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家在哪里

作者: 玉米配排骨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21:09 被阅读8次

    我的老家,在鲁西南的一个小山村。没有超市,也没有电影院,有的只是连绵不断的山丘,在冬季里就变成了光秃秃的山野。

    但是每年过年,大家还是尽量的往老家赶。按父母的意思,只有在老家过的年才有味道。

    因此过年的时间里,一下子就剥离了城市的生活。只能靠一部手机知晓着外面的世界。

    就算这样,在老家过年期间还是刷到了铺天盖地的对今年的科幻贺岁片《流浪地球》的赞许文章。称它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首部硬科幻,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再加上刘慈欣大神的背书,让我过年的心都变得蠢蠢欲动,想去电影院切实感受一下这部让人民日报都点名表扬的电影风采。

    过完年后,挑了一个周末的晚上,定了一张附近影院的《流浪地球》的票,冒着冬季的寒风骑车四十多分钟去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故事情节很简单:太阳寿命将尽,地球面临毁灭。人类为生存确定了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旅程。在经过木星的时候,出现了危机,电影讲的就是人们齐心协力化解这次危机的故事。

    影片的特效,硬科幻的制作,虽然养眼,给人视觉冲击,但真正能够打中人心的还是透过这些表象所呈现出来的思想内核。

    思来想去,《流浪地球》最能打动我的,还是家的理念。

    到底什么才算家,哪里才有家。

    地球若要完蛋,美国人的解决方法可能是造一艘宇宙飞船逃离。而中国人拍出来的科幻片给出的答案是带着地球一起走。

    这本身就是对家的意识。安土重迁,中国人对土地的根深蒂固的眷恋感情。放置在宇宙尺度上还是一样。

    地球是家,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也是家,所以带着地球逃亡,离开太阳系,在我们看来也成了一次离家的流浪。只是这次流浪的个体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地球整体,人类整体。

    这算是对家的物理空间的极度忠诚吧。就像我们自己,虽然一年中有90%以上的时间身在他乡,却仍然会在过年时候,回到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寻找最初的痕迹,来寻找内心的那份宁静。

    再者就是影片中体现的家人的羁绊。影片中灾难降临,不时的有人死去,每次家人的离去,都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电影主角刘启对父亲刘培强的隔阂与叛逆,是因为刘培强放弃了对妻子的救治。刘启与救援队长的冲突,是因为救援队长不同意去营救姥爷。刘培强与国际联合组织,与AI的冲突,是因为AI的理智判断只考虑能有活下去的空间而不考虑那个空间是否有亲人。这一切都凸显出中国人对家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块可以生存的土地空间。家,必须要一家人齐齐整整。

    最后的最后,也是故事的结尾高潮部分。主角们的救援行动因力量单薄面临失败。而此时国际联合会已经向全球坦白了救援是一项注定失败的行动。提议大家回到自己的家,和家人度过最后的时光。此时的人们已经放弃了挣扎,纷纷选择回家等待死亡。

    这也是家的魔力吧,家是生命的起点,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国人理想的终点,寿终正寝,给生命画一个完整的圆,算是大部分国人的理想结局。

    但如此一来,家似乎变成了一座坟墓。或者说是一个安乐窝,一个温柔乡,一个可以包容你失败或者疲倦的地方。

    《流浪地球》在这个点上处理的非常好,也是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当主角的救援队发出了还有最后的救援任务没有完成,人类还有机会可以获得新生的时候。那些开始回家等待死亡的人们又都掉头来选择了希望。那一刻,真的让人热血上涌,并心头一震,家并不只会提供安乐,也并不是一切的终点。家,还可以在希望的那一边。

    看完电影,感触到家是一个稳固的空间,有稳固亲密的亲人。可以给我们以抚慰与慰藉。但是家绝对不是只在身后,只在过去,家还可以在前方。

    家若在后面,家就是坟墓。家若在前面,家就是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家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lneqtx.html