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即隐士

父母即隐士

作者: 杨继昌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4-20 16:04 被阅读115次

养育孩子的过程犹如一个代理自我的过程,当孩子具有了一定的自我功能的时候,就需要从孩子的代理自我中撤离。

《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养育孩子如同辅佐一方的君王,父母就是孩子的(张良)张子房,共同见证天下,一起去平定天下,当孩子坐上王位的时候,作为辅佐君王的谋士,就需要身退。

当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建立一个国度,不知道如何御敌,如何号召天下的时候,谋士需要出谋划策,代国王行使管理朝政的权利,帮君主获取更多的资源。

辅佐过程也要遵循国王的意愿,稍有不慎便有被遗弃的可能。

当孩子已经成年时,父母还不能从代理的自我中撤离,还在把握朝政,当皇帝的自然要反抗,并且相爱相杀。皇帝会告诉大臣,谁才是真正的皇帝,谁才是这个地盘的主人。

他说:我知道父母说的对,按道理是应该按照父母说的来,应该听父母的,可是每当我想到这事是父母代我决定的,我就会不舒服,虽然他们会给我几个选择,这也是我喜欢的,可是我就是不舒服。

这无形中像是大臣功高震主,权利超越了王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王权,当王权被侵犯,自然就会想办法抵抗,这样也就失去了很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爱好变成了权利斗争的游戏。

每一个父母都是摄政王,或者是辅政大臣,当王长大了的时候,需要交还王该有的权利。这样王才能成为真正的王。

多数摄政王,都想坐拥江山,享受权利带来的快感,一旦久了,难以撤离,这样子摄政王做了一辈子,很疲惫,到头来还埋怨当王的。

功名身退,成了每个家长的必修课,也成了每个咨询师的必修课。

心理咨询期间也常有这样的故事。

相关文章

  • 父母即隐士

    养育孩子的过程犹如一个代理自我的过程,当孩子具有了一定的自我功能的时候,就需要从孩子的代理自我中撤离。 《道德经》...

  • 身在尘世,心在道中

    飘逸、淡泊、尚道、清高,中国古代的隐士往往给人这样一种印象。隐士即士之隐居不仕者,也就是不走仕途而隐居起来...

  • 读书素材积累~第10天

    花季即花祭 ①淡泊宁静,悠然自得,这正是一个隐士应有的态度。终南捷径不是真隐士,竹露荷风才是大自在。心静自然凉,这...

  • 隐士

    百科上有这样一段解释: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

  • 聊聊隐士这个话题

    中国的隐士自古以来就存在,隐士之所以为“士”,是指有一定的文化的人,如果没有文化、或文化过低,那就是一般老百姓,即...

  • 即《父母回信》

    爸爸妈妈,感谢你们对我十三年的养育之恩,感谢你们给了我生命,我非常感谢你们! 爸爸妈妈,还记得我六岁时的生日吗...

  • 父母即佛

    文石岩磊简书,本人经作者授权转载 我喜欢用手机拍照,没事时便去公园、河畔、塘边转转,总能有意外收获。昨天逛完大润发...

  • 诗一首

    春晓即吟 (李旋) 窗外桃花百鸟鸣 池塘鼓乐数蛙音 行人步履踏春暖 隐士身闲坐堂听

  • 在西安附近爬山,一天遇见好多隐士

    隐士,一直是西安神奇的存在,在网上也有大量关于终南山隐士的视频,其中,有些是真隐士,也不乏跟风商业炒作的“隐士”。...

  • 隐居之乐有多乐?跳出时空,自成一格

    隐士自古就带有几分神秘色彩,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后,隐士之风盛行。到底隐士是怎么样的?且听唐代隐士太上隐者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即隐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cz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