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我的五千年#《史记》第153天:太史公为往圣继绝学

#我的五千年#《史记》第153天:太史公为往圣继绝学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20-07-05 10:01 被阅读0次

    十二诸侯年表

    太史公阅读春秋、历、谱牒,也就是官修史书、历书、记载诸侯大夫世系的典籍,读到周厉王,何尝没有放下书而感慨。

    说:唉!周的衰败,师挚已经预见到了。纣王用象牙筷子时,箕子就感叹殷将亡。周代政治有缺失,诗人就从夫妇之道出发,写《关睢》。仁义日渐滑坡,又写了《鹿鸣》来讽刺。一直到周厉王,厌恶,听到别人议论他的过错,公卿大臣害怕被杀,发动叛乱,厉王出逃到彘,动乱从京师开始了。于是就有了周召共和行政!

    《竹书纪年》和《吕氏春秋》说的是共国的国君和摄政。共国在河南辉县。

    远处的太行山

    共和行政之后,开始了诸侯争霸的时代。强大的欺凌弱小的,发动军队已经不请示天子。反而以王室的名义,肆意征伐,担任会合诸侯的盟主。政令出自五霸,诸侯恣意妄行,淫侈不轨,乱臣贼子越来越多了。

    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在成周建成初期还不大,封地不过百里或五十里。

    晋国三面环绕黄河,齐国背靠东海,楚国介于长江淮河,秦国有雍州险固,在四方相继兴起,交替称霸,周文王、武王所褒奖封建的大国都摄威服从于他们。

    西周初期的黄河有好几条入海河道,上图可以看到最北边的甚至从天津入海。晋国三面被黄河包围。

    所以孔子发扬王道的精神,谒见七十多位国君,都是都没有得到重用,所以他西行到周王室所在地考察,辑录史记旧闻,开始在鲁国整理《春秋》,自鲁隐公到鲁哀公捕到麒麟,简约文辞,删除繁复,以此制订修史的义理法度,达到王道齐备,人事周全的地步。

    孔子的高足弟子七十二人,接受孔子传下来的旨意,因为当中有讽刺、忌讳、贬抑的内容不可以写下来。鲁国君子左丘明担心众弟子各执一端,各有各的理解,失去了本来的真义,所以根据孔子的记录详尽,解释补充,写成《左氏春秋》。

    铎椒为楚威王的太傅,因为楚威王不能通读《春秋》于是选择讲述成败机要的,编成四十章,写成了《铎氏微》。

    赵孝成王时,国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代时势,也写了八篇,这就是《虞氏春秋》。

    吕不韦,秦庄襄王的相,也是上观上古,删减、捡拾《春秋》,汇集六国的事迹,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写成了《吕氏春秋》。

    还有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等人,往往各自摘取《春秋》来著书立说,无法一一记录。

    汉丞相张苍根据五德终始编排历法,上大夫董仲舒推演《春秋》含义,也写了不少著作。

    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继承往圣学问,各有延展。

    那么太史公为什么列十二诸侯年表?

    他说:

    儒者截取其中义理,辩说家任意发挥其中意思,都不注意综合其中的整个历史过程;研究历法的人也只是取其中的年月,数术家崇尚神运,谱牒仅仅是记录世系和称号,内容简略,想要全面了解这段历史的各面向都很困难。因此我编排十二诸侯的世系年代,从共和元年直到孔子去世,列表反映《春秋》《国语》的主要内容。学者要考察盛衰的宏旨也写在这一篇中,为学习古文的人删繁取要。

    太史公为往圣继绝学,身为汉人,亦步亦趋。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五千年#《史记》第153天:太史公为往圣继绝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pm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