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厨房准备晚餐,画家友人转来《今日头条》报道他最新白描写生的册页作品的链接。打开链接,翻看页面,一枝一丛,或蕉树或野花,无非就是寻常景物,有好几幅甚至就是对我每天路过的都会遇见的残花败柳的写生,但在画家千折百转的线条中、在浓淡枯荣的墨色里,哪些卑微的花草恍若丰姿秀骨在隔世轮回的涅槃上,让人叹为观止,爱意顿生!
我是通过社会上的议论与评价认识他,可以说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他认识我却是最近几个月的事。第一次是他陪同市美协的到茶庄喝茶稍坐,但当时他已经喝得不少了,加上客人多,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相识,只是彼此加了微信,真正的交流缘于后来的一条标语、一杯酒,按他的话说,人的缘分其实早就天定,只是早到或晚来而已。
我当时在乡下,看到一条让我无法言说的标语,“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随手拍了发朋友圈分享。没过几分钟,他以私聊的方式给我发发来内容完全一样的标语照片,是他出差省外时看到拍下的。我有些意外,心里哑然一笑,给他回了一句,邀请他到茶庄喝茶,他也爽快地答应了。草木一秋,人生百年,人的相知相识相惜,有时仅仅就只是会意于巷陌寻常事,但足以解释、理解彼此可能因职业、阅历、学识上的种种鸿沟,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就是那样的神秘。
那晚,我们喝过茶,又喝上酒。我取出珍藏多年的青稞酒,摆上一汤两菜,他习惯小口细品浅饮,我则改变大杯见地的风格,一杯又一杯,熟透如秋染的柿果,挂在澄明的秋空中。我向他叙说些青藏高原工作生活的陈年芝麻事,他则说说他在培养孩子事情上一些经历与经验,也许是价值观、思想认识有交集的缘故,谈的话题互相喜欢,理解起来也比较透彻,让我近距离看到了艺术家孤傲、清高背后旷达的情怀及日常琐事里与普通人一样酸甜苦辣的人性温暖。
世界上距离最远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人的情感或思想,芸芸众生里有太多的貌合神离,耳鬓厮磨却终其一生都没有交集。我不懂艺术,他也不喜风月,我们却把居家寻常事融化在杯酒之中,简淡为水墨花草的一撇一捺,漫漶过午夜的断垣残壁,这不也恰似宋朝的一幅心画吗?我一直闹不明白中国柔软的毛笔与流动的墨水,何以来如此的蓬勃力量,在浅淡湿燥的抽象线条里写尽宇宙万象、生命风流,让人感悟到隐藏在表象内生命哲学与思想。几杯酒下来,我似有所悟,那管柔软的毛笔,其实是艺术家活泼的生命体,是他们大化于宇宙中神韵给我们思考的线索……
我特别喜欢朋友在册页上的那段话:面对造化,提笔面纸,落墨勾线,顿挫缓急之中,以至简的黑白之痕,展示世间万物之灵,抒发内心深处之情,让自己之所思、所悟、所得,以及心灵之中的一切,缓缓地随笔端的墨痕长驻于洁白的绢素之上,则有了这幅幅的白描,心物、心曲、心悟!
声明:本人简书上文章,均为原创(个别图除外,侵删),注明出处、作者后,可随意在网络上转载,如出版或商业用途,请联系,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