?他怎么可以这么厉害拥有这么多成就?看巨人总是仰视,此刻我的心态就是这样的。师从杨振宁先生的他,被杨振宁先生评价到:对于他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为什么他能够如此得到老师的青睐?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我这样发问有些没事找事,觉得原因自然是各种老掉牙的词句。
但于我而言,当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时,这些来自内心的疑问,让我心中恍然,有些顿悟似的明了了一个一直以来缠绕自己的困惑。想到刚刚离世的张首晟教授的平生事迹,我终于想明白了,悟透了一个道理:不断的努力,时时刻刻的提升自己,机遇总会找到自己,而自己也一定会成功的。又联想到高中时写在自己课桌上的一句话: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该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的滋润我们的生命。我感觉心里很透彻,没有那种总是幻想着未来如何如何,我很开心,仿佛自己找到了一种依靠,一种能够让自己不在迷茫恐慌、让自己能够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依靠!张首晟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看到他从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考上复旦,最后又被学校给予机会前往德国留学……最后获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很羡慕,我也很向往他的人生。但是我在不经意的思索中,想到:他为什么可以获得这么大的成就?他怎么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成立公司?有这样的机会留学?最后这些问题的原因都回归到了他本身上!如果他不够优秀,复旦凭什么选定他出国留学;如果他不够优秀,导师凭什么推荐他从事另外的项目研究;如果他不够优秀,又凭什么活得别人的支持共同创业!
所以,我一直以来对于未来的忧患,对于未来的想象都显得那么可笑,毫无意义!都不及把握好当下,做好每件小事慢慢的提升自己。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机会一定会找到自己,而我想实现的也一定会实现,即使没能实现,那自己也心无遗憾了!
心有所依,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想到了自己以后,如果以后决心做研究了,自己一定会选择可靠性、计算机、量子三者相关的方向。不为其他,就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一直以来在心中存在的小小幻想!
谢谢您!张首晟教授。您说过“天使粒子”是一个完美的世界,那里只有天使没有魔鬼,愿天堂之上,您与天使永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