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一直以来,江南都是一个让我迷醉的意境,因那深深浅浅的雨,那千回百转的水,那白墙黑瓦的房,还有那温婉明媚的江南女子,于烟雨中撑一把油纸伞,走过那青石板路的巷。
与苏州的记忆,似乎该从3年前在台湾认识的那个苏大的女孩开始。
她是一个学建筑的女孩,在台湾的半年,手绘了台湾各地的古老建筑,还和好友一起编了一本台湾建筑的小册子,插图是她绘,文字是她的好友书。那时候我还是个混沌的毛头小子,但是被她的热情感动到,于是觉得苏州该是怎样美的一个地方,苏大又该是怎样有文化底蕴的一所学校,能够培养出这些钟灵毓秀的女孩子。
于是苏州一直是心里的一个水晶一样的梦,然而碌碌3年,却从没去圆。一是从未有过一个人的旅行,对未知的孤单有着天然的恐惧;一是总想等自己的心澄澈透明,想以一颗虔诚的心去体验,去感悟。其实这些不过是逃避的借口,应该勇敢地出发,勇敢地体验未曾经历的生活。
所以我就一个人,于一个午睡醒来阳光正好的下午,背起书包踏上了去途。
初见
才下火车,苏州便惊艳了我。
木结构的苏州站和站前的平门段古城墙木结构的苏州站透漏着温馨和古朴的气息。站前是苏州的护城河,护城河中横卧着《平江图》的浮雕石碑,隔着河,是古韵十足的平门段古城墙,城墙内便是姑苏古城了。夜幕下,城墙的光影厚重而深沉,无声地诉说着苏州的历史与文化。更不必说,站前广场上还有8位先贤的雕像。苏州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从火车站可以一瞥了。
我本来还有一些犹豫和害怕的,此刻心情已经变得明快和澄澈了。
坐上公交车(坐车的一块钱是朝旁边的一个帅哥讨来的)到订的青旅——大露台青年旅社,因着轻快的心情,便和前台的小姑娘调侃了起来。
她,身份证给我看一下。顺口,什么房型?
我,我看一下,好像是榻榻米大床房。
她,一个人么?笑着。
我,嗯,怎么了,两个人才能入住么?一脸坏笑。
她,没有没有,我以为你还会有朋友过来。笑起来很阳光,但是有点调皮呢。
我佯装悲伤地叹了口气,看到她的同伴给她带了一杯炒酸奶,她正打算用手去夹,于是叮嘱她吃完不要忘了舔舔手指。
很奇怪在走廊里遇到的几乎都是女生,怀着一丝忐忑打开了我的房间,于是我明白为什么那小姑娘笑得调皮了。
花花花的被子嗯,很棒,花花绿绿没什么不好。我想。
大露台青旅吸引我的,不是它好看的床罩,而是它的大露台。
登上3楼的大露台,姑苏古城的夜色,可以尽收眼底。
大露台青旅3楼的大露台 大露台旁的仿古小楼初春的风吹着有些浅浅的凉意,还不是大露台的季节,台上空无一人。我踩着木制的地板叽叽呀呀的绕圈,看那些藤椅和躺椅,看那外面的苏州城沉睡的慵懒,能想象如果是一个夏天的夜晚,看过拙政园的荷花,吃过一顿烧烤,呼朋引伴地来到这大露台上,或坐或躺,吹着横亘千年的苏州城夏夜的凉风,听着活过了几万个世纪的蚊子在耳边嗡嗡,谈一些无聊的话,喝一些清凉的酒,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
出门沿着平江路慢慢地走,路上也是行人寥寥。大概是因为还没有到周末吧,缺少了游人的平江路倒是有些清冷。好多店铺都已经打烊了,有的甚至都没有开。踩着青石板路,遥遥地望见伏羲会馆,写着“昆曲,评弹,古琴,茶”,我本不敢附庸风雅的,但是想起听水姐姐讲她和友人一起听昆曲,想起她记过的喫茶去,心里总有一种向往,想要走近了好好看一看。
伏羲会馆表演应该是散场不久,店里已无游客,坐在桌边的是一位着戏装的女子(或是男子?看不出),演出的妆容还没有卸下,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我在窗外看了一会,心想如果能和这样的艺术家沟通一下倒也是一件幸事,然而对昆曲评弹古琴茶样样都一窍不通的我,怕是惊扰了人家的梦,思酌再三,只好悄悄地走了。
后来查了一下伏羲会馆,那位女子应该就是吕成芳老师吧。
第二天清早,出门之前,又上了一次大露台,想看看古城的白天。
清早,邂逅一枝虞美人 白天的仿古小楼然而白天的古城并没有什么好看的,破落的黑墙白瓦写满了生活的沧桑,空中飞舞着凌乱的电线也无法构图,只有一群鸽子飞来飞去,如果不是远处的一颗绿柳,我倒以为现在是秋天。
在大露台上遇到一个养花的少年,正在松土浇水,想到昨晚看到的“花心农夫”,很喜欢这个词,送给他。
一、坑爹记
图便宜被一个旅行社诱惑,于是开始了坑爹的一天。说是全部自己逛,旅行社只把我们送进景点,不催时间,自己逛完再来找他们,再带去下一个景点。
先把我送进了狮子林。
怎么说呢,狮子林没有让我惊喜,虽然我在这里逛了一整个上午,走遍了园子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假山,每一条小道。或许是因为对山石没有研究的我,实在看不懂那样的假山有什么乐趣,又或者对于现代人来讲,轻而易举就可以走遍名山大川,实在不需要假山来提供赏山的乐趣。对于造园的艺术,移步换景也好,曲径通幽也罢,总也体会不深,不敢在这里逞秀。
狮子林 狮子林一景:假山凉亭其实相比于拍景,我更喜欢拍人。
拍照的红衣女孩这个红衣女孩在摆pose,她的女伴隔着水给她拍照。我觉得很美,一袭红裙在这个灰色的园子里,非常的出彩,于是禁不住在旁边偷拍了一张。只是姑娘啊,你把手机握手里也好啊,挂在脖子里不太好吧,总感觉像是旅行团里的老大妈。
狮子林一角的一枝桃花狮子林里没什么花,只在一角遇到了这枝桃花。
逛完狮子林,去吃苏州的朋友希哥给我推荐的“朱鸿兴”。
苏州一碗面和苏式焖肉面点了一碗经典的苏式焖肉面,端上来的时候把我惊呆了。想起来了在交大一餐吃过的那碗“大肉面”,怪不得大家都说“一餐”叫“一(yi四声)餐”,因为只会在这里吃一顿。
然而事实证明肉是不可貌相的。
非常爽滑细腻的口感,肉质细嫩,油而不腻,含在口里会化掉,筷子会夹不起来的酥软,不管是肥肉还是瘦肉,甚至是外面的那层皮,都是不需要用到牙齿的。吃完唇齿留香,会觉得这样的一块肉,该是经历了怎样复杂的调味与蒸煮,然而它的颜色又是最本真的肉色。用《舌尖上的中国》的话说,这种对食材近乎偏执的对本质色香味的保留,该是南方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了。
至于清汤细面的口感,却被我忽略掉了,现在想来,依稀记得那面倒是很筋道的。
吃完面,依着旅行社的安排,去坐游船。导游是个东北人,大嗓门,一路上聒聒噪噪,荤段子不断,听着有趣却着实影响人赏风景的心情。虽然风景没赏好,却结识了同行的小伙伴赵宁——一个来自上外的很帅气的男生。他也是一个人出来玩的,也报了这个坑爹的旅行社,我俩一拍即合,于是晚上约着住在了同一个青旅里。
游船沿着京杭大运河的一段缓缓行驶,两岸风景如画。想起古人有很多水边送别的诗词,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是开心的送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是豪气的送别;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真挚的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是悲伤的送别。这水呀,流淌千年,滋润的不仅是一方土地,更是千万文人墨客的真心。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河边沿岸种了很多树,除了柳树,另一种是香樟。据导游说,以前的苏州人,生了儿子要在门前种一棵梧桐,取“凤栖梧”之意,寓意将来能做大官。生了女儿则要种一棵香樟,媒婆会通过看树的年龄来计算这家女儿的年龄,等到年龄合适了,就会过来说媒。女儿出嫁的时候,香樟树要砍掉给女儿打两口箱子做嫁妆。听起来也是蛮有趣的。
河边有很多人家,看到有些人在河边洗衣服,想起古代的浣纱女,据说西施就是在河边浣纱的时候,倒影映到了水里,水里的鱼儿看的沉迷,忘记了游水,于是有了“沉鱼”的传说。吴国灭后,西施的去向不明,我更喜欢民间的说法: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多么美的画面。
河边的房子,向河的一侧开着窗的,称为“枕河人家”。有古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坐完游船,被坑爹的旅行社拉去购物。第一站——丝绸博物馆。
写出来倒不是因为对丝绸多么感兴趣,而是想起了小时候养蚕的经历。
记得那时候,朝朋友要了一张蚕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蚕卵,透光可以看见里面黑色的小蚕安静的卧着,等待春天的温暖将它们唤醒。然后春天到了,桑树绽出了新叶,这些可爱的小生命钻了出来,一个个细小如同蚂蚁的胡须,都不知道有没有眼睛,黑色的头拖着白色的身子,在新采的桑叶上缓缓蠕动。哦对,这桑叶还是我爬了挺高的树采下来的。看他们忙忙碌碌地蠕动了一天,桑叶也不过是边缘少了一点点,那感觉真有点泄气,怎么这么慢啊,你多吃点,赶紧长大。
有时候等不及,会用小盒把它们带到学校里,上课偷偷地从书桌里拿出来看,它们仍然是悄无声息地啃着叶子,一点也不着急长大。
可慢慢地有一天,它们长大了,一个小盒已经不能盛下它们,于是换成了大的文具盒,再后来换成了大的鞋盒。它们吃桑叶开始吃的多了,下课后去爬树,要采够一大包才够它们吃两天。它们也不文雅了,吃的时候开始发出沙沙的声响,没法带到学校里去了。有时候捏起一只细细端详,会觉得长大了怎么这么丑,一点都没有小时候的可爱。
再后来,它们有的不吃桑叶了。找个鞋盒的角落,或者桑树枝的枝丫间,准备吐丝结茧了。有的蚕宝宝傲气,爱清静,一个人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安心织自己的茧,不和其他蚕宝宝做邻居。有的蚕宝宝比较调皮,非要把自己的茧和别人的连在一起,紧挨着别人筑自己的巢。也有的蚕宝宝,还没有长大呢,就和别的蚕宝宝眉来眼去出双入对,最后两个共筑爱巢,结了一个双宫茧,生亦同衾死亦同穴。也有些蚕宝宝不走寻常路,别人的茧都是白的,它非要结个黄色的给你看看,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却没有见到白的和黄的一起结一个双宫茧,那该是怎样的一个茧,一半白一半黄?还是黄白缠在一起呢?
茧结成之后,我把所有的茧收在纸盒里,接下来就等他们破茧而出,化蛹为蝶(蛾)了。
我没有剖开过蚕茧,因为那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被剖开了茧的蚕蛹是无法化蝶的,没有茧的保护它的生命非常的脆弱。也因为这段养过蚕的经历,我不吃蚕蛹,因为知道那曾是自己亲手养过的小生命,那些蛹都是未化的蝶,我能感到一个生命未能完成轮回的悲伤。
再过段时日,那些蛹就要破茧而出了。它们会把茧咬一个小口,然后用力的往外钻,在这个过程中挤压它们的身体和翅膀,这会让它们成熟起来。刚钻出来的蚕蛾,翅膀还是皱的。但是是非常萌的,乌黑发亮的小眼睛,羽状的触角(好像只有公蛾才有),短腿拖着一个大大的肚子(母蛾才有),到处爬来爬去,探寻着空气中的荷尔蒙和爱情。
被蚕蛾们咬过的茧一般就不能用来缫丝了,因为丝被它们咬断了。所以工厂里缫丝都是用含蛹的茧,水煮过后用机器抽丝,这又是一件比较残忍的事情。
再后来,蚕蛾们互相配对,母蛾会在纸上留下很多的蚕卵,这就是蚕纸,到这里它们的生命就结束了。等到明年的春天,这些蚕卵又会孵化出小蚕,开始新的生命的轮回。
蚕茧和抽出的丝逛完丝绸博物馆,又拉去了珍珠博物馆买珍珠。我和赵宁更是没怎么逛,就在车里等着他们逛完赶紧走,去定园。
定园,相传是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的私宅,但并无依据,现在的定园是在原来的定园遗址上修建的,并不是古园。说来说去,只是说,就是个坑。
但是园内的人造风景还是不错的。
定园一角 春江水暖鸭(鹅)先知定园里有个花神庙,可以求姻缘。于是花5块钱求了个签,拿着签去求解释的时候:
家哪里的?苏州普通话,我差点没听懂。
河南,我老实回答。
今年几岁?
我算一算,嗯,24.
有没有女朋友?
没有。
花30块钱去请柱香吧,请完我告诉你怎么找女朋友。
我擦,你大爷。老子要是想找女朋友,还需要你教我怎么找吗。
果断拒绝。
签纸然后又被拉去了盘门景区。
盘门还是挺漂亮的,但是给的时间太少了,本来定园就没怎么逛,盘门更没怎么逛,几十分钟就出来了。虽然风景很美,但是心情莫名地焦躁。
盘门景区一角 盘门城墙下的水墨画发誓从此以后,拒绝任何跟团游,一定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要慢慢看,慢慢体会。
二、金鸡湖游记
晚上,去金鸡湖坐游船。这是希哥推荐给我的,说是非常的漂亮,一定要去看。
乘坐的游船 夜晚的金鸡湖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金鸡湖的游船,是一定要晚上坐才好看的。吹着苏州夜晚清凉的风,荡漾在水面上,看左手边马蹄形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不断变换着斑斓的颜色,右手边高大的摩天轮闪着白色柔和的光。虽然知道这光与影的技术全是人造的,但是实在太美,手机拍照根本停不下来。
正在陶醉呢,坐在另一侧的一个妹子过来说:帅哥,能不能让我在这个位置拍张照?
可以啊,你坐这慢慢拍。
无事做就看妹子拍的照片,这一看吓了一跳。不管是构图、光线、角度和修片,都比我拍的强了百倍。我自以为我手机拍照还算是可以的了,看了这个女孩拍的照片才知道山外有山。赶紧恭维几句,趁着妹子开心提出加一下微信分享分享照片。(不不不我不是在教你们搭讪的套路,我是真的觉得照片很美。认真脸)
就这样认识了雅璇,一个很会拍照的,喜欢花花草草的女孩子。
哦对,还有一个大叔。这个大叔是出了地铁之后向我和赵宁问路的,也是去金鸡湖坐游船。问了路之后就一直跟着我们。大叔好像很high,路上说话不断,又和我们这些小青年套近乎,给人的感觉很不稳重不靠谱,所以我基本不怎么理他,都是赵宁在和他说话。坐完游船之后又和我们一起逛文化艺术中心,又一起坐地铁,还要和我们一起去平江路吃小吃。我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奔过:大叔您这个年纪了,和我们这些小青年混什么呀。还好赵宁提出去苏大逛一逛,这大叔才没能一直跟着我们。
和赵宁一起去平江路吃小吃。吃到一家好吃到哭的手撕面包:
手撕面包关键是价格真的很实惠,偌大的一个面包只要6元。
平江路上还有一家卖花的小店,店名叫“花无缺”:
花无缺 花无缺店里一角还有一家文创书店,“猫的天空之城”:
猫的天空之城很喜欢这家店,因为在这家店里看到了我一直想说但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一段话:
独处我开始喜欢,独处在我看来并不是非得一个人,而是精神世界上的独处。我要么看书,要么写字,要么看喜欢的电影,做饭,居然从没空闲的时候。如果我要和别人说话,我会认真听,好好说,觉得没必要表达的时候,我会闭嘴。后来渐渐不再需要在人群里取暖了,觉得自己身上也有光芒。年轻的时候人总不喜欢说不字,因为总觉得不字很扫兴,也觉得自己没什么不可以承受而被别人说玩不起则是最大的侮辱。
三、七里山塘记
七里山塘,本不是我规划的一站。原来的计划是4.1看风景,逛园林,4.2看文化,逛博物馆。奈何早上起来走到苏博(苏州博物馆)的时候,门口的队已经排到了马路边再打个圈,看这形势今天中午前都未必进得了馆。于是坐在马路牙子上和在苏博工作的希哥聊天,正当此时发生了一件趣事。
那个本来向排队的队伍乞讨的老大爷,坐在了我的旁边,一脸郑重的看着我。
乞讨的老大爷深刻地望着我我赶紧回过去一个无辜的眼神:大爷我是路过的,您放心,我不抢您的饭碗。
可是大爷仍然看着我,那眼光深邃而悠长,好像穿越了数个世纪。我快要以为,他接下来要掏出一本《武功秘籍》了。
希哥调笑我:老大爷向你投来了革命友谊的目光啊!
我终于没有鼓起勇气和大爷搭讪,大爷抽完了一根烟,拿起罐子又去找排队的队伍去了。
苏博进不去了,我随便查了查,看到七里山塘是老街,觉得不错,刚好附近有公交站,于是坐上公交就出发了。
本来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然而看到山塘的那一刻,却是一个惊喜。
在山塘拍照的新娘很多夫妻在这里拍婚纱照,给这里平白的增添了很多节日的气氛(咦不对,不是清明节么)。明媚的阳光下,小桥流水,白墙黑瓦,一片安静与祥和。虽然人仍然很多,但心情是好的。
刚走进山塘老街,就发生了一件事。
一个小孩子拦住了我:叔叔,你要香包吗?只要5块钱。
本能的,我拒绝了:不要。一种出门对陌生人的警觉和距离。
出乎我意料的,小朋友没有缠着我,而是安静的去了一边。
这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个小朋友长的很乖巧,很漂亮,不太像是一个坏孩子。
于是我蹲下来问她:小朋友,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卖香包呀?
她:这是我们参加的一个活动。
这时我发现她和周围的几个孩子,都有着统一的着装。
我:那你们在这里卖香包,你的爸爸妈妈知道吗?
她:知道的。
我:那好。我买一个。但是我只有10元钱,你找给我5元好不好?
她:好。伸手去另一个同伴的书包里拿钱。然后,把我的10元和找给我的5元都给了我。
我一下子就笑了,相信她们是参加了一个活动。把10元退给她,我问她:你们这个活动的负责人在旁边吗?方便介绍我认识一下吗?
她朝着另一个统一着装的年轻人喊:老师,老师,这里。
我站起身来,询问这个年轻人:这些孩子出来卖香包,她们的父母都是知道的吧?
他:知道的,我们是一个“宝贝走天下”的活动,让孩子多和人交流,多沟通,从而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我:你们这个活动听起来挺好的,但是这些孩子的安全你们能保证么?你们是公司,还是电视台?
他:这个你放心,我们都有带队老师,给每个孩子也都买了保险。
我:嗯,那就好。但是我觉得,让孩子卷入商业行为是不太合适的,他们还小,如果这么早就让他们有了对金钱的计较,尤其是社交和金钱有了一定的关系,如果孩子因为卖不出香包而垂头丧气,或者哭着缠着游客去买的时候,你们的活动就变质了,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不好的影响。
他:嗯,这些我们都有考虑。我们不会计较每个孩子卖出了多少香包,也不会在意他们卖了多少钱。你看这些孩子有的还不会算账。我们主要是想让这些孩子走出书本,多和别人交流,沟通。
我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了。我仍然对商业行为持一定的意见,但是对于这个活动的策划者的心意,我也是能够体会到的。
与孩子们的合影 香包归途的火车上,把玩这个香包,突然发现里面有一张小小的纸条。抽出来,展开,竟是歪歪扭扭的“平安”和一颗心:
孩子们给的平安这一刻被感动到了。
孩子们,谢谢你们!愿你们也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成长,永远以一颗真心去对待这个美丽的世界。
告别了孩子们,我接着逛我的老街。在老街的尽头,遇到一家诗意的客栈——花间堂。走进去,倒像是一个小的园林,露天的茶座,步道旁种了很多的花树,开着红色的粉色的小花。正午的阳光下,有一家人在悠闲地喝茶。我看到一间“花间书院”,走进去,看到一个妈妈在弹钢琴。
弹钢琴的妈妈和儿子琴声是杂乱无章的,因为旁边这个小子在捣乱,还昂起头问:妈妈,我弹得好不好呀?
妈妈宠溺:宝宝弹的真棒!
丫的,棒个毛线,捣蛋鬼。
继续沿着步道走,在一棵花树下遇到了吾皇猫上: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猫上大人一脸的宠辱不惊云淡风轻,卧在花树下,直让人想起唐伯虎的《桃花庵歌》: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猫上大人,铲屎官这厢有礼了!
花间堂一角眺望出去 花间堂里的秋千走出花间堂,在山塘昆曲馆前,遇到了一对不是拍婚纱照的夫妻:
拍写真的一对中年夫妻先生一身唐装风流倜傥,女士身着旗袍眼波柔媚,不禁感慨:好般配的一对夫妻。更难得的是,结婚多年,仍然有拍写真的雅致,看两人的神情,应该是一直很恩恩爱爱的吧。不然生活的琐事早已将兴致湮灭,还如何穿一袭旗袍携着那人的手,眼眉低垂?
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词:
浣溪沙·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一直觉得女性的眼睛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哦,不对,不是东西),尤其是眼光的流转,一横,一挑,一瞥,一垂,都有着万千的风情与意韵。古人云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古人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许女性的眉眼里,真的有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我也是从那女士柔软的眼光里,看到了她对先生绵绵的爱意。
胡思乱想了一些东西,这时接到了雅璇的微信:你还在山塘吗?
嗯,我在呢!
我俩从拙政园出来了,天呐尽看人头了。现在我俩打算去山塘。
好啊,那我在这等着你们。我还没吃饭,你们如果也没吃的话,可以过来在山塘一块吃。
好。
等雅璇过来还要好一段时间,我没事做,走出山塘老街的人流,穿过广济路大路,信马由缰地沿着小河继续往前走。
这一走,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一片破败的住房。斑驳的白墙黑瓦透出的不是江南水乡的氤氲灵气,而是生活粗重的呼吸。门前的晾衣绳上,晒着棉被,床单,内衣内裤,木架上钉着钉子,挂着一只晒得暗黄的鸡的尸体,脖子被拉的老长,耷拉在一边。不知名的土狗趴在路的一旁,头上一块暗红的疤,一只眼睛因为得了眼疾红红的,肿胀起来,看起来眼睛一大一小。敞开的门却甚不宽敞,屋子里光线昏暗,只看到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坐在藤椅上。小路上,有一摊狗屎,被自行车碾压后沥沥拉拉地拖了很长,空中凌乱地飞舞着电线。各种各样的小店开在路旁,卖衣服的,卖菜的,卖咸肉的,卖锅碗瓢盆的。临河的窗上,挂着些衣服,那窗子,却也看着局促。
我看着这些,很久说不出话来 破败,市井的水乡我站在一个石桥上,看着这一切,呆呆地说不出话来。手扶上石桥,才发现石栏上满是油污,已经磨得发亮。
呆了很久,打开手机的备忘录,我这样记载:
七里山塘,以广济路大路为线,东南侧,是繁华的商业老街,店铺林立,游人如织。西北侧,是古老的居民区,破旧的白墙黑瓦,锅碗瓢盆、腌菜咸肉的小店,老板娘坐在柜台后带着生活的愁容,临水的窗嵌着肮脏的玻璃,石桥上油亮的扶手斑驳了多少个世纪的岁月。这是老街,这是历史,这是生活。
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是一种感慨?感慨时代的变迁有着怎样强大的力量,让一条马路隔开了两个世纪。是一种悲伤?只是一条马路,便隔开了两种生活。这侧的人,还过着几十年前的生活,另一侧,却已经是游人的天堂。抑或,是一种信仰的崩塌?我以为的江南,如果不是阳光明媚鲜花盛开,也是蒙蒙细雨中的油纸伞,是空旷寂寥的雨巷,是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然而,阳光背后有阴影,油纸伞被风吹折了伞骨耷拉在一旁,雨巷里长满了青苔有霉菌的味道,而春帷,已经不再等待那个错误的归人。
这是破落的江南,是市井的江南,是生活的江南。
我,也只是个过客。
回来后我也在想,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那么不堪,就是那么俗气。生活不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而是“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做羹汤”。然而不管生活如何,总要笑,总要穿起美丽的长裙,哪怕上面满是油污。
想起在台湾交换的日子,每次进台大总要路过的墙上的那句话:
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生活里头。日子在哪里,我们就在那里跳舞。
四、苏大翻墙记
作别雅璇她们,我从山塘回来,打算去苏大逛一逛,于是在相门下了地铁。
走到门前,问我:证件!
我翻了翻兜:啊,我忘在宿舍了,我这就回去拿。便要进门。
没证件不能进,给你室友打电话送过来。那看我的眼神,翻译成东北话就是:小样儿你还给我整(zeng)这(ze)个,不好使我给你说。
我:你等会啊,我去打电话。赶紧逃了出来。
妈蛋,革命战士的自由岂是你能困住的?必须发挥我党艰苦朴素,英勇作战,决不妥协的优良作风。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绕着苏大走了半圈,看到一面墙旁立着块石头,估摸了一下我的身高+臂长和石头顶到墙头的距离,差不多可以,猛一用力,嗯,上墙了。
站在墙上望着苏大校园,啊,风景真是好,视野开阔,视角极美,墙头的风吹过有着柔软的凉意。我在墙头上背着手走来走去,像是个国王巡视着自己的领地。不是我吹,你们哪个苏大学生看到过这样的美景?我这心里乐呵地直想作一首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墙上兜了几个回合,我这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才发现自己下不去了。
墙下种着一排矮的灌木丛,估摸着我一跳跳不过这个灌木丛,栽在里面受伤的可就不一定是脚了。
另一边是一个女厕所。女厕所和墙之间,有一条半米宽的缝隙。跳到这里应该还好,只是要堂而皇之的从女厕所前面经过了,总有点尴尬。
又兜了几个回合,思酌再三,觉得还是自己的小命比较重要。听听女厕所里好像没有什么人,附近也没什么人,眼一闭,跳吧。
就这样进了苏大。
然后,在苏大的校园里,我竟然看到了丁香花。
紫丁香 白丁香恍惚回到了哈尔滨的五月,温暖的阳光和略带寒意的风,午后的二校区花儿开得烂漫,桃花,梨花,洋紫荆,丁香,还有旁边家属院火红的虞美人,我常常于午后到这些花儿附近走动,听着阿桑的《一直很安静》或者《叶子》,想着一些或近或远的事。那时候还是个文艺青年,听了五瓣丁香后就跑去花丛中找五瓣的丁香,结果不仅找到了五瓣的,还找到了12瓣的。找到五瓣丁香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当时还是朋友的前女友打电话诉说自己的欣喜。后来还特地写了一篇小文《寻一朵五瓣丁香》。
时光太远。大三自台湾回来后也几乎不再文艺,恍惚已经隔了多年,今天却突然地相见。
开心地给希哥发语音:你知道吗,苏大竟然有丁香。我一直以为,丁香是东北才有的花,因为我在哈尔滨看到了太多的丁香,丁香还是哈尔滨的市花。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以为戴望舒的《雨巷》的意象是错误的,是作者无知或者故意拼凑的,油纸伞和丁香和雨巷是不能在一起的。我一直以为,江南没有丁香。我在南京没有见到过,在台湾没有见到过,在上海没有见到过,甚至在苏州的其他地方,我也没有见到。却没想,苏大竟然有。真是不可思议……
又给希哥发:别嫌我唠叨啊,我这是太激动了。很久没有触动过这些小情绪了,一直以来都淹没在工科的学业或者科研中,没有心思去想,也故意克制自己不去想。今天你就让我好好发泄一下吧。
事实证明,希哥真宽容,任我发泄,她睡她的觉,半天丝毫不鸟我。
苏大的校园宁静古朴,砖红色的老建筑随处可见。走在这样的校园里,心也会一点点的沉静下来,会觉得求学、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尤其在这样温暖的天气里,倘若读几句《花间词》,吟几首朦胧诗,实是应良辰美景之乐事。
看风景的人在拍你 看风景的人在拍你二 苏大一角 苏大一角:二月兰与蝴蝶 苏大一角:静水流深 苏大博远楼 东吴大学苏大校内有一处小山坡,开满了二月兰,一大片的紫色,开的很美,引得很多蝴蝶和蜜蜂在这里飞来飞去,很多的学生和游客在拍照。我拍那只蝴蝶的时候,一开始离得很远生怕惊走了它,但是它不为所动。到后来,我的镜头都快要贴到它了,它还是一动不动,很配合我拍照。也许这里的蝴蝶都不怕人吧,我想。
在苏大里徜徉了很久,都忘记了时间,一直到手机没电了才惊醒。凭着记忆坐公交回到了青旅,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预定好的火车。
有点不舍得离开了,苏州,真的让我很喜欢。
但最终买了另一班高铁,总要回到生活里头啊,就用平江路上的酸奶来做最后的道别吧。
狐狸家手工酸奶盗草人
于上海
《大学生活和在旅行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d0e850b339e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