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一枚硬币,落到地面有3种情况,正面朝上、反面朝上或站立。现在开一个奖局,正面反面猜对奖500元,站立猜对奖10000元,你赌哪个?
通过调查发现,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会选择正面或反面,很简单的数学概念——概率,虽然猜正面或反面只能得到500元奖金,但比猜硬币站立的命中概率高多了。
例子揭示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要做概率大的选择。相信绝大多数人也自信类似情况不会做错抉择,不过事实是很多时候,类似例子的选择题会伪装成多种形式来干扰我们的判断。比如彩票,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投10块钱进去,能回本6块钱,所以买的越多,赔的越多,如果大家都有这个认知且都能理性决定,彩票行业就不可能存在,可现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创业是一个概率事件,选择概率尽量大的跑道,做概率尽量大的努力,才是正经事。
重回基本动作——4P理论
4P理论是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的营销学理论,4P分别是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传播(Promtion)。历经几十年的检验,这套理论仍然实用有效,也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基本动作。
产品(Product),产品是一切营销和运营活动的基础,永远不要说你的产品足够好。产品要做到3个位,定位、对位和卡位。
1,定位:产品要有明确的定位,我们是什么?解决什么需求或问题?
2,对位:找到你的用户,了解你的用户,建立立体的用户画像(风格喜好价值观、年龄收入区域等);
3,卡位:找准你的竞争对手,找到用户的消费(使用)理由。
3.1 找准你的竞争对手。找错竞争对手,很有可能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当年移动和联通城市农村你追我赶,商务学生家庭场景全面开花,没想到横空出世一个微信,杀得两家落花流水。
滴滴打车成立之初,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Uber和易到等打车软件吗?答案是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人们当时既有的出行解决方案,比如公交车、地铁等,所以滴滴最早的营销策略是突出既有出行解决方案的痛苦和不便,而不是滴滴拥有更好用的app,入驻有最多的司机等。
3.2 找到用户的消费(使用)理由。对于有较多备选方案的产品,促成用户消费(使用)的因素常常并不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价值,可能只是一个引起心理共鸣的故事、漂亮的UI、偶像的号召等等。就好比两个西瓜供你挑选,一个带着瓜蒂,一个不带瓜蒂,多数人可能会选择那个带瓜蒂的(新鲜),而这时瓜蒂就成为了消费理由。
深刻洞察对位的用户,才能找到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地方,做到精准卡位。
定价(Price),即是工具也是战略。常用的定价策略有价格反映价值、价格歧视、锚定价格等。
1,价格反映价值。对于全新的产品,应该定价多少?购买价格能否给用户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
大多数人应该还对一个旅游景区商店卖玉器的故事有印象,老板进了一批摆件,标价200元却长时间无人问津,为了清理库存,老板安排营业员去把价格调成20元以便尽快清仓,很快这批摆件就被售尽,然而在盘点时却发现摆件的实际售卖价格是20000元,原来营业员工作疏忽调错了价格。故事让人哭笑不得,深深同情那些被坑的游客,不过背后的原理就是价格反映价值,因为20000元的标价与游客心里认为的真玉器价格比较接近,也就觉得这个玉摆件是真的,从而影响决策。
传统的软硬件公司,比如IBM、甲骨文等,在产品定价中也常常玩一些猫腻,用价格来显示产品的区别,比如IBM曾经同时推出两个型号的激光打印机,一个速度更快,但定价更高,另一个速度慢一些,定价也低一些。但其实这两款打印机的制造成本反倒是慢的那个型号更高,因为是在快的型号的基础上故意加了一个芯片,用来降低速度。一些系统软件会同时推出普通版、专业版、旗舰版等,其实厂商在开发时只会开发最高级的版本,而是通过隐藏一些功能来产出普通版或 低级版本,但定价上会差很多。
2,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对同一规格的商品或服务进行差异化定价,目的是扩大顾客范围,获取更大的边际利润。比如麦当劳的优惠券、第二杯半价,就是价格歧视的应用,优惠券的发放可以让原本没有消费能力的人群进行消费,还不至于让这部分人群有尴尬感。常见的价格歧视应用还有比如会员卡、积分卡、VIP身份等。
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游乐园一般对本地人有折扣,这绝不是运营商为了让利做出的决定,恰恰是为了更大的获取利润。游乐园的定价逻辑是按照外地游客的消费水平来定价,在可能只来一次的外地游客身上一次赚取最大的利润;而对本地游客实行一定的折扣,让他们有能力来多次消费,目的也是赚更多的钱。
3,锚定价格。
锚定价格也是比较常见的定价策略,是锚定效应的一种运用。手法是先给目标受众心智中植入一个参考值,然后再提供优于这个参考值的选择方案,从而促进受众作出设计者想要的结果。
锚定效应的例子很多,比如你买煎饼果子时,老板不问你“加不加鸡蛋?”,而是问你“加几个鸡蛋”,这就是锚定效应的应用,无形中提高了你的心里预期。同样的例子还有比如你想约时间摆放一个从未谋面的客户,问“这周五中午我去拜访您可以吗?”要比问“您什么时间方便我去拜访您?”成功率高很多。
锚定价格的例子道理一致。比如你准备买双鞋,预算是3000到5000元之间,在货架上看到ABC三双鞋,从质量和外观上看,A和B明显比C好很多,A和B之间只有一些设计上的细微区别。毋庸置疑,你第一眼看上了A,但拿起一看标价12000元,明显高出你的预算太多,你开始有点局促,认为简直在抢钱;你拿起B看到价格是5999元,心里舒了一口气,觉得价格还算靠谱;虽然C很看不上,但你下意识的也看了看标价,竟然高达5299元;这时你会觉得B真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大多数人会选择购买它。通过这个锚定价格的设计你会发现,虽然原本预算只有3000到5000元,但实际消费却达到了5999元,商家乐开了花。
关于锚定价格理论,再告诉大家一个实用生活小技巧,在讲价的时候先出价的更占便宜,当然,出价要往高(低)了出。大家可以思考其中的道理。
无论哪种定价策略,定价的时候还要注意受众的情绪反映,越底层的越需要被标榜。比如小米手机,其实主打的就是性价比,但偏偏标榜为“为发烧而生”,从而让因为经济能力只能消费千元机的用户也可以自诩为发烧极客,掩盖经济实力的真相。
渠道(Place),就是有效的触达到目标受众的路径,目标是让受众知道并购买或使用我们的产品。
传统行业中,渠道多指分销网络和渠道,像代理商、零售商等。选择什么渠道最有效往往是考虑的重点,比如饮料铺哪些超市,是放在货架上还是收银台旁边的冰箱里等等。
互联网行业中,触达用户的路径会有所区别,但主要是媒介的区别。比如搜狗输入法和360安全卫士,他们的商业化渠道路径是通过免费软件为浏览器带流量,浏览器再给搜索带流量,最终通过搜索变现。
有效的触达到目标受众的路径法无定法,不要拘泥于各种教条,只要能有效的挠动受众心智的方式方法都可以尝试。记住“法无禁止皆可为”,“用户才论对错,运营只讲利弊”。
促销(Promotion),顾名思义就是促进销售。促进销售无非两条路,一条是扩大影响范围,另一条是扩大影响力度。
扩大影响范围,是通过渠道的拓展,在“认识——认知——认同——认可”的逻辑线上,让不认识你的产品或品牌的人认识你。
扩大影响力度,是通过一些营销活动或运营手段,让原本简单认识你(大概知道有你这么一号)的人对你有比较充分的认知(知道你是什么,能干什么);让原本认知你的人深入的体验和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良好的体验,产生对你的认同(下次使用还是会想到你);让认同你的人对你产生认可(愿意做你的宣传员推介给其他人)。
本文的产出特别感谢营销专家小马宋的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