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客厅,如常一般。泡了杯茶,拿起手边正在看的书。喝一口,觉着还是红茶更合心意:颜色与口感甚好。抬眼看见洒进来的阳光照在有点凌乱的花盆上:紫竹梅一直在开花,不曾停歇,吊兰不间断地在开花,每朵花期短至不到一天。放了枝睡莲在茶几上,从剥掉绿皮后已绽放一周多了,闻起来特别好,是喜欢的香味。翻了电影日历: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疫情以来,白日里客厅与主卧都成了我的地盘:卧室上课,客厅看书。长沙发右手侧、茶几左手侧满满摆放着都是书:有些是看过的,有些是刚买回来的,有些是从书架上刚取下来的。不知因何,想起小时第一次觉得自己特别“富有”的时刻,应是小学二年级吧。那天天气很好,差不多到夏天的样子,二舅自行车驮来一大包各样书,说是镇上文化站撤了、书不要了,看看从中挑拣些有用的书。
关于看怎样的书,如何去选书,从来没有人引导过。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能看进去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似乎没有什么定律。但对于什么是闲书,没有多少用处的书,即便周围的人含含糊糊提到,自己也能隐隐约约明白有条边界。小学五年级时,用积攒的零花钱买的《儿童文学》《少年月刊》《故事会》等等的杂志,因贪看“乱七八糟”的闲书逃避干家务最终被“付之一炬”。现回头想想,一大摞书被填进灶火的事实,绝大原因源于“花样顶嘴”——家人恼羞成怒的后果。当时看着已成定局的事,还不忘加上一句“反正都是用你(妈)给的钱买的,烧也是烧的你的钱”。说句实在的,家人很支持看书,也知道我想尽办法自己买书,一般是睁只眼闭只眼。
回想一下,真正在心里烙上印的书也不多。看的第一本有插图、有大篇文字、真正的闲书是《聊斋志异》。兴致勃勃从头翻到尾,真正是一行一行看过去,结合着插图。因为认识的字太少了,就给了自己大段大段的想象空间。再有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本小人书《项链》,直到初二学习英语,觉得故事内容如此熟悉时,才知自己小时看过《项链》的小人书,只因当时缺少封面。小时,为此还唏嘘过很长时间,用一辈子时间偿还几个小时的风光。后来就是自己第一次骑着自行车上县城“新华书店”买的《简爱》。因各种背景差异性太大,书中大多情景下的心理活动与行为都不甚理解。印象最深地是小时简爱与舅妈的对抗过程,尤其被关黑屋子那一段。因自己没上学前,跟随爸去他们单位时,被爸临时托付的那家人(彼此间太生分,自个脾性又拗韧性又大,闹得动静又大时间又长)关过屋子,屋子那扇木门被我又是踢又是摇。直等爸下班去接的时候,我还在哭还在闹。在那时期,可能还是听不懂大人话,或者是大人认为孩子不懂,也就不会给孩子过多解释。粗暴简单地处理方式司空见惯。又想起,自己上研时,一次因晚上有课,老宋在出差,曾将三岁多点的儿子托付于同年级一同学。儿子是在一边说着“我妈妈不让我随便吃别人的东西”,一边伸手拿零食吃的状况下愉快地被我接回来。对比想想,不知是儿子当时听懂了我的话,还是他的性子相对好一些,或是看护的同学比较耐心会同他沟通。
后来一直都是胡乱看书,而且将学习所用的教科书与自己搜寻来看的书分的异常清楚。闲书上写的就是闲书上的,考试需用的书就是考试要用的书,生活中奉行的那一套就是生活中的那一套。闲书上描写的是超越或是例行于实际生活之外的(故事情节类的书较多吧),而真正的生活似乎就是自身所处的实际环境。因着被刻进脑子里的偏见,才有了考上大学那年,面对二舅给送的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当时,在我的心里居然有些不屑与诧异:成人社会里不都是给钱或是其它物品吗?!卡片、笔记本、书之类不都是年轻学生间才相送的礼物吗。
真实的存在远胜于对本质追求就如同第一次在同村玩伴家看到那枝红平绒般的月季花——特别是洒落着夕阳的红平绒月季花——开在一堵土墙边。从泥泞不堪坑坑洼洼,四处杂乱破败的村道走过,来到玩伴家居然就看到那红平绒般的月季花,亭亭玉立于夕阳下的土墙边。那股给予心灵的震慑力很是强,久久地注视与艳羡的表情,当时给玩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玩伴在我生日当天的午后,拿来她摘的一枝红平绒的月季花送给我。那时那股复杂的心情似乎还能触到,觉着与当时所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模式,村子环境的那种脏乱差,食物的粗糙匮乏极度不一致。总之潜意识里觉着此举与所处环境特别不匹配。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便此时写也能感觉到自己那时的情感变化:因自感她的举动与实际环境极度不匹配引起的心理不适,自己行为中下意识回避玩伴举动的表情。不知玩伴注意到我当时的反应会是何种心理。就像好多好多事都会遗忘,确是在某些时刻,突然会蹦出:某个情景中,与别人无意中碰到,日常相聊时,不自觉伸出手去拍拍对方肩膀时,对方那嘴角微微撇、眼神一猎的表情与不自主缩抖一下的举动:对方传递一股厌烦感与疏离感。对方的反应与自己当时的举动与心境感受异常的不匹配,或是相互的理解偏差造成的“表演”没对应上。
平衡的力量去年暑期前,二舅来西安看病。早上正在上课接到家里电话,中午找到医院,找到正在等待检查结果的二舅。想着在对面找个地方吃点东西也好休息会,询问后都没啥心情,就只得出去找到附近的取款机,并买了饭给拿过来。取出钱给二舅时,二舅竟然不自觉的甩了下手,冒出句“这是干啥呢”。钱撒了一地。当时有点尴尬不解,自己内心觉着很正常的给钱举动……毕竟,实际生活中看病是需要花钱的。特别是二舅日子过得不好,儿子也不争气,身处农村却一生喜好画画书法,年轻时为考美院从部队回来,后在镇上文化站待过。因多种情况最后都没成。被姥爷压着结了婚,婚后做了几年生意赚了些钱盖了院挺气派的房子。之后,一辈子都在日常生活与爱好中徘徊挣扎。按农村的实际状况,他的所作所为与他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很是不搭。当日返回学校在开车途中,一个人开着车,脑子中思虑着二舅已是六十老多的人,在外人看来是如此不堪的生存状态。居然,在实际的生活中有着如此不沾俗世的下意识举动。那一刻我放声大哭,从未有过的。突然间似乎明白了,他送给我笔记本、一生不够承担俗世义务与责任的举动:他的一生陷入进少年的梦想中,一直在真实的生活外边徘徊着。
不懂得、不深入真正的生活与真实的人心,看再多的书都没有用。除非你只是沉浸于某一个很窄很专业的领域去做收集整理研究。即便做此类研究也只会流于表面。若是一生都没有打开自身的感受之门,就会只是仅仅生活在现实生活的表面,以虚与委蛇的状态去走台、去扮演自己,缺乏真正生命的活力。只有当这本书与你自己的生命真正有链接时,那才是本对你来说真正有用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