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熊孩子时,控制情绪确实有点难,下班时设想待会和孩子的见面场景—温馨有爱,可是回家呆上一个小时,特别是辅导作业时,立马就会鸡飞狗跳。
最近我也发现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忍不住时如炮竹般批评他一通,会奏效一会儿,但他后面还是会继续犯。
弹琴时,弹一遍就要去转一圈,或者侍弄下弟弟,每次都要叫上好几遍才会重新坐下来,叫的次数多了,火就蹭蹭地往头顶冒,大宝就会遭殃了。
打电话时,他在旁边故意大吼大叫,发出各种搞怪的声音。制止后,他会躲在远处搬弄桌子和凳子,反正不打扰你就不舒服斯基,然后我打完电话就要重申下规则,当然重申的时候语气也不是很友好。而大宝也会赌气的不理我。
学习时,一不小心就忘记了自己在干啥,摆弄玩具,戳戳弟弟,不会老老实实学坐十分钟,你提醒他,他就一副“奥,忘了正在学习”的欠揍样。更多的时候,是边玩边学,耳朵听着,嘴巴重复着,心却跑了。
玩游戏时,原本定好的计时器他装作听不见,或者说好的二十分钟他会定二十分钟五十九秒,还要打开游戏界面再算时间,小算盘打的又精又准。
以前,对待他这些状况,我都是采取忍功,自己憋出内伤,也要好好地和他说话。
最近我换了个策略,告诉他“妈妈也只是一个人,会有情绪,会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实在憋不住时,我可是会爆发的。”
大多时候我会用游戏的方式解决,比如用特别夸张的语气强调“我非常生气”,然后用脚假装“使劲”去踢他,他还会非常受用,而且会故意重复刚才的不良行为,让你继续“惩罚”他。用游戏方式大宝喜欢,最后也基本都能在大闹中完成学习任务。
但也有很多时候,面对熊孩子,实在修炼不到家,就噼里啪啦地熊一通,不过事后看他低眉耷脸的小样又会觉得内疚,所以一般会控制住自己不用这个。
因此,在面对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时,我告诉自己“不做圣人”,做孩子们有血有肉的妈妈,妈妈也会生气伤心难过,给孩子的行为设置一个上限。这样面对彼此时心中都会有考量,一些导致情绪失控的事件就会尽量避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